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等车“遭罪”,这些公交站能搭个候车亭吗?

骄阳似火,等车“遭罪”,这些公交站能搭个候车亭吗?
2024年06月26日 09:14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近些年,全市大部分公交站点都配套建设了候车亭,不仅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更为乘客候车提供了遮阳避雨的空间。但也有市民反映,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点只设一个“光杆”站牌,周围也没有阴凉地,烈日炎炎等车难耐;有的设计不够人性化,部分远郊线路候车区竟被“甩”在候车亭之外;还有的站台本有候车亭,却因各种原因被拆除。

高温天气持续,乘公交出行的市民对候车亭的呼唤愈发强烈,记者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左家庄站

个别线路没候车亭 乘客吐槽非常煎熬

536路公交始发站虽然在左家庄公共汽车场站内,却是周边最简陋的一个站点。”有市民反映,自己常在536路左家庄站等车,这处站点位于左家庄公共汽车场站内部,周边公交线路密集,675路、120路、132路等多条线路的站点都在场站外,这些线路均配有候车亭,反而公共汽车场站内的536路候车处只有一个“光杆”站牌和一条木凳,高温天候车非常煎熬。

62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左家庄公共汽车场站是不少公交车的始发场站,多数站点设在了汽车场站外的香河园路上,唯独536路站点在汽车场站内。现场除了一块站牌外,还有一条木凳,当天烈日炎炎,站点处却没有一块能躲阴凉的地方,不少乘客都吐槽“遭罪”。

尽管还未发车,536路工作人员主动招呼乘客先上车,“外面太晒了,可以先到车上凉快一会儿。”

除了536路外,与该场站一街之隔还有一处675路站点,名为左家庄站,这里同样没有候车亭等便民设施。市民反映,这里原本有一处候车亭,但不知为何被拆除了。看着附近其他站点候车的乘客都有遮阳棚,等候675路车的乘客羡慕地说:“一遇上高温天或是下雨天,真希望站点能配个候车亭,免得大家日晒雨淋。”

对此,北京公交集团工作人员解释称,536路左家庄总站候车点内设有两个电缆井,间隔仅为3.2米,而公交集团最小规格的候车亭长约4.2米,空间不足以增建候车亭。此外,站台下方还埋有电力设施,不符合公交站务设施设置规定。

有市民建议:“能不能换个思路,将这处站点从场站搬出来,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以便配建候车亭呢?”

对于675路左家庄站点的情况,北京公交集团回应称,该候车点位于公交场站车辆出站右转处,若增建候车亭将遮挡一部分公交车右转视线,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675路候车点设置了导流护栏,地面上铺设了盲道,站位空间狭小,若增建候车亭将无法保证行人在便道上的顺畅通行。

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公交集团将综合考虑车站宽度、候车人流等情况,科学规划候车亭设置,最大限度为市民候车提供便利。

六里桥北里站

两条郊区线路被“甩”在候车亭外

在西三环中路的主辅路上有多个名为“六里桥北里”的公交站,停靠这些站台的公交车不少。近日有市民反映,在西三环中路主路外环方向的站台处,901路和901快车这两条通往房山及燕山方向的郊区线路候车区远离站台候车亭。由于候车时间长、排队乘客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增设候车亭。

624日下午,记者来到这处公交站台。站台位于西三环中路主路外环方向,由于途经线路较多,整个站台的长度超过百米。在站台北侧及中间的候车区域设有多个候车亭,乘客不仅能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还能通过候车亭下的电子站牌看到实时公交讯息。

然而,在站台南侧竖立着901路和901快车两块单体式站杆站牌,候车区没有了候车亭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段金属隔离护栏。下午4时左右,阳光依然强烈,在此等候901路和901快车的乘客逐渐增多,队伍排出数十米远。为了躲避烈日,一些乘客在队伍中打起了伞。

