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山》艰难出炉记 马连良挨批 赵燕侠被换 杨春霞演柯湘也曾挨骂

《杜鹃山》艰难出炉记 马连良挨批 赵燕侠被换 杨春霞演柯湘也曾挨骂
2024年07月07日 16:59 DJ雅清

看过由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上海京剧院复排的现代京剧《杜鹃山》之后,雅清和大伙一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既有对经典作品的情怀,又有对新版艺术的赞赏。既有对过去老时光的回味,又有对未来新舞台的展望。

这出戏播出后,在戏迷中引起的巨大反响,令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始料未及。

尽管史依弘饰演的柯湘,与杨春霞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次上海京剧院的复排,整体效果真是不错。观众的心里有杆秤,所以对它多持褒奖的态度。

这次《杜鹃山》的复排引发热议,我觉得是一件好事。首先说明大家对这出戏,还是怀有深厚的感情。其次表示这出戏在艺术上有着诸多可取之处,那些优美的唱腔、朗朗上口的韵白,都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第三它为京剧的传承,也做出了贡献。

随着新版《杜鹃山》的播出,又再次唤醒了我们对74电影版的记忆。

作为“红色样板戏”的一部分,《杜鹃山》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它出炉的时候,“样板戏”的热潮已经趋于尾声,观众的热情正在变淡。但《杜鹃山》却在借鉴《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剧情、人物塑造、唱腔、服装、武打等方面,全都增添了许多新意,这就使它一露面,便令大家眼前一亮。

尤其是杨春霞所扮演的柯湘,那可真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啊。

今年正好是电影版《杜鹃山》上映50周年。经过了半个世纪的考验,大家依然对它念念不忘,甚至情有独钟,说明它自有隽永的魅力。

那么这部经典的现代京剧,是怎么诞生的?为何北京京剧团排演的剧目,非要从千里之外的上海请来杨春霞领衔主演?难道真的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吗?另外这部戏,从舞台到银幕,究竟还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秘密?

今天,就让雅清和大伙儿,一同来揭秘一下吧。

一、

《杜鹃山》最开始的时候,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更不是京剧,而是一出话剧。

它的作者是王树元。当时是上海歌剧团的演员和编剧。既演过《白毛女》中的王大春,也写过《赤胆忠心》等作品。

那时的演员,经常会到农村体验生活。有一次王树元来到了瑞金,在这里听到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尤其是一支农民自卫军,经过改造,从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变成骁勇善战的正规军的故事,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于是他就写出了《杜鹃山》的第一稿话剧剧本,取名叫《山火》。

但当时这个剧本并不成熟。后来王树元又不断修改,总共改了十多稿,剧名也从《山火》改为《一杆红旗》,最后改为了《杜鹃山》,才终于成型。剧中男女主角分别为自卫军队长乌豆,和党代表贺湘。

1962年,上海青年话剧团率先将这部戏搬上了舞台。结果公演后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剧团纷纷前来观摩、学习、移植和改编。这其中也包括了两家京剧团,一家是由李丽芳带队的宁夏京剧团。一家是由裘盛戎牵头的北京京剧团。

1964年,第一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两个剧团所排演的《杜鹃山》都参加了展演。相比之下,虽然北京京剧团的演出阵容看起来更加强大——裘盛戎饰演乌豆、赵燕侠饰演贺湘、谭元寿饰演李石坚、马长礼饰演温其久、马富禄饰演老地保,就连马连良,也披挂上阵,出演了郑老万一角。这绝对称得上是名角荟萃啊。

然而从演出效果来看,宁夏京剧团的李丽芳和李鸣盛所带来的表演,却更受欢迎。连裘盛戎都觉得李鸣盛比自己演得好。

所以当时长春电影制片厂都已经接受到了拍摄任务,准备将宁夏京剧团排演的《杜鹃山》搬上银幕。然而当剧组正准备赶往长春的时候,李丽芳突然接到一项指令,要求她马上赶往上海的《海港》剧组,出演女主角方海珍。而电影《杜鹃山》的拍摄任务,暂时搁浅。

可是1968年,北京京剧团又接到了重排《杜鹃山》的指示,并且创作团队又壮大了人马,由汪曾祺、杨毓珉等担任编剧,张君秋、唐在忻等负责音乐设计。如此修改之后,为这版《杜鹃山》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在北京工人俱乐部演出之后,很受欢迎。

其中裘盛戎所扮演的男主角(这时已改名为雷刚)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赵燕侠扮演的女主角(这时已改名为柯湘),也令人眼前一亮。

马连良也对这出现代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主动请缨,要求在剧中饰演戏份不多的郑老万。这对一位演了一辈子传统戏的老艺术家来说,并不容易。因为他需要改变太多的程式和习惯。

马连良演得特别认真,但他毕竟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腿脚不是很灵便,眼神也不大好,所以有的时候排戏,他会就带上一副老花镜。

有一次,团里准备迎接一次重要演出,所有演员带妆彩排。马连良在没戏的时候,就戴着副老花镜看别的演员表演,结果到他该上场的时候,老先生忘了把眼镜给摘下来了。就这么就上去了,这可不就给那些存心找茬的人,给逮着机会了吗?

