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山下的花环》选角内幕 田华因何辞演?王玉梅救场成就经典

揭秘《高山下的花环》选角内幕 田华因何辞演?王玉梅救场成就经典
2024年11月04日 21:47 DJ雅清

由谢晋拍摄于1983年的《高山下的花环》,豆瓣评分9.5分,被大家称作“神作”。

是全球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当然更是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我觉得它除了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高度还原了各种细节,真诚呈现了人性之美和爱国之情外。

演员的表演也感人至深。

它的选角太成功了。

但伟大的演员的诞生,和伟大的作品一样,都不是的“一挥而就”的。

这其中必定会有一些波折和变故的产生。

就如同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选角,也是一样。

它最初的演员人选,和我们所看到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差别。

比如在最初的演员阵容中,赵蒙生的母亲吴爽一角,原本已经定好由八一厂的著名影星田华来饰演。

但为何在临开拍的时候,这个角色又换成了中国青艺的刘燕生?

是因为田华不喜欢吴爽那自私又有些狭隘的“人设”吗?

还有王玉梅是《高山下的花环》中演得最好的演员之一。

可是最开始的时候,尽管王玉梅有向谢晋毛遂自荐出演梁大娘,可是谢晋却并未同意,而是请了另一位赫赫有名的老艺术家。

那么为何最终王玉梅还是出演了梁大娘一角呢?

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曲折呢?

还有唐国强、倪大红、吕晓禾、何伟、童超、盖克、斯琴高娃等,又是如何被选中,成就一个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呢?

且听我们为你揭秘《高山下的花环》的选角内幕。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经典,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一、谢晋的老艺术家“情结”

谢晋的脑子里,有一本“花名册”,里面装着许多老艺术家的名字。

他每拍一部电影,都会去从这个“花名册”里找演员。

比如童超,就是他非常欣赏的老演员之一。

童超是谁?

北京人艺的表演艺术家,戏路很广,演啥像啥。

像《名优之死》中的刘振声、《骆驼祥子》中的二强子、《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蔡文姬》中的左贤王等,都是他的代表角色。

当然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还是《茶馆》中的庞太监,哎呀,简直被他给演活了。

谢晋就特别希望童超,能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出演角色。

1974年拍《春苗》的时候,他就想让童超出演水昌伯一角,但因为童超当时摔断了腿,所以只好请八一厂的高保成来救场。

1978年谢晋拍《啊!摇篮》,他又想请童超出演其中的老炊事班长罗桂田。

可是呢,恰恰又碰上童超意外中风,所以为了不影响拍戏进度,谢晋又从河北话剧团请来了老演员村里。

接连几次都没请到童超,谢晋似乎很有些不甘心。

所以,这一次,他又请童超在《高山下的花环》中出演雷军长一角。

这个消息传出后,别说是上影厂了,就包括童超工作的北京人艺,都觉得吃惊——因为就算童超的可塑性再强,可他也没演过高级将领啊。

但谢晋显然是铁了心了。

童超当时身体不大好,原本想休息一段时间的,可架不住谢晋如此真诚地“三顾茅庐”,所以就答应了谢晋的邀约。

后来,我们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领略到了童超那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台词功底。他成功塑造了一位刚直不阿又以身作则的集团军军长形象。

路曦是谢晋所倾慕的又一位老艺术家。

她早在1948年,就曾在经典电影《大团圆》中出演过大姐一角。

想当年,她可是和白杨、张瑞芳等齐名的话剧明星啊,新中国成立后,她成为了中国青艺的演员和艺委会副主任,出演过《风雪夜归人》、《方珍珠》、《万尼亚舅舅》等剧。

谢晋诚挚地邀请路曦在《高山下的花环》中出演最受观众喜爱的梁大娘一角。

路曦也欣然答应了谢晋的要求。

那么谢晋为什么会对老艺术家这么“情有独钟”呢?

我觉得他有一种“老艺术家”的“情结。

因为特殊年月,使一大批表演艺术家都失去了表现的机会,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

而当艺术的春天再次来临,谢晋很希望能够用电影镜头,将这些老演员的表演才华,完整地记录下来。

因为敬佩,所以关注。

二、演“军人”的演员,首先得有“军人样”

《高山下的花环》不同于别的戏,它表现的是战争来临时,军人的职责和选择。

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军人形象,而谢晋对这些演员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演“军人”的演员,首先得有“军人样”。

别看现在的影视剧中都是“小鲜肉”当道,其实当年在80年代初,大银幕上许多男主角,也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脂粉气”。谢晋对此颇为头疼。

所以他安排助手武珍年选演员时,首先排除掉那些“徒有其表”的“小白脸”,而选择那些气质阳刚的“硬汉形象”。

哪怕演员没有名气,也没关系。

为了找到合适的演员,1983年4月15日,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摄制组,还通过上海的一家报社,开办了“请您为《高山下的花环》推荐演员”的专栏。

广大读者都很热心,积极地推荐自己看好的演员。

当时,电视剧版的《高山下的花环》已经播出,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记者问谢晋:“影版有没有信心超越剧版?”

