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天高人浮躁九月里 平淡无聊 一切都好 只缺烦恼
——1996年,王菲《浮躁》
今天本来有一篇商业地产的文章,我和客户说,今天是教师节,想写一点有的没的,客户理解,并爽快同意。
谨以此篇献给零售路上的同路人,有师长,有哥们儿,有朋友,有伙伴。
01
十多年前,西安的51job上刊登了一个二分之一彩版的招聘广告,因为早年在报社打过杂,我知道这样的广告要花多少钱,觉得这个雇主肯定差不了,而且他们的品牌slogan我很喜欢:不走寻常路。于是就投了简历,很顺利拿到offer,职位是招商专员,未来负责品牌在西北地区的招商加盟和门店拓展。
刚一进公司就被先派到上海总部来培训,在现在K11的那座写字楼的17层,彼时叫香港新世界大厦,楼下有刚进入中国不久的优衣库。我们几个新来的“白纸”根据各自的部门,每人都被安排了一位师傅,我的那个师傅是一个温州中年男人,已经是公司元老,品牌有一半的加盟店都是他开出来的,这算是我零售的第一个老师。
老师真的是从头开始教。
如何接加盟商的咨询电话,如何评估一个商铺是否合格,怎么画店铺的平面图交给工程部做设计,怎么计算一个商铺的盈利时间和保本点,店铺门口的台阶和店内的柱子、层高对生意会有怎样的影响,如何打听到一个目标商铺的租金,怎么才能知道这个铺位真正的房东,查什么资料才能快速掌握一个陌生城市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潜力。
那段时间,老师很少让我们在办公室,他说,做零售的,就得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问一句。
02
2006年前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其实还没进入“零售业”,用行话说,我其实一直在做“批发”,也就是wholesale, 而不是零售retail, 因为我的客户不是消费者而是经销商,我做的是sell-in而不是sell-out, 而且那个时候是渠道为王,太平洋百货、东方商厦、新世界百货等等都是牛气冲天,我管的经销商门店和直营店一直受制于强势的商场,要么就是必须要签署所谓战略合作协议,开一些根本不赚钱的门店,要么就是为了一个豆腐块大点的位置就得不断公关楼管和业主,于是我开始寻找真正能教我零售的老师。
零售业根本没有老师,只有师傅。
我的这个师傅是一个香港人,从18岁到38岁,她用20年的时间从一个免税店的小女孩成为一家上市零售企业的高管,然后又创办了自己在国内的家居品牌,这个品牌最新的店铺将在这个月22日在香港置地上海首个商业地产项目LCM开业。多年后的2017年,我特意为她写过一篇上下集的《一个港女的零售史诗》。
她教会我的真的是more than retail(哈哈,好自然的植入),她教我如何最节省成本的制作一份20人的排班表,教我如何通过一个游戏来给每一位员工安排最适合的岗位,如何去安抚一个几乎要全额退货的发怒的客户,更重要的是,她让我知道了零售原来是一门“专业”,零售业可以带来快乐和幸福,值得一生去热爱。
今年的上半年,我曾给她的门店员工和公司管理人员做过一次分享式的培训,题目是《改变2017——新零售研讨会》,在培训开始之前,她感慨说:我们过去的零售知识就像是一部摩托罗拉手机,那个辉煌的过去怎么也敌不过如今满大街的Iphone手机。
最后她说:所以我们既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又要与时俱进的改变自己,才能继续享受零售带给我们的快乐。
03
2006年前后,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深入,外资可以独立进入中国零售业,众多奢侈品牌开始加速布局中国,我也将眼光投向了全国性的奢侈品牌聚集地——南京西路恒隆广场。那时候品牌的对外招聘非常少,不像现在有声势浩大的校园招聘,有豪华酒店的品牌独立招聘日,有独立的品牌招聘微信公众号,那时候就算你想自学一些品牌知识,也很难找到系统而全面的信息渠道,更别说奢侈品专家和老师了。
没有现成的老师,只要你想学,肯定有方法。
我记得那时候还流行网上BBS论坛,我搜索各种和奢侈品有关的论坛,看到有人发些有价值的帖子,就把那些信息抄下来背诵,还留言请教问题,甚至要对方的电话和他聊天。我自己参加一些对外开放的品牌展览,比如某一年在人民公园的菲拉格慕展览,我在现场待一整天,观察那些看着像业内人士的人,就大胆上前去认识和请教,我把一切只要比我懂得人都叫老师,总能有些收获。
后来我如愿以偿走进了恒隆广场那家低调奢华的门店,身边的姐姐阿姨们成了我的新老师,他们个个都有“绝活”,比如他们可以轻松的一边盲打计算器一边完成一个几千件货品的点数表,他们可以10秒钟就完成一个礼盒包装而且盒子上的蝴蝶结平整且logo都在同一方向,他们可以一口气说出一个VIP客户过去一年买过的产品清单,这些都让我佩服得不得了,但至今我仍然没学会。
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前同事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认真吗?因为我知道我没有太高学历,也没啥背景,我要让我的孩子读好的学校,这里的收入是我最大的动力。
04
2015年,我走出了待了快10年的恒隆广场,从一楼的爱马仕实习生到65楼的香奈儿销售经理,我度过了人生最充实的零售生涯。我去过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和同事一起熬过夜开过店;我走过大中城市的各个商圈,和老板赌过气和员工红过脸;我做过最绞尽脑汁的PPT,和同事一起开过大单和老板调整过预算。
因为热爱,所以离开,离开一个品牌,转身是整个行业。
2016年我遇到了新的老师:阿里巴巴。那年10月我第一次走进震耳欲聋的天猫双11潮流盛典现场,整个人就已经惊呆了,眼前的所有都既熟悉又陌生。那时候电商已经风起云涌,双11的销售神话也一次次的惊艳全世界,实体零售的传统模式被打破,线下低迷,线上火热,互联网开始让零售品牌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而我们这些工作了10年的零售人,需要“以科技为师”,才能在这场洪流中劫后余生。往后的日子,我有更多机会与“马老师”的阿里巴巴接触,无论是活动报道还是人物采访,都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在往下,“新零售”来了, 我的老师队伍也更加多元化。
这里面有为零售品牌提供科技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CEO,有负责品牌数字化转型和全渠道建设的CIO,有在购物中心走向新零售时代大胆创新的商业地产的CMO, 有每周都辗转奔波几个城市的品牌PR,还有无数一直关注这个行业的文字记者和媒体老师(虽然我很不习惯很多人叫我“媒体老师”)。
在这个时间就是最大的成本的时代,他们愿意和我付出时间交流,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这何尝不是如恩师般的珍贵?
我们这一生,嗷嗷待哺时父母是影响一生的老师,读书识字时班主任是终身难忘的老师,长大成人后同事前辈是可遇不可求的老师,能成为一个节日的职业不多,能成为真正的老师的机会更是寥寥,但只要我们有一颗尊重知识的心,勤于思考,乐于分享,让“教师节”成为平平常常的日子,那才好,那才对。
我有幸因为零售业结识了众多良师益友,我是Terry Tian,今天我想感谢那些让我体验零售苦与乐的老师们,祝大家节日快乐!
文中部分照片及引用内容源自网络
some photos and quotes are from internet,rights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End-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MTR零售之外(微信ID:morethanretail)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