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系列推出首部作品《拿起笔,制造光》,聚焦女性艺术家与艺术之光的相遇

“光”系列推出首部作品《拿起笔,制造光》,聚焦女性艺术家与艺术之光的相遇
2024年06月16日 16:40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拿起笔,制造光——女性文学重要学者张莉主编‘光’系列女性主题书分享会”日前在PAGEONE五道口店举办,15位女性创作者相聚,讲述她们的日常所见和所得。

此次面世的“光”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为《拿起笔,制造光》,收录散文六篇,分别是周晓枫《雌蕊》、陈冲《把回想留给未来》、徐小斌《美术馆》、冯秋子《我跳舞,因为我悲伤》、草白《常玉,以及莫兰迪》、默音《笔的重量》,同时,特别收入二十一位90后女作家的同题回答。这部作品关注的是女性艺术家们与艺术之光的相遇,在《雌蕊》和《把回想留给未来》中,周晓枫和陈冲分别写下的是她们与文学、与电影的生命交织;在《美术馆》和《我跳舞,因为我悲伤》中,徐小斌和冯秋子分别写下的是她们与美术馆、与舞蹈的相遇;作为青年一代写作者的草白与默音,则在《常玉,以及莫兰迪》和《笔的重量》里,写下了她们或与常玉、莫兰迪,或与绘画的相逢。

《拿起笔,制造光》的主编张莉在活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这部作品书名的缘起与内核,“之所以最终决定以‘光’为系列名,是因为光闪烁不定,但又无所不在。它照耀我们,温暖我们,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我们书写生命中所遇到的光,感受它的明亮,同时,我们也努力制造光——拿起笔书写、制造自己的光,哪怕只是微小的光。”

谈及“制造光”这个概念,作家周晓枫回忆道,“我在《雌蕊》中写到的是我当年特别迷恋的作家,我写到对这些作家有时忠诚、有时是阶段性的喜欢,但是那个阶段性的喜欢,不管是生命还是文字的光亮,都曾照耀着我那一段的旅途,我对此深怀感激。”她说,她在制造自己的光,哪怕这个光是微弱的,是闪烁的。当拿起笔的时候,便可以创造自己的节日。

近年来,张莉提出了“新女性写作”的概念,她表示,“新女性写作”强调写作的日常性、艺术性和先锋气质,而远离表演性、控诉式以及受害者思维;新女性写作看重女性及性别问题的复杂性,它应该对两性关系、男人与女人,以及性别意识有深刻认知。周晓枫十分认同张莉提出的“新女性写作”的概念,她表示,“女性有各种各样的表达,男性有各种各样的表达,孩子或老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每一个生命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世界理解得更为辽阔。张莉收集的这些女性的声音,在长时间、持续性的表达里会形成有效的力量,这是特别有意义的。”

在《拿起笔,制造光》中,张莉以笔谈的方式邀请了21位90后青年女作家做同题回答。其中的12位青年女作家亲临现场,分享了她们各自写作的起点,以及对女性文学的看法与思考。杜梨强调了女性所拥有的内在力量是无限强大的,她呼吁大家的写作与思考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并为弱势群体发声,这样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武茳虹说:“女性敢直视自己的欲望,敢大胆地表达自己对男性的欣赏和看法,也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当下的语境和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顾拜妮则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应该既具有男性视角的宏观和理性,同时又有女性视角的审慎和细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