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中的一个重要文物景点,叠彩山上的摩崖石刻及洞穴佛像

桂林山水中的一个重要文物景点,叠彩山上的摩崖石刻及洞穴佛像
2022年12月02日 08:53 独往者H

桂林叠彩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完美的山体形态,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不仅风光秀丽,也成了历代文人墨客驻足赏景的佳地,山上至今留下众多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及洞穴佛像,其中不乏文物精品。

风洞,是叠彩山山腰上的一个奇洞,南北对穿,中间狭小,仅容一人通过,形成葫芦状的前后两个洞穴。风洞原是一条地下古河道,北接“湘桂走廊”,南迎驾桥岭与海洋山之间的“峡道”,形成对流,随着季节变换,春有“春游门壑暖风回”;夏有“风声习习洞门窄”;秋有“高台受和风”;东有“风逼酒瓶冻”的四季清、和、暖、冷风之别,人们也把这里称作“清凉世界”,成为桂林续八景之一。

特殊的地质结构,使风洞既是风的世界,又是文物宝库,它是桂林山水中一个重要的文物景点。历代文人在这里流连忘返,留下了摩崖石刻178件。洞内还有摩崖造像24龛98尊,大都为宋代作品,少量为唐代石刻,其中最精美的是毗卢遮那佛像。从这些石像石刻中可以看到宋代造像的特点是:宽袍大袖;而唐代的为蜂腰裸臂、衣着开放,带有鲜明的地方风格,与“唐肥宋瘦”的北方造像不尽相符。

风洞全长20米,最宽处约9米,最高为5米。在风洞除了毗卢遮那佛像外,石刻中的马相伯夫子像、“风来”、“兰竹图”、“寿”字等都是都是十分著名的佳作。

在风洞南洞口的右前方平台上,唐代曾建有景风阁,以后历代都有修葺,也曾是珍贵诗刻的集中地,可惜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数十件珍贵诗刻被摧毁。据清庆保《景风阁记》中说阁“居四望、于越之间,前接广野,倚大江,廓然翕受,窈而多风。其东小阁数椽,故为游人憩望地,每盛夏熏灼,于此解烦焉”。景风阁为一时名建,历代名人有诗刻,变法维新风云人物康有为、百岁爱国老人马相伯先后来到此地,并居住在景风阁。

进入叠彩山山门内不久就能看到一块“成仁碑”及抗清英雄,南明永历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瞿式耜及其门生兵部侍郎张同敞的石刻像,碑文上书“常熟瞿忠宣、江陵张忠烈二公成仁处”,下署“道光庚子抚粤使者梁章钜立石”,这里的“忠宣”、“忠烈”分别是当年的乾隆皇帝追赐瞿、张二公的谥号。

1650年,清军进入广西微苦桂林,坚守桂林的明军在誓死抗清的瞿、张二人的统领下抗击清军不幸兵败,他们放弃了逃生的机会,严拒清帅的百般诱降,被俘入狱,入狱后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忠节信条,在狱中作诗唱和,相互勉励,身受酷刑,于1651年初,瞿、张二人就在这块碑刻处慷慨就义。后人为追念二人,在碑左侧建仰止堂,为顺应民意清乾隆皇帝追赐瞿、张二公忠宣、忠烈谥号,也就有了这块成仁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