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每天赚7块钱的穷人,并没太多认知差异

我们和每天赚7块钱的穷人,并没太多认知差异
2019年10月17日 21:56 东水生灵

和发财哥一起早日发财

财富需要积累,原创弥足珍贵

这是 [发财哥] 第187篇原创

全文2292字,阅读约需7分钟

北京时间10月14日17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三个人:阿比吉特·巴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诺奖表彰了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说白了,就是为全球穷人脱穷、贫人脱贫做出了很多贡献。

今天,发财哥就希望就这个话题来谈一谈我从个人层面出发,对于“穷”与“富”的理解。

什么是穷人?

什么是穷人?每天的收入不超过0.99美元(6.9997人民币)的人,是经济学上认证的穷人。

此次诺贝尔奖获奖的三人中,Banerjee和Duflo是一对夫妻,他们合著过一本书《贫穷的本质》(poor Economics),书中叙事了他们对于“贫穷”的深入研究,书中内容基于两人多年在五大洲的真实田野研究,其中不少内容,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贫穷,一直以来是世界性难题。

就拿我们国家举例,在《我和我的祖国》的电影里,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就是以“脱贫”为题创作的。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不容忽视的超级大国,但仍然还未能实现全面脱贫。

不懂的人可能会说,穷算什么,捐款就行了呗。

说个我自己经历的事。在我小学的时候,学校常常会组织捐款,有一些是捐给社会机构、灾区,还有一些是捐给本校的学生——学校会选出一些家庭情况不太好的同学,让他们接受来自全校师生的捐款。

当时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就获得了捐款,事情并没有像老师描述的一样美好,拿到捐款后他买了很多时下流行的“水浒卡”,还带着几个学生一起逃课去游戏厅,后来听家长说,那个孩子的家长每天都酗酒,估计捐款的一部分丰富了他的下酒菜。

《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台词很值得深思,卖假药的油腻大叔说:我卖了这么多年药,发现只有一种病治不了,穷病。

世界上也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用直接援助的方式消灭贫穷,他们认为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包裹。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帮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

在《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裕国家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贫穷国家,那么贫穷问题在2025年末便可完全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人并不同意。他们认为,援助使人民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什么无法走出贫穷的怪圈?

事实到底如何?刚刚获得诺奖的这对夫妻在他们的书中提出过几个有趣的现象。

常常有一个词被提起,“穷人思维”,一些人认为穷人有一些固有的缺陷:目光短浅,没有计划,不理性。

事实却并非如此,诺奖夫妻也在研究中发现了穷人的确有他们思维上的问题,但不同的是,他们认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缺陷,不管你是勤劳致富者、中产阶段还是富人、富豪,只是穷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接受的信息,把这些人类固有的缺陷汇集到贫穷这一个点上。

书中说,发展中国家的公立医院有补贴、有好医生,费用低,治疗效果好,但很多穷人仍然喜欢私人医院。

是穷人太傻么?其实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去私立医院,是他们基于身边获取得到的已知信息,理性推论出来的最优结果。

营销而言,公立医院没有营销意识,导致穷人们无法判断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区别;其次,公立医院并不会太多考虑穷人的感受。

最后,公立医院用费用低廉效果差不多的药,但穷人更信任价格高昂的用药,私立医院符合这一点。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曾经在演讲的时候说过,他在创办小米之前觉得,东西和别人一样好,甚至更好,价格卖别人的一半,这样几乎所有知道你产品的人都会买你的东西。但事实远不是这样,小米从创办开始,一直到今天,也没能摆脱廉价的原罪。

中国的俗语,一分钱一分货,其内在的含义就是,我们更愿意相信高价格的产品所带来的价值。这和花费高价去私立医院的第三世界穷人们并无本质区别。

诺奖夫妻在书中写道,穷人往往都不太重视教育。

虽然在他们的地区,孩子上学是免费的,但穷人们认为第一要务还是找工作,有工作了就有收入了,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才去免费的学校上学。

这点并不难理解,即便是在我国的富裕地区,也有不少家长和老师给孩子灌输的概念是:好好学习长大赚大钱。教育对于一般人而言,就是为了以后的谋生,没有更深远的意义。

正确认识“穷”

我们对于穷人们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破衣烂衫,吃了这顿没下顿,为了能吃上口热乎饭四处奔波。

事实并不是这样,虽然每天赚不到7块钱人民币,但在贫困国家这些钱是买得到一天所需的食物的。

除此之外,穷人们同样喜欢大屏电视、沉溺于手机游戏机、偏爱垃圾食品,用买药的钱去看巫医,甚至省吃俭用去赌钱,用政府补助的购物券买高档化妆品……

怎么会这样,他们连活下去都是问题啊。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太绝望了,所以他们更需要一些游离在基本生存以外的娱乐和休憩。

即使是穷人,也有比吃饱更重要的东西。书中写道,当你给一个地区的穷人捐助更多的钱,这个地区的主食消费不升反降,取而代之的,是虾和肉的消费提升。

消灭贫穷,最大的问题不是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的捐助不够,而是这些捐助的使用效率太低。我们不理解穷人的处境,就没办法更好地帮助他们,换言之,做慈善也要考虑被捐助人的“用户体验”。

在不理解穷人们的世界之前,我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嗔怪的情绪:都这么帮你了,怎么自己就不使使劲。但事实是这样的,我们因为生活在各种制度都相对完善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顺其自然的,不需要我们特意思考作何选择,比如中国的小孩出生都会接种疫苗,到了年纪大多都会上学,看到违法事件很自然地会拨打110……

然而在穷人的世界不是这样的,他们生活在匮乏的国家,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选择,就好比我们中的一些人并不了解打疫苗的作用,但不影响我们会打疫苗,我们不必费心选择要不要打。

但对穷人们而言,这些全部是认知上的成本。难道每次捐助的时候都要让每个人理解医疗卫生的基本知识再进行救助吗?这才是消灭贫困需要思考的难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