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高开瞎走,大结局给他强行反转?

《新生》高开瞎走,大结局给他强行反转?
2024年05月16日 20:28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新生》大结局高开瞎走了,搅起评论区一片怒气。

全片用精彩的前七集描述了一个高智商诈骗犯费可和他精心设计的四个杀猪盘。而后三集竟是回溯费可这一生曾被多少人欺骗与错付,生死关头,他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别人。

最终,费可毫无遗憾的离开了人世,他的恶行也快洗白了,被他诈骗的人纷纷戴上手铐伏法。

导演申奥给了个隐晦的解释,他说这不是一个关于骗局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也就是说,几段故事都是存在于不同人记忆中的经历,没有一段是绝对真实的。

每个人眼中,都有各自的真相。在艺绽君眼里,《新生》是一部生动的反诈教材,试图告诉观众,没有人能识破诈骗。这条规律也适用于骗子本人。

骗术是构建于人性之上的,只要人性不灭,诈骗犯就无往不利。这很残酷,却是事实,那么与其研究反诈骗手段,不如研究人性的哪些面最容易吸引到骗子,这也不失为一种防范手段。

1

取材自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的电影《孤注一掷》狂揽38亿票房后,导演申奥的诈骗题材网剧《新生》又强势唤醒观众的被迫害妄想症。

男主角费可,在3年里自如切换各种身份:海归官二代,名校高材生,阳光优雅大男孩,穷苦而上进的校园学霸,他给煤老板、已婚少妇、金融大佬、妙龄少女设计了精妙的“杀猪盘”,无差别骗财、骗色、骗感情,受害者的损失从几十万至几千万。

《新生》的故事从一场葬礼开始。到场的只有五位素不相识的来宾,他们都认识一个叫费可的人,可他们认识的费可却并不是同一个人。为了逃离禁闭并揭开真相,他们必须说出自己的故事,拼凑出费可的真实全貌。

悬疑剧《新生》会勾起观众的好奇心但并不烧脑,情节简单到甚至给人一种错觉,“杀猪盘”的技术含量其实也没有很高。然而,如果你真把自己代入任意一位受害者的处境,凭心而论也不能确保自己不会上当。这正是《新生》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骗子随时可能出现在每个人身边,但我们未必识别得出。

2

首先,骗子出现的时刻就无法设防。

已婚少妇苏倩属于生活中的淡人,外企高管,日子过得安逸舒适。她在丈夫的公司上班,不需要社交应酬,感觉生活乏味就浏览一下社交软件。但她从不和网友闲聊,偶尔发几张图片,也没露过正脸。一次下班遭遇暴雨,苏倩叫不到车,正好有网友看到她发的图片和定位,表示可以顺路捎她一程。

网友费可是个比苏倩年轻些的阳光大男孩,也真就是顺路送到家,加了微信但此后几个月再无联系。这反倒引起苏倩的关注,进一步关注发现对方的生活品味极佳。随后,两人相约一起看画展,闲聊艺术,发生恋情,这一切都是苏倩在主导,甚至,她并没有告诉费可自己已婚。

在这场关系里,苏倩还得自认是个情感骗子。

通常我们对骗子的预设是,对方有所图,可当骗子不带任何目的出现,又如何能一眼明辨真伪?

接近苏倩,费可当然是处心积虑的,但他想要的只是凭这层关系,随意出入一两次苏倩的公司,拿一份项目介绍书。而他从苏倩那里骗走了1300万,不过是搂草打兔子,对送上门的猎物行举手之劳。钱一拿到,费可马上人间蒸发。

如果不是在电视剧里,现实中的苏倩不会再见到费可,被骗财骗色的这段经历她宁可随着费可一起人间蒸发,也不会报警,更不会告诉任何人。

3

人们误以为自己是骗子的目标,于是处心积虑图谋他人时,往往会放松警惕,还觉得自己是个大聪明,因而不设防。

煤老板陈树发自恃精明,他在高尔夫球场上经人介绍结识了官二代费可,立刻锁定目标。他一手促成女儿陈佳佳和费可相识、相恋直至结婚;另一手,以低价违规购入不具备开采资质的煤矿,他笃定只要联姻成功,费可在土矿部的父亲帮他解决掉麻烦只是举手之劳。

