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超180人,来自周边10余个村!“田野迪斯科”有啥魔力?

圈粉超180人,来自周边10余个村!“田野迪斯科”有啥魔力?
2024年04月16日 15:48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说实话,我也没想到现在群里能有180多人。”

——李金良

村外麦田旁边的乡间小路上,突然响起动感音乐,几十位老人马上跳起愉快的“田野迪斯科”。他们没有固定动作,主打一个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自己高兴就好。跳累了,坐板凳上歇会儿,聊着天乐呵乐呵……可嗨了!

今年开春以后,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午后和傍晚都会在大兴区采育镇康营村上演。老人们有一个微信群,成员已经有180多位,都来自周边10多个村子,最年轻的也已经55岁了。群主李金良,就是这“田野迪斯科”的领队,今年65岁,家就住在康营村。

田野上动感的音乐,来自一个大音箱,通过电动三轮车上的电瓶供电。老李年轻时候,曾经在农机站工作,手巧,好琢磨事,这音箱就是他用废旧材料拼成的。“扬声器是家里闲置多年的,通上电还能出音儿;家里换了套新家具,床头柜拆了,木板正好拿来做音箱外壳……”老李又让孩子从网上买了导线、功放机,还办了音乐会员精选舞曲,“田野迪斯科”的软硬件就都齐全了。

虽然这音箱看起来不算漂亮,音质也不算太好,可大伙儿觉得,相比于设备,开心、健康的晚年生活更重要。“过去我喜欢玩牌,经常熬通宵,腰酸背痛不说,一着急还胸口疼。老李组织这项目好,各个关节都能活动活动,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的。”小皮营村的老姚说。

犹如旋风般席卷了半个采育镇的“田野迪斯科”,得从去年冬天说起。当时,康营村口有几位50多岁的村民经常架着麦克风和音箱唱歌。老两口遛弯的时候,老李的老伴儿在旁边看得挺入神,还不自觉地跟着音乐跳起舞步。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年轻的时候,她爱唱歌,也爱学着电视里的演员跳舞。现在岁数大了,运动量下来了,血糖倒是上去了,孩子们都很担心她的身体。”老李回到家,翻箱倒柜了好一阵,终于找到了一个闲置多年的小音箱,一通电还能出响。老李像个小孩子似的,乐呵呵地跑到老伴儿跟前商量,“要不咱们晚上遛弯的时候带着它,找个空旷的有路灯的地方放点音乐,也像年轻时那样跳一跳。”老伴儿也开心地笑了。

最开始那几天,空地上音乐响起,老两口也跟着节奏摇摆起来。“那时候,村里人更愿意看,好像没有谁想参与进来。”老李说,有的人觉得害羞,有的人觉得丢人,还有人觉得跳舞和自己根本就不搭边。可老李心里清楚,对于老人来说,跳舞是一件好事,他试着说服大家,站在前面手舞足蹈地示范,让大伙儿跟着跳。其实,他哪会跳舞呀,不过是飞舞手臂的同时再配上几个夸张的表情罢了。老李是个热心肠,在村里人缘很不错。看着他这么卖力张罗,几位邻居首先加入进来。没想到,短短半个月后,“田野迪斯科”的规模就扩大到了三十多人,微信群也建立了起来。再后来,还有村民带着自家小孩一起来跳,一老一小现场“飙舞”,这田野便更热闹了。

“说实话,我也没想到现在群里能有180多人。”跳累了,老李坐在板凳上跟记者说,他分析过这项活动招大伙儿喜爱的原因。除了跳舞有利于身体健康之外,这个“田野迪斯科”群里的成员,绝大部分人年轻时都是头顶高粱花子的农民,对田野有感情。平时聊天,大伙儿有意无意地都表示过,在麦田旁边跳舞,特别放松,比在广场上舒服。而且乡间小路上没什么车,很安全。更重要的是,在这儿跳舞,甭管音箱开多大声,也不用担心扰民。为了方便大家活动,康营村村委会还专门联系了施工队,把那条乡间小路拓宽了一小块地。

“相比城里,村里老人的文化生活还是有些匮乏的。平时的生活基本就是带孩子、做饭、遛弯……我和老伴儿原来也是这样。”老李说,只要身体允许,他和老伴儿会一直义务地为大家服务,“我们老两口这不也乐在其中嘛,您说是不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陈强,李典超

流程编辑:U032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