如果只能带一个乐器穿越到电影《 begin again 》……

如果只能带一个乐器穿越到电影《 begin again 》……
2021年12月15日 20:00 造音MakeNoise

🎵

好久没有好好看电影了,趁着周末,把朋友很久之前推荐的电影翻出来,一部在豆瓣上 8.6 分,关于音乐梦想的电影《 begin again 》(音乐改变人生)。

故事女主格雷塔是一名来自英国的天才创作人,原本是为了男友的梦想追随他来到纽约。而在遭遇感情的背叛之后恰好遇上了同样爱情事业失意的音乐制作人丹,志趣相投的二人开启了一段疯狂的音乐制作之旅。

全片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丹在酒吧第一次听见格雷塔弹着吉他唱的《 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 》,很有意思的是电影用两个人不同视角来重现关于这首歌的演绎,先是格雷塔自己的视角,仓促和略带点不自信的嗓音,周围酒吧人群的声音也夹杂在里面,只有吉他孤独的声音陪着她。

而第二个视角亮了!作为资深音乐制作人的丹,听过那么多首 Demo 却唯独在这个嘈杂的酒吧里被格雷塔所吸引,借着喝醉的酒劲,脑海里单薄的歌声突然有了配乐,小提琴、大提琴、鼓、钢琴全都自己弹奏加了进来,一个完整的乐队在伴奏。

嗅觉敏锐的丹决定帮格雷塔制作音乐专辑,但由于被音乐公司拒绝了录制需求,他们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召集乐手,使用笔记本、苹果软件、移动麦克风等设备与格雷塔一起录制专辑,他们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取景,虽然每次都需要搬一大堆设备,遇到警察还要匆匆打包逃跑,不过创作的随机性也更增添了故事的迷人色彩,最后也终于完成了这份惊艳的作品。

不过想想,电影制作至今已经快10年,在过去那个时代背景下确实还没有太多便利的工具,除了百万级别的录音棚,这样的 “ 移动录音 ” 也许就是当时最好的装备了。

如果放到现在的话,估计后半部分的剧情会来个 180 度大转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吉他 + 鼓点伴奏 + LOOP + 弹唱,在 2021年的今天,已经可以使用一个工具就实现了。而且很自豪的是,这个概念的提出和实现,都来自咱们的新锐国货品牌拿火音乐,他们在今年推出的智能吉他 LAVA ME 3 和 BLUE LAVA,就拥有独立的智能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练习、创作、演出等需求,还可以连接手机使用拿火+音乐社区。

如果可以带一个乐器穿越到电影中,我想带上一把拿火的智能吉他给女主格雷塔,这样她就能使用一把吉他来制作丰富的音乐和现场演绎,可以从它 100 多首鼓点伴奏里面找到最适合的风格,再从 30+ 个独家制作的效果库里挑选喜欢的效果,例如用上「贝斯」效果铺一段低音,再用「大笨钟」来弹主调,这样边弹边唱,一个人不就可以完成一个乐队的表演了吗?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调侃,但是我们会突然发现,好像智能吉他的出现,让音乐创作的方式有了很多新的可能。而因为有了未知的可能,就代表着有了希望。

电影看似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两个失意的人靠制作一张走心的专辑,找寻到了彼此失落在庸常生活和盲目爱情中的自我,也找寻到了最舒服的和音乐相处的方式,让它顺其自然的发生并遇见欣赏它的人。

但是它的意义又是深刻的,无论你遭遇怎样的事情,生活总是会有转机,你需要给自己一个拥抱自己的机会,而不是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与电影的意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拿火也在深挖用户音乐创作需求时,找到了最舒服的和音乐相处的方式,用科技的力量打造了一把让你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这么说可能有点魔幻,不过这部堪称电影级的宣传片也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 致有爱与梦想的你 》

第一次使用智能吉他的人,总有一种仿佛走进一个魔法世界的感觉,点一点屏幕,即刻就有回响,瞬间移动,如沐春风,就连回忆都变得身临其境。

BLUE LAVA 可以说是拿火专为 “ 年轻人的第一把智能吉他 ” 打造的,它更加注重体验感和新鲜感,比如常用的调音器、节拍器和录音器等工具,都直接归总在吉他里面,系统的交互也跟手机逻辑相通,一点就能用,省去了携带的麻烦。

像效果器和 Loop 功能,生动形象的名称和封面就像使用魔法卡一样,点击开启,不用 “ 喝醉 ”,也能像电影里音乐制作人丹的所见,声音就像活了一般。

电影是人生的缩影,也许你不一定有一个音乐梦,但你也会有自己热爱的事物,大到成为一个音乐家,小到只是学好手中的吉他,而愿意为这个事物付出时间,付出心血,它也将在某天结成丰硕的果实滋养你。就像拿火在宣传片发布时的文案所说:

“伸手摘月的人,总与星辰同在”

指尖多一次触碰

琴弦增一分炽热

旅途跌跌撞撞的轨迹

才让孤独的灵魂彼此相认

心怀信念的人,也许最终不一定摘得星辰,但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山谷,也依旧能抬头看见天空皎洁的月亮。

🌕🌕🌕

©造音MakeNoise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