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看不下去,替中国说了句“公道话”

英媒看不下去,替中国说了句“公道话”
2024年06月16日 06:38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6月13日发表题为《中国科学的迅速崛起有多令人担忧?》的文章。文章编译如下:

华盛顿的政客们正利用出口管制和制裁等手段,试图阻止中国获得技术优势。

美国的战略不大可能奏效。中国的科学和创新正在迅速取得进展。此外,美国的战略具有误导性。如果美国希望保持领先,并从中国科学家的研究中获得最大好处,那么不如少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多把精力放在推动自己的进步上。

5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2024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 上,参会者和中国移动开发的AI机器人下棋。(连漪 摄)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经济,它的快速追赶意味着它更多是一个模仿者,而不是创新者。与此同时,中国的科学研究受到贬低,部分原因是研究人员大量炮制低质量的科学论文。是时候放下这些陈旧的看法了。中国如今是一个领先的科学强国。它的科学家们取得了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他们在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比美国和欧盟的同行要多,而且他们的著作被引用的次数也更多。

中国的实验室里有一些最先进的设备,从超级计算机、超高能探测器到低温电子显微镜。此外,中国拥有大量人才。许多在西方学习或工作过的研究人员已经回国。中国也在培养科学家:在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在中国获得第一学历的人数是在美国获得第一学历人数的两倍多。

在商业创新方面,中国也在颠覆旧观念。中国出口的电池和电动汽车不仅便宜,而且是最先进的。

所有这些都使美国进退两难。更多先进科学的出现带来造福全人类的新知识,它们将解决世界问题、改善生活以及加深理解。多亏了中国的农学家,各地农民才能收获更丰厚的收成。其基于钙钛矿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加蓬和戈壁沙漠中的效果一样好。

迄今,美国一直把重点放在威胁上,试图通过制裁和限制数据、人才和思想的流动来阻止中国。

这高估了美国制约整个中国科学的能力。它低估了美国自身科学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支撑其安全的技术成本。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吸引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才,它应该继续吸引他们——即使是来自中国的人才。美国也必须对思想持开放态度。由于共和党人对国家安全的担忧,中美在上世纪70年代末达成的一项加强学术合作的协议今年上半年被勉强延长了6个月。应该把这项协议延长更久。

来源:环球时报 参考消息

流程编辑:u060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