乘客告诉记者,901路和901快车途经这一站后,便会驶入京港澳高速直达房山,到达良乡机场路口和阎村两个公交站才会停车。“最少也要40分钟左右的车程,所以在六里桥北里站候车时,不少人宁愿多等几趟车,直到有座位才上车。等这两趟车的人远比其他线路多,队伍也会更长。如果能增加候车亭,大家等车的体验会好很多。”

此前公交集团的回复显示,六里桥北里站路基过窄,不足2.4米,不符合候车亭设置标准中关于站台宽度的规定,故暂时无法增建候车亭。

对此,现场不少乘客指着站台说,这处站台仅在最南侧靠近三环主路入口的地方才开始收窄,“901快车的候车区宽度确实不足2.4米,但901路的候车区更靠近站台中部,其宽度与已经安装候车亭的区域相差并不大。”乘客们希望有关部门派人现场踏勘,进一步细化设计,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赵家务西站

候车亭拆了没再建老人等车难

“这条线路前后站点都有候车亭和座椅,我们这站却只设了一个站牌,太阳一晒,大家候车都没处躲。”平谷区东高村镇赵家务村村民李先生反映,村子西边是公交赵家务西站,不少村民出行都要在这里候车,但站点没有能够遮阳避雨的候车亭。

李先生说,这条线路的其他站点基本都有候车亭,过去赵家务西站也有候车亭,可不知什么原因,2017年左右被拆掉了,至今没再补建。

赵家务西站位于平谷区顺平南线上,是平13路、平55路、郊88路的候车站点。624日,记者从郊88路始发站北关站上车,乘车一路来到赵家务西站。沿途除了个别临时站点外,其他站点均配套建设了候车亭,有的站点还贴心设置了座椅,为乘客提供歇脚的地方。

赵家务西站双向站点的情况也不一样,由于京平高速下方正在施工,路南侧的赵家务西站站点被临时拆除,没有设置任何站点标识。而路北侧的站点仅有一个站牌,与沿线其他站点相比显得格外简陋。

站牌下方可以看到两处明显的线杆残留底座。村民证实,过去这里有候车亭,天热或下雨都能有躲避的地方。候车亭被拆后,有的人只能跑到一旁的小树林里找阴凉,可一旦碰上打雷下雨,树下又不够安全。

“郊区基本没什么建筑,站点附近没有遮阳避雨的地方,之前就有村民在等车时中暑了。我们希望候车亭能重新修起来。”村民说。

郊88路赵家务西站候车亭被拆后,乘客蹲在地上等车。(受访者供图)

郊区依靠公交出行的老年人不少。以记者乘坐的郊88路为例,该线路始发站在通州区的北关站,终点站是平谷区小渔阳站,整条线路横穿通州、顺义、平谷三个区,全程约两小时,是不少平谷市民出行的首选。而地图软件显示,郊88路约50分钟发一班车。

记者乘车时,车上半数都是老年人,刷卡机上“老年卡”的声音一再响起。这些老年乘客对候车亭的呼声也更加强烈。

平谷区交通局回应称,赵家务西站紧邻北侧进村道路,设置候车亭易造成视线遮挡,存在安全隐患。参照《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中途站设施配置中,候车亭、站台、座椅等为可选择的设施,不属于应有的设施。

该局还表示,平谷区城区外有候车亭的公交站共251个,无候车亭的公交站380个,无候车亭的公交站占比约60%。经调取赵家务西站郊88路一周客流情况,平均每日服务乘客约21人,日发车44班次,每班次服务不足1人,不属于重点需要建设候车亭点位。在现有公交站点设施符合规范的前提下,短期内不具备安装候车亭、调整站点位置的条件。

对于这个回应,有村民建议,如果担心候车亭造成视线遮挡、带来安全隐患,可以通过加装反光镜等方式解决。“而在找到更可行的解决方案前,能否近期先临时采取一些人性化措施,为乘客提供一点清凉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