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看完后,好像再没有这么火的剧可追了。
或者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那些“一般般”的剧了。
其实一般般就算了,看看也能打发时间,只有有些剧看着就出戏。
同时忍不住感叹导演编剧们想得出来,可能是当观众智商都有问题、然后逗大家玩吧……
比如这个“藏在墙壁上”的女人,她真的没有地方可藏了吗?
真的没有更高明的手段一个人对付几个人了吗?
砖头数量都准备好了,一人一个,想必下面那几个“坏蛋”是“睁眼瞎”吧。
让人吃惊的还有下面这个,皇上对着他的祖宗们说了一堆慷慨激昂的话,然后接着就恭恭敬敬来行了个“军礼”。
你没看错,是一本正经行的礼,不是搞笑无厘头的那种剧啊,观众这一头黑线是怎么也免不了了。
同时不注重细节的,还有新剧《人生之路》。
剧开播后,还是去瞧了几眼,毕竟是路遥的经典小说改编的。
以前那部《人生》年代久了,画质不怎么好。
新拍这个画质倒是好,但是槽点也真是多得不行。
主角陈晓和李沁,按理说也是自带流量了,演技也不差。
可惜看过剧后,发现演技先不说,剧组这个“细节”处理也太粗糙随意了,有些地方敷衍,有些地方又太用力。
先看看李沁骑的这个拖拉机,又新又时尚,这是八十年代的拖拉机?
即使找不到那个年代的,你至少找个旧一点的吧。
那时候,基本一个村也就生产队有一个拖拉机,还会是破旧的。
非要安排巧珍家这么“有钱”,也没办法,就有钱吧。
但是高加林家没钱啊,可是为啥三天两头下馆子?那时拿工资的也就一月三四十块钱,哪来的钱天天下馆子?
同时高加林自行车坏了,还直接随手一扔。
按当时的情况和逻辑:是不是应该心疼又担心地先修车为上啊?毕竟那时候农村人家里有个自行车,可是很不一般的人家了。
再说李沁这个妆,真是把人看得极不舒服。
农村人黑可以,农村人瘦也可以,但是非要黑到这个程度吗?
这是钻过灶孔吗?烧过锅炉吗?这头发是被火烫过吗?毛糙干枯还带卷。
巧珍是农村人,可以朴素,但是小说中的她是美丽的,是精神的,是灵动的,是干净的。
剧组你给整个黑漆漆脏兮兮的巧珍是几个意思?
再说了,妆给李沁化那么黑,可是牙齿呢?那一口烤瓷大白牙也不符合当时的情形啊!
还有这馒头,也不是那个年代应该有的颜色,白得太过了。
那时候的面粉,多半是村里有简单的机器来磨面加工。
而且舍不得打理得很干净,所以面粉偏黄偏黑,总之不会这么白……
剧中还有一些细节也让人出戏,比如柏油公路,那个年代的城市乡镇都极少有柏油路,农村更不用说,公路都少,还别说宽敞的油路了。
最多就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尘土满天的那种。
这些问题其实很多剧都有,最初的问题肯定是出在编剧身上。
而导演能拍,想必也是认同了编剧的安排。
只是这么明显的问题,观众都能看出来,他们看不出来吗?
严重怀疑他们是摆明了在敷衍观众,用这样的态度去拍剧,要么是砸自己招牌,要么是获得差评,要么是白折腾一番。
如果问题出在剧本上,那是作者写了自己不清楚的领域。
如果问题出在剧组上,那就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去在意细节。
总之呢,虽然是“戏”,但也要做“真”一点才能获得观众认可和好评。
毕竟观众也不好敷衍,虽说不可能完美,但至少要注意一下那些几乎谁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才对。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