在陈树发面前,费可是有海外名校镀金的创业者,拥有他所需要的一切,人脉资源、学识眼界、仪表堂堂,只是尚无积蓄,就像他低价购买的那些私矿一样,暂时不合标但未来利润可观。

费可人间蒸发时,陈树发被骗走了4000万,独女陈佳佳也因此丧命。

4

基金公司副总程浩在飞机上对费可一见倾心,这其中的隐秘只有他自己知道。

高端的猎手总是以猎物的身份出现,他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有机会反咬一口。骗子亦是如此。

面对这个金融老油条,费可知道用青涩的姿态示弱,用仰慕的眼神吹捧。费可住进程浩家,帮他洗衣打扫,陪住陪聊陪玩,还不时露个破绽满足他高高在上的心理。

其实,程浩是几位受害者中最有可能发现问题的,他也确实小心谨慎地反复试探过,但显然低估了这毛头小子。比如,为了伪装成名校毕业生,心思缜密的费可把和自己匹配的前后三届学生、老师名单烂熟于心,程浩多次找不同人比对都没发现破绽。

而费可最善于捕捉人性的破绽,他察觉程浩的贪婪马上推波助澜。程浩做基金经理多年恪尽职守,名誉、地位、财富傍身,早已是成功人士。但当一个值得信任又没有利益关系的费可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贪欲觅得出口,稍加引诱就喷薄而出。

程浩主动用内幕消息唆使费可和他一起建老鼠仓在股市牟利,空手套白狼赚取巨额利益。最后,程浩也是所有人中被骗得最惨的,费可不仅拿走了两千万,还手握他经济犯罪的把柄可以随时威胁他。

5

张萱说被费可骗走了纯真时,陈树发和程浩两位大叔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冷笑。张萱说在自己最脆弱的时候遇到了费可,以为他是一名优秀的学长,在费可的主动追求示好下很快陷入爱河。

张萱美丽而自卑,她说因为太想抓住费可,不断整容让自己变美,还被费可引诱入社交酒局,最终流连于各色男人床笫间,甘为费可的社交入场券。

但在费可的日记中,讲述了另一个逆转版本。

张萱为了能成为舞蹈团领舞,让费可为她引荐金主拉赞助,她的自卑源于小城镇出身,学业不佳,一次次整容、和优秀的学长交往、在舞台上成为领舞,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这一切都是她的内心需求,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显好、显贵。

6

与其说费可是千面骗子,不如说,费可洞悉了千人千面。商人爱财胜过亲情,成功人士情感孤寂,年轻人渴望迅速成功,牺牲情感兑换优越生活的人,更加渴求真爱……说到底,人性的弱点有共通之处,要么是欲望膨胀了,要么是内心有巨大空虚需要填补,每个人都对费可有所求,想要从费可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掉进了费可布置的陷阱。

《新生》一开始就揭示了骗子的身份,展现费可如何利用信息差实行诈骗的全过程。但故事的悬念并不在于骗子的动机,而在于为什么受邀参加费可葬礼时,每个受害者都愿意如约而至?这是导演抛出的钩子,让观众的好奇心聚焦于对受害者内心动机的深入探究。

所以说,《新生》是一部生动的反诈教材。什么高智商诈骗?其实每个杀猪盘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得到不该得到的,失去不该失去的。骗子费可在每段故事里的出场模式都是弱势的,他首先扮演了出让利益、损失利益的一方,轻易被别人占到便宜,然后他再循序善诱地引大聪明们自投罗网。

在当今的网络世界,诈骗防无可防。每个人都不能奢望信息安全,有心之人很容易在网络上寻找到蛛丝马迹,拼拼图一样勾画出一个人的现实面貌。但即便如此,诈骗的触发点也还是掌握在每一个被骗者的手中,不做主动占便宜的人,被骗的几率会小很多很多,这就是《新生》这个故事带来的反诈启示。

来源:艺绽公众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