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正在环月“逆行”,发回一封“平安电报”

嫦娥六号正在环月“逆行”,发回一封“平安电报”
2024年05月16日 17:53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奔月后,嫦娥六号探测器经过近月制动,已于5月8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目前,正在绕月飞行的嫦娥六号,飞行轨道采用的是与月球自转方向相反的逆行轨道。为了确保远在38万公里外的探测器走好每一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轨道设计团队匹配月背采样返回任务的特点和需求,形成了更完善的无人地月往返飞行任务轨道方案。

要到月背“取宝”,漫漫长路该怎样走,是航天器系统最顶层的设计工作。与嫦娥五号相比,嫦娥六号的硬件产品技术状态没有进行大幅度更改和调整,但它的目的地却是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难度比在月球正面着陆更大。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太阳。太阳始终直射月球赤道附近区域,如果嫦娥六号仍然采用原有的环月顺行轨道方案,当它在月球南半球着陆时,探测器本应朝阳的一侧会处于阴影中,应当处于阴影环境的一侧则处于光照中,这会影响采样过程的能源供给。

重新调整探测器的构型布局,以适应朝向需求?在下降过程中进行大幅度姿态调整?这些方案要么会带来重大的技术状态调整,要么会增加任务在轨实施的风险。轨道设计团队巧妙设计了奔月之路,将飞行轨道方向调转为逆行,无需调整探测器设计方案,就能保证它随时随地“能量十足”。

在新轨道上,嫦娥六号会先后采取3次近月制动。月背崎岖不平,可供安全着陆的区域有限,探测器必须拥有更高的着陆精度。通常来说,控制调整探测器的轨道面即可实现定时定点着陆,但逆向飞行的嫦娥六号既要调整轨道面,又不能增加推进剂消耗。于是,从踩下“第一脚刹车”到下降着陆的20多天里,轨道设计师利用不同周期环月椭圆轨道面的特性,确定轨道面调整量所对应的停泊轨道飞行时间,无需额外消耗推进剂,顺势而为即可实现高精度瞄准着陆点。过程中,鹊桥二号中继星也持续提供中继测控支持,确保变轨全程测控可见。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刘苏雅

流程编辑:u028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