谢晋说:如果只以电视剧为标准,那标准就定底了。

虽然嘴上说的云淡风轻,但脚底下却一刻也不敢耽误。

剧版汇聚了周里京、朱建民、王同乐、王尚信、王玉梅、李岚等演员,他们的表演都很精彩,感人肺腑。

谢晋在选角上自然也想更胜一筹。

所以在剧组成立之初,山东话剧团的王玉梅就曾向谢晋写了自荐信,表达了想要创作梁大娘这个角色的心愿。

但大概是因为王玉梅已经在剧版《高山下的花环》中已经演过了梁大娘,谢晋担心她难以突破自己,所以将梁大娘一角,交给了路曦。

在李存葆创作的小说中,梁三喜和靳开来是两个备受读者喜爱的军人形象。

而这两个角色的扮演者,也成了剧组的重中之重。

但一直到1983年9月,这两个角色的人选,还未能确定下来。

谢晋收到的自荐信和各路人马介绍的演员倒是很多,但都入不了谢晋的法眼。

眼看着影片马上就要开拍了,而主演还没到位,这下谢晋可真急了。

10月2日,他就派武珍年赶快前往长影厂,因为在那里,有位男演员,算是出演梁三喜不错的人选。

武珍年

可是当武珍年赶到长影厂之后,却发现那位男演员,与剧组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这时,正在长影厂拍戏的王书勤(曾在《喜盈门》中扮演强英),向武珍年推荐了一些人选,其中之一,就是沈阳话剧团的吕晓禾——他当时正在长影厂出演电影《归乡》。

吕晓禾15岁就考入了沈阳话剧团,曾参加过重拍片《平原游击队》等电影的试镜,后又主演《孔雀飞来阿佤山》、《叶赫娜》等电影。

他形象粗犷,气质硬朗,表演朴实,武珍年一见他,心里基本上就有了数——“这不正是要找的梁三喜吗?”

经过交谈,武珍年基本上更加笃定了,因为吕晓禾在沈阳话剧团排演的话剧《高山下的花环》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梁三喜。

当武珍年询问吕晓禾的心中有没有合适的“靳开来”的人选时,没想到他还真推荐了一个演员。

那就是长春话剧团的何伟。

何伟1956年生人,1974年考入长春话剧团。在此之前,他没演过电影。而且当武珍年在吕晓禾的带领下来找他时,他正巧骨折,右腿还打着石膏呢。

可是武珍年还是从他身上,看到了“靳开来”的影子,主要是他的形象很魁梧,气质又很彪悍。

最关键是,他和吕晓禾一样,身上都有“军人样”。

东北一行收获满满,武珍年回到剧组就马上向谢晋汇报了两位演员的情况,后来经过定妆试戏,吕晓禾和何伟全都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剧中人。

把他们可高兴坏了。

而此时的唐国强,却有些忐忑不安。

因为他太想演赵蒙生了。

可他向谢导演写过自荐信之后,谢导演却迟迟没有给他回复。

三、唐国强打了个“翻身仗”

其实早在《高山下的花环》摄制组筹备之初,唐国强就已经向谢晋导演表达了想要饰演赵蒙生的强烈心愿。

当时唐国强的处境,有点尴尬。

一方面,他算是80年代影坛最有名气的男明星之一。

但另一方,他又因为长得太漂亮,拥有“奶油小生”的称号,所以遭到无数观众的吐槽,演艺生涯也面临挑战。

他特别希望通过一个角色,来改变这样的局面。

谢晋选角,非常慎重。

他并没有及时回复唐国强,而是看了他之前出演的好几部作品,觉得这位年轻演员,他的表演有一些弱点,但他同时又拥有巨大的潜力。

再加上他被唐国强“背水一战”的决心所打动,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将赵蒙生一角,交给了唐国强来饰演。

唐国强自然是喜不自禁。

但当时电影厂和摄制组的很多人,都对谢晋大胆启用唐国强持怀疑态度。

谢晋当时也没反驳,他想让事实来说话。

事实上,唐国强通过“赵蒙生”一角,的确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他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可真是让自己“脱胎换骨”了一次。