当即台下就有人说,这唱的是哪一出?是不是对革命样板戏表示不满?既然你不想演,那就不让你演。

因为马上对马老先生召开批斗会。马老先生心里很委屈,心想年纪大了,确实是忘了,不是存心的,干嘛这么不依不饶的?

可那时是特殊年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任何事上纲上线都是常事。而且很显然,有些人,心里想把马连良等老先生赶下舞台的谋划,不是一天两天了。

就这样,一批老艺术家被打倒,或被“关了起来”,而由“首长”亲自扶持的新版《杜鹃山》即将诞生。

于会泳进入到《杜鹃山》剧组,就是最大的突破。

那么他将会给《杜鹃山》带来怎样的改变?

二、

于会泳这个人的确很有才华。而且他的那些艺术才华,在《杜鹃山》这出戏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他首先对《杜鹃山》的唱腔,进行了整改,在其中借鉴和加入了许多民歌和别的剧种的音乐元素,如江西民歌、湖南民歌、黄梅调、湘剧、评剧等。

这样的改革无疑是大胆的,但改变之后的唱腔,却更加好听,也易于流传。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能起到推动作用。

这其中以《家住安源》和《乱云飞》等最为成功。

比如在《家住安源》中,我们就听到了许多与传统京剧完全不一样的音乐元素,充满了新意,但它的唱腔本身又没有脱离京剧的根基。另外《乱云飞》更是运用了多种作曲技法,浑然天成地铺陈出突出人物形象的主题音乐。它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将柯湘复杂的内心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但这样的改革却并不顺利。

很多人都表示反对,认为于会泳将其改为了“四不像”。

不过因为于会泳是由“首长”亲自指派而来,拥有“一票定夺权”,所以也就没人再说什么。然而事实证明,他所创作的那些优美的唱腔和诗意化的韵白,的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后来有人说,《杜鹃山》也许不是最标准的京剧,但却是观众喜欢看的京剧。

剧本出炉之后,剧中的演员,由谁来扮演呢?

裘盛戎之前演过雷刚,唱念做打样样不差,但他的造型有点问题,50多岁的他扮演35岁的雷刚,有些显老。而且他有严重的肺气肿,繁重的排练任务,也担心他吃不消,所以就考虑由更年轻的“净角”演员来饰演。而当时才20多岁的马永安,无疑是个不错的人选。

他嗓音浑厚,气质阳刚,装扮起来,一个粗犷豪迈的自卫队队长的形象,跃然眼前。

雷刚饰演者的确定,为剧组其他演员的选拔定下了方向和标准,那就是大胆启用年轻演员。所以,也就有了李宝春饰演李石坚、刘桂欣饰演杜妈妈、高牧坤饰演田大江、张学海饰演郑老万、张连群饰演罗成虎、景连振饰演杜小山、王忠信饰演温其久、马增寿饰演毒蛇胆的阵容。

而剧中的头号女主角柯湘,由谁饰演呢?

当时中国京剧团能唱旦角的演员,除了赵燕侠,还有刘秀荣、洪雪飞、杨淑蕊、阎桂祥等。赵燕侠已有出演《杜鹃山》的经验,而洪雪飞前不久才因在“样板戏电影”《沙家浜》中出演阿庆嫂,而名声大噪。

可是于会泳选来选去都不满意。

于是他大手一挥,在演员名单上,新增添了一个名字。

大家一看,都吃了一惊。继而有些不乐意,暗自道,“怎么我们北京京剧团没人了吗?非要从上海请一个人过来?”

这个人,就是当时上海京剧团的杨春霞。

于会泳选她,当然是看了她当年在《白蛇传》、《杨门女将》中的出色表现。另外,她那艳丽的颜值,显然也是别的女演员,所难媲美的。

那么杨春霞又会遭到怎样的“排挤”呢?

三、

杨春霞接到通知的时候,是1971年5月的一个下午。杨春霞记得是星期六,她正在家休息呢,突然就听到楼下有人喊她接电话,说团长在办公室等她呢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她赶紧来到了团长办公室,才得到了马上去北京京剧团报到的消息,而且周一就出发。

刚刚进入北京京剧团的杨春霞,当然立即就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暗自观察着她,仿佛在掂量她究竟有几斤几两?大家做什么事都不爱叫她,这就使的显得形单影只。

面对这种情况,杨春霞只好咬紧牙加强练习。因为她知道,有很多事情,多说无益,只需要亮出真本事,就可以了。

结果,她凭借要强的性格,一丝不苟的精神,硬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

那时的她,“拼命”到什么程度呢?一年的时间,她整个人,整整瘦了一圈,1米68的身高,却只有46公斤多一点。以至于她念到“铁打的肩膀、粗壮的手”时,台下一片哄笑声。因为眼前这个“柯湘”也太柔弱了一些,根本就不粗犷嘛。

