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声•博物馆”入驻北京古观象台 在声音中“遨游”浩瀚星空

“北京之声•博物馆”入驻北京古观象台 在声音中“遨游”浩瀚星空
2024年11月21日 18:40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在车水马龙的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矗立着一座古代建筑,高台上静静的陈列着八架气势雄伟、铸造精湛的清代铜质天文仪器,这正是北京古观象台。这座“写满”星空故事的观象台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走进这座博物馆,你会近距离接触那些天文仪器,通过参观《中国古代天文学》展览,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以及中西天文学交流。

北京古观象台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古代天文科技的发展,讲好中国古代天文学和西方天文学交汇融合的故事,北京古观象台与“北京之声•博物馆”项目组合作,于2024年11月21日上线有声导览服务,观众只需用手机扫描馆内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听由北京广播电视台金牌主持人江宁带来的沉浸式语音讲解服务。

观众扫码收听语音导览

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也就是公元1442年。尽管它已经500多“岁”了,但这座四合院建筑、院落依然完整,仪器配套基本齐全,百年古树和观象仪器讲述着古人仰望星空的故事。

北京古观象台

徜徉在这里,北京台主持人江宁会用声音“伴”你一起探索星空的奥秘。他会用市民熟悉的声音,为你讲述紫微殿内一方“观象授时”匾额背后的故事、和你一起重拾院内中外天文学家的传奇人生、陪你了解奇特又科技感十足的各样式古代天文设施和仪器、同你在台顶一起读懂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地平经纬仪、玑衡抚辰仪八架“网红”天文仪器。

特约播讲人 江宁

本次上线的有声导览内容详尽,包括室内展览部分、院内的古代天文科学家雕像和观测仪器,以及台顶八架清代铜质天文观测仪器。通过“苏州石刻天文图”“记里鼓车”“登封观星台”“张衡”“汤若望”“南怀仁”“月晷”“黄道经纬仪”等30余条有声导览,你会震撼于古人为人类天文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中西方之间在探索星空上的文化融合。

“北京古观象台”专属微信小程序页面

即便足不出户,大家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听听北京之声”搜索“北京古观象台”,进入“北京古观象台”专属页面,云游这座博物馆。

扫码云游“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之声•博物馆”项目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音频客户端听听FM具体实施,以北京广播电视台金牌主持人作为声音导览播讲人,解读京城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搭建云端“有声博物馆”矩阵,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博物馆声音服务体系。

项目自运营以来,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全面提升博物馆整体形象,为博物馆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展览更便利、体验更优质的视听服务。目前,已正式入驻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首都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宋庆龄故居、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等70多处场馆。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流程编辑:U072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