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12月1日举行,陈来、邓小南、荣新江、赵汀阳、李开元、王铭铭等丛书的作者齐聚一堂。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缘起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学术思想的大转型之际。1992年,通过在哈佛大学访学的朱虹先生的协助与联络,双方达成共识,计划合作推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在“出书难”的时代助力青年学者出版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作品”。自1994年创始至今,这套致力于中青年学者专著出版的丛书已经走过30个年头,推出了近120种优秀作品,作者代际更是涵盖从40后至90后学人,许多作品已成为当代学术的典范之作。
研讨会上,丛书奠基者董秀玉说,“呈现原创学术成果,是20世纪90年代三联出版结构性布局中最重要的一块。”她回忆说,当年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明确告诉大家,出版宗旨是“追求有利于学术、不求闻达于世间”,“我们把关极严,每一部送来的书稿都经过严格的审查,而审查者皆为本行的专家,没有后门可走,也不讲人情面子。”
随后展开的研讨环节,围绕“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理路、贡献与问题”这一重大议题,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主持,按哲学社会科学、文史学科分为上下半场,探讨多个与当代学术发展和生长密切相关的学术议题,如各自领域思考前沿方向、专业化及其超越、重建知识共同体、学术出版的意义和功能,等等。研讨会上,丛书的作者们不仅一起探讨了丛书与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的相伴共生,还纷纷谈及他们与这套书的缘分、自己作品出版时的趣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表示,“今天我们人类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性,而这个新的历史性是跟人工智能有关的,人工智能一旦突破了奇点,这个世界就拥有了双主体,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双主体。”他希望三联书店把这套丛书这套书一直出下去,“一直出到将来拥有了人工智能作者”。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丁耘认为,这套丛书对于前沿问题的反馈有着充分的敏感性,同时几代作者在对当代问题的研究和阐发上又非常地沉着、彻底,既是对学术上思想传统根源的回应,同时也是对中西各个传统的总体判断和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直言,近些年来,人文科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呈现出弱化的态势。“当下学术成果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流量和热点,而人文学科所注重的个体性方式,对人类社会问题的长线观察,特别是对许多永恒问题的思考往往并不是一时流行之热点,在当前环境下就会显得更加寂寞。”刘宁呼吁,应该积极守护人文研究的传统,尤其是尊重文史、哲学、艺术中所蕴含的情感体悟和深邃思辨,要重视历史所蕴含的诗心。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纪念展”已在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二楼开展,独家展出丛书相关的书稿档案与作者编辑手书,展览将持续至明年3月1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