但一年之后,全新的《杜鹃山》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

唱腔、唱词、武打、舞蹈、服装、布景、道具等,全都焕然一新。虽然排演这出戏很苦,马永安每演一次都会汗流浃背,杨春霞也会累倒在椅子上,还有每次出演“飞渡云堑”那场戏,总有演员会受伤。但这出戏最终的演出效果,却好得不得了。

杨春霞因此一炮而红。

于会泳更有了往上升的“跳板”。他甚至最终坐到了文化部部长的位置上,那飞升的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

1974年,《杜鹃山》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导演是执导过《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等“样板戏电影”的谢铁骊,摄影是谢铁骊的老搭档钱江。虽然这一年已经有《闪闪的红星》等优秀的故事片上映,但《杜鹃山》依然凭借全新的包装,吸引了无数影迷和戏迷,走进影院。

但这出戏演到1976年,就被嘎然叫停了。原因大家都明了。毕竟是特殊年代的产物,难免会留下许多历史痕迹。于会泳于1976年10月被免去了一切职务并立案审查。1977年8月31日,他在隔离审查期间服毒自杀。1978年底,他的妻子任珂偕于会泳的母亲回到了上海居住。

但于会泳对京剧的改革,对《杜鹃山》等样板戏的改造,还是有贡献的。比如为了让柯湘的念白更具感染力,他请来了北京人艺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刁光覃、朱琳等,对杨春霞进行台词辅导。而在排练现场他也非常投入,常常为了一个唱腔会琢磨到深夜,中间也不停,十几个小时他连厕所都不上。

可是谁也没想到,当年这个被誉为“京剧才子”的于会泳,他的人生结局,会是那样。许多人都说,如果他只专注艺术创作不从政,就好了。所以这意思就是,他的人生悲剧,是他的“野心”所造成的?

当时在《杜鹃山》剧组的其他人员日子也不大好过。当年有多风光,这时就有多落寞。杨春霞被停止了一切演出,也被审查了许久,才被获准重新返回到舞台上。

1986年,杨春霞以“白骨精”的形象,出现在了央视所投拍的86版《西游记》中。这是她继《杜鹃山》中的柯湘之后,再一次呈现的荧幕角色。虽是反派,但她精湛的演绎,却同样将这个动人的形象,停驻在了观众的脑海。

不过大家更难忘的,还是她所扮演的“柯湘”。

在那“火红的年代”里,她那甜美的笑容,她那干净清爽的“柯湘头”,就像是盛夏里的一汪泉水,带给了我们清凉的感受。

而《杜鹃山》也凭借扎实的剧本和红色经典的特殊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戏迷的关注。也让多家剧团对其进行复排。

在此之前,北京京剧院于1993年首次对《杜鹃山》进行了复排,柯湘的扮演者是当年青年演员刘山丽。再后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也排演过《杜鹃山》,柯湘扮演者是于兰,随后在2011年,天津京剧院也复排了《杜鹃山》,扮演柯湘的是王长君。

而上海京剧院,是于2001年首次排演该剧,并且多年来历经精排精演,2021年剧院再次进行了复排。

当我们将历届“柯湘”放到一起看,就会发现,其中与杨春霞的表演风格最为接近的,是于兰,她所体现的飒爽英姿,是其他许多女演员所难以媲美的。其次是史依弘,她也演绎出了自己所理解的柯湘,唱念做打,美轮美奂。

但说实话,现在的年轻演员,已经很难再还原50年前的版本了。那时排一部戏,是集中全国的精兵强将,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一个唱腔一个唱腔地磨,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而且所有主创人员全部都要下生活,拥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而现在,青年演员大多都是匆忙上阵,能够演到六七分的程度,已然不错,“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杨春霞现在已经81岁了。但回想起出演《杜鹃山》时的情景,她依然历历在目。她说最开始的时候,她所扮演的柯湘,并没得到观众的认可,甚至也曾挨骂。因为她的身材略显单薄,而且气质也比较柔弱。后来她是加强训练,才使自己变的硬朗起来。

时隔50年后,当年被观众“嫌弃”的杨春霞,如今却创造了难以逾越的高峰。这的确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而74电影版《杜鹃山》中的其他演员,如今也都相继变老——“温其久”王忠信81岁,“杜妈妈”刘桂欣80岁,“田大江”高牧坤79岁,“李石坚”李宝春74岁。另外,扮演雷刚的马永安已离世17年,扮演毒蛇胆的马增寿,也已离世7年。

一出戏,有时候可能要过几十年之后,我们才看到它的价值所在。比如《杜鹃山》不就是这样吗?它的唱腔,它的道白,它的武打,如今再看,无不历久弥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才算得上是真正艺术精品。如此说来,《杜鹃山》也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复排的《杜鹃山》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