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以案说法,别具一格进行文学普法

《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以案说法,别具一格进行文学普法
2024年06月16日 17:04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为国内首部聚焦文字著作权保护的长篇报告文学。日前,来自文学、出版和版权领域的专家在中国作家协会,围绕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行研讨。

《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作者为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李燕燕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张洪波。全书11章20万字,以平实通俗的文学语言,以《著作权法》修订完善为主线,通过经典案例和采访,由浅及深地解读剖析《著作权法》的关键条款和社会广为关注的版权热点问题,为社会公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展示了新时代我国著作权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

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表示,《创作之伞》以文学的笔触和真实的案例事例,将版权保护道理娓娓道来,让广大作家认识到版权对文学创作、出版、传播的重要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文学艺术界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信心,这是别具一格的文学普法,体现了作者对推动文化强国、版权强国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长柳建伟认为,书中融合了真实案例与理论分析,具有强烈的代入感、权威性和实践价值,是作家朋友们不可或缺的维权操作指南。这部作品为强化版权保护提供了智力支撑,为推动我国版权事业沿着正规化轨道行稳致远提供了范本。

在专家发言环节,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该书进行了全面评析。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作者从问题意识出发,通过案例展现问题,探讨了知识共享与权益保护之间的矛盾,写作角度新颖独特,具有很高辨识度,该书“以案说法”,生动可读,真实可信,具有很强感染力,是对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性成果总结。

会上,本书第一作者李燕燕透露,在创作取材阶段,遇到了许多艰巨的挑战,如作家对隐私保护的担忧、出版单位的压力以及作家与出版社之间的复杂关系,但出于作为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感,她从未停止创作。“报告文学作家承担着引领大众去看见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使命,所以我们要先启蒙自己的心,进而去启蒙社会。” 她希望通过《创作之伞》启蒙作家和社会公众,使他们明白法律是解决侵权问题的有效手段。另一作者张洪波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广大权利人认识到版权法治的力量,认识到版权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与版权同行,版权让你活得有尊严”。

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出版集团和《啄木鸟》杂志社联合主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