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寇晨介绍,本市早产儿数量约占新生儿总数10%至15%。早产儿和超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升,不良预后率已控制在10%以下。
每年大约有1万余名孩子在该院出生。新生儿科收治患儿3000名左右,其中重症患儿超过1000名,早产宝宝约600至800名。寇晨介绍,本市早产儿数量约占新生儿总数10%至15%,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危重症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是早产儿和超早产儿。”寇晨介绍,小于37周出生的婴儿被称为早产儿,小于28周出生的婴儿被称为超早产儿。随着治疗手段的丰富、诊疗技术的提升、监测设备的发展,早产儿和超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升,不良预后率已控制在10%以下。该院已形成规范的高危儿出院后随访体系。
一名超早产儿妈妈焦急地询问:“医生,我什么时候才能母乳‘亲喂’宝宝啊?”寇晨建议,不要操之过急。“宝宝还小,口腔吸吮能力还有点儿弱,急着‘亲喂’,孩子容易吃不饱,影响发育。早产宝宝至少长到3到4千克再开始母乳‘亲喂’。在此之前,应尽量采取母乳‘瓶喂’的方式。”
“请把‘宝宝’抱到胸前,跟妈妈‘胸贴胸,腹贴腹’。”今年世界早产儿日主题是“早产宝宝更需要肌肤接触”,妇产医院的照护师们向家长展示袋鼠式护理步骤。这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即父母将早产宝宝直立贴在胸口,进行皮肤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这种护理方式不仅有助于宝宝稳定体温,还能促进母亲乳汁分泌,有利于母乳喂养。”寇晨说,袋鼠式护理能让早产儿在出生后仍感受到妈妈的心跳和呼吸,从而产生安全感,对其心理发育大有裨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乐琪,和冠欣
流程编辑:u028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