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孤独书店”后,阿那亚“躺平教堂”又火了,为啥总能戳中我

继“孤独书店”后,阿那亚“躺平教堂”又火了,为啥总能戳中我
2024年05月12日 22:34 爱司巴索

下一步的现象级文旅产品,

很可能是精神层面的爆款。

- 文旅 关注-

NO.1 | 壹

最近一段时间,阿那亚的躺平教堂又火了。许多网友表示:“我能在那里躺上一天。”

整个建筑的设计师,就是当年打造“最孤独图书馆”的设计师的董功,用空间与人的精神发生奇妙共振,是这位设计师的拿手好戏。

“躺平教堂”正式名字叫北岸礼堂,目前已经成为阿那亚北岸的精神地标,整个建筑是一栋白色混凝土建筑,极简的结构,优雅、充满诗意。

一层是礼堂空间,可以躺平发呆、睡觉。二层是一个圆形的音乐厅,像一个宇宙飞船一样,可以透过圆形玻璃。看到户外的天空日与夜的变化。

方和圆的几何美学,在这座建筑的内部,形成一种神圣的秩序感,让人感觉到纯粹又干净。

自然光透过圆形屋顶天窗,洒落到室内,光影的变化,让时光也变得浪漫起来。

躺平教堂的灵感,来自建筑师从歌手窦唯的闲谈。窦唯说曾经想做一场音乐演出,一场只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看的音乐会。

建筑师董功随后设计出了这样一座奇妙的建筑,上面是独立的演出空间,声音离散到下面,空间的分隔让演出者与听者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对话。

“躺平”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北岸礼堂其实是想创造一个安宁静谧的氛围,让人们可以远离日常的琐事,来这里自由的冥想、沉思,向内探索,获得更深邃的精神体验。

NO.2 | 贰

阿那亚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昌黎县,创立于2013年,距离北京仅约300公里,因取名源自梵语“aranya(阿兰若)”意为”人间寂静处,找回本我的地方”。

最早让阿那亚出圈的,就是那个“中国最孤独书店”。

孤独图书馆从远远看起来,好似一个由混凝土构成的方盒子一般。孤零零的矗立在沙滩之上,旁边没有其他的建筑,看起来真的是挺孤独的。

外立面干练的线条感搭配上环境,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疏离感,实际上在暖黄色灯光的衬托下,又散发出一种温暖的感觉。

建筑面向大海的一面,设置了一整面的玻璃门。在里面阅读累了,就可以抬头眺望一下

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的大海的美景。

人们在这里可以随意找一个地方,只要能落脚,就可以进行阅读,木色使得环境显得更加温馨。

“孤独图书馆”实际上并不孤独,在海边不远处就有着这里的另一个大IP——“海上教堂”。

这两座建筑相当于一套组合拳,瞄准现代人们安放精神世界的需求。

三角的屋顶设计使得它看起来就仿佛是一艘停泊的船只,随着潮起潮落,教堂也在“漂浮”和“停泊”间切换。

夜幕降临,在灯光的映衬下,白色的教堂在黑暗的环境里显得熠熠生辉,更加让人觉得神圣,像是指引迷途者的灯塔。

再来聊聊山谷音乐厅。

把音乐厅建筑在山谷之间,聆听那些声音的时候,是否会更加接近天籁?这远远看去就如一块陨石,降落在可以远眺长城的山谷中。

进入空间,更像是到了科幻电影中的盗梦空间。

音乐厅顶部有一处不规则的开洞,看似随意,其实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了严谨的计算,保证吸声效果。其实设计师说,这是为了建立人与自然的深层连接。好吧,淋着稀稀小雨欣赏大提琴,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这个音乐厅的建筑师表示:“这是一座由声音出发、由内而外雕刻而成的建筑。希望人们可以‘看到’声音的形状,或者‘听到’寂静的声响。”

NO.3 | 叁

其实,现在年轻人的普遍精神世界是“孤独”、想“躺平”,而阿那亚的产品设计上,早已经从最原始的空间实用功能,上升到“精神功能”,用空间的语言,与客人形成共鸣,也难怪,想不火都难。

阿那亚创始人马寅说过,“阿那亚对美好生活的构建,是从单纯生产房子,到满足客户在物质、情感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全方位需求,其中,精神产品才是阿那亚最高的产品形态。

用“逃离”城市的状态,形成一种静谧的空间,孤独的书店、特别的海边教堂、美术馆、音乐会……长期生活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空间里的“城市人”,内心会愈发向往这片美好的天地。

站在孤独图书馆,望向窗外开阔的大海,一边感叹个体的渺小,一边感慨自身的孤独。

在阿那亚,UCCA创造了一个沙丘美术馆,洞穴式建筑,入口藏在一片小沙丘之下,也渗透出返璞归真的寓意。

阿那亚的“单向空间”在保有书卷气的同时,也十分充满艺术感。在海边,安静地坐会儿,无所事事地读着书,这大概是现在许多人的理想生活,而在这座单向空间,理想就能奔现。

其实,而阿那亚这些年,一直在孜孜以求的,就是一种与主流消费群高度契合的精神产品,每次,它总是恰如其分地戳中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精神渴求——不喜欢社交、想要躺平、想要松弛感……

毕竟,有形的产品可以学,可以抄,但精神层面,只可共鸣,只可意会。而这,也许就是许多人说的,阿那亚学不了的真实原因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