他的表演真实而深感,情感的迸发,也不知感染了多少观众的心。

他实现了从“奶油小生”到“实力演员”的质的飞跃。

在八一厂,谢晋除了选择了唐国强之外,他还选了两位女明星加入到剧组中。

她们一个是刚刚成为八一厂演员剧团团长的田华,一个是刚刚荣获金鸡百花奖双料影后的斯琴高娃。

田华出演的角色是赵蒙生的母亲吴爽,而斯琴高娃则客串靳开来的妻子杨改花。

当时田华的工作非常忙,而斯琴高娃也正处于炙手可热的状态,但她们却全都欣然答应出演。

在剧版的《高山下的花环》中,出演女主角韩玉秀一角的演员,是八一厂的李岚,而这一次,有人向谢晋推荐了刚刚考入实验话剧院没多久的青年女演员盖小玲。

在盖小玲的身上,有一种朴素内秀的美,她之前在电影《战地之星》中出演的女播音员白露,曾给观众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

谢晋在看过她的表演之后,被她所表现的“淡淡的哀伤”所打动,所以将韩玉秀的饰演任务,交给了这位年仅24岁的姑娘。

而在获得这次表演机会后,盖小玲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盖克,大概是取克服一切困难演好角色之意。

后来我们在《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时发现,许多演员都是通过这部电影,开启自己的演艺之旅的。

除了饰演靳开来的何伟之外,另外像饰演段雨国的倪大红、饰演“小北京”的周海涛、饰演炊事班长的李丹军等,都是首登银幕。

其中李丹军还不是专业演员,而是八一厂的一位编辑。

可是谢晋发现这个人长得很有特点,而且生性幽默,于是就把炊事班长一角,交给他来饰演。

倪大红和周海涛则来自中央戏剧学院,那时他们都还是学生,谢晋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潜力,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1983年10月中旬,电影版《高山下的花环》演员阵容基本配齐。

原作者李存葆专门到剧组看了演员,对饰演梁三喜的吕晓禾,和饰演靳开来的何伟,满意极了。

但没想到,影片即将开拍的时候,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四、王玉梅“救场如救火”

《高山下的花环》计划在1984年春节之后正式开机。

在这之前,演员们需要完成试装、定妆、定制服装等各项工作。

而恰在此时,剧组却接连出现了“意外”。

首先原定出演吴爽一角的田华,突然打来电话说无法来到现场了。

因为她突发了腰腿病,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可是演“吴爽”的人选太难选了。

因为这需要演员,既要气场强大,又要演技精湛。

田华其实是最好的人选。

她的退出,一时难找其他可替代的演员。

剧组的工作人员也打了很多电话,但很多演员一听演的是“吴爽”就直接婉拒了。主要是吴爽的“人设”不讨巧,而且对表演的要求又很高。

最终,谢晋了解到中国青艺有一位老艺术家,非常符合角色的要求,第一气场足,第二会演戏,所以这几乎成了“救命稻草”。

这位老演员,就是刘燕生。

她早在抗战时期,就走上了革命道路,所以身上有着“解放区干部”所特有的精神气。她当时其实已经是青艺的领导了,但一听剧组有需要,就马上答应了下来。

后来我们在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中欣赏到了刘燕生的精彩表演,她把吴爽这个性格复杂的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

“吴爽”的扮演者确定好了之后,剧组以为就“万事俱备”了。

但没想到很快老演员路曦也出现了“不适”的状态。

主要是路曦年岁大了,而《高山下的花环》的外景地,又在云贵高原的边防前线,条件非常艰苦,经常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光是坐车,都要坐两天,老太太怎么能吃得消呢?

路曦其实对梁大娘一角,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但谢晋从老人家的身体健康出发,还是忍痛为她购买了返回北京的机票。

如此一来,“梁大娘”一角不就空出来了吗?

当时全国众多“老大娘专业户”都向谢晋发来了照片,但谢晋的心中,却早已意属王玉梅了。

而也正是王玉梅救场如救火,才最终成就了又一个经典角色。

当时王玉梅正在湖南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原浆》这部电影,接到谢晋的通知,她二话没说,就赶到上海进行定妆和试戏。

对于王玉梅的表演实力,谢晋自然心知肚明。

事实上,也正是王玉梅等好演员的加盟,使得《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散发出了瑰丽的色彩。

1984年,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拍完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与剧版相比,它更具视觉冲击力。它充分展现了战争年代那些平凡的人们崇高的灵魂。

演员们的表演都是那么感人至深。

其中吕晓禾、何伟和王玉梅,都凭借入木三分的演绎,而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赏和认可。

他们在1985年举办的金鸡奖和百花奖的评选中,全都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殊荣。

盖克获得了第五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如今,虽然《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已经上映40年,但它所散发的魅力,却依然是那么隽永、深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国产战争片也再没出现过像它这样的“神作”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