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中的挂坠:一段穿越时空的探索

古代文化中的挂坠:一段穿越时空的探索
2024年12月04日 19:25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在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中,挂坠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文化和信仰的重要载体。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古代文化遗址,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习俗。

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如玉琮、玉章、玉璧等玉器,作为古代礼器和陪葬品,其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北京日报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古珠之美》,通过挂坠、耳饰、戒指、念珠、手串和项饰等几部分,将古珠的魅力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同时将古珠的美于生活之中展现。

《古珠之美》 许丽虹  梁慧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古珠之美》能解开读者一些关于古珠的问题,以及满足对古珠文化的好奇,让读者认识古珠、了解古珠,或者爱上古珠。通过本书,顺着古珠的脉络“打破狭隘”!打破个人眼界、思维的狭隘,打破“有生之年”的狭隘,打破地域的狭隘,打破民族的狭隘……

小编本期带您深入了解商朝的玄鸟、水墨南红、九宫牌、贝币、鹿印珠、玉玏子等挂坠,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穿梭于丰富多彩的历史时空画卷中。

玄鸟:商朝的图腾与信仰

玄鸟,作为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其形象最早见于《山海经》。在《山海经》中,玄鸟被描述为类似燕子的形象,栖息在北海的幽都之山上,与玄蛇、玄豹、玄虎、玄狐等神秘生物为伴。《诗经》中记载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玄鸟成为了商朝的图腾。

公元前    陨铁小鸟    作者自藏

信仰通过佩戴玄鸟挂坠等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玄鸟佩作为一种古老的玉雕饰品,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崇拜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水墨南红: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南红,一种色彩鲜艳、观感润泽浑厚的红玛瑙的统称,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备受喜爱。水墨南红则是将南红与“水墨”艺术相结合,通过巧妙的雕刻和打磨,展现出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老南红珠子    作者自藏

水墨南红挂坠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挂坠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古代人们的佩戴选择,也促进了玉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九宫牌:西藏唐卡的神秘符号

九宫牌,来源于西藏的卷轴绘画——唐卡。唐卡中的“唐”指空间的广袤无边,表示容纳一切‌‌的意思。九宫牌则通过“戴九履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的布局,寓意着身处任何方位都能护身保平安。

明清    九宫牌    私人收藏    孙俊睿摄

九宫牌的外圈通常为十二生肖,中圈为后天八卦,内圈为龟背九格,圈外则为四手神兽,整体设计充满了神秘色彩。这种挂坠不仅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信仰,也融入了汉族文化中的八卦和生肖元素,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贝币谜团:古老的货币与信仰

贝币,作为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河北阳原虎头梁等地,出土了距今一万年的穿孔贝壳制作的扁珠,这些扁珠不仅具有货币的功能,还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和图腾崇拜。

商王武丁时期    货贝    作者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随着时间的推移,贝币逐渐演化为一种装饰品,成为古代人们佩戴的挂坠之一。贝币谜团挂坠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古代经济的繁荣,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创造力的发挥。

鹿印珠:谜一样的美丽饰品

鹿,作为古代人们崇拜的吉祥动物之一,其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品中。谜一样美丽的鹿印珠,通过将鹿的形象与印章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挂坠形式。

萨珊印珠    作者自藏

这种挂坠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鹿印珠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古代人们的佩戴选择,也促进了印章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清露新桐:诗词与美玉的结合

“清露新桐”一词,大家或许在陆游的《晓出南山》中那句“明月长庚天欲晓,新桐清露暑犹微”,又或者李清照《念奴娇·春情》中的“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看到雏形。

李清照引用了《世说新语》故事里的词句。故事说的是,王恭和王忱原是好友,后却因遭人离间而产生矛盾。只是每次遇见良辰美景,王恭总会想到王忱。有一春晨,玉恭独自漫步到一幽胜处,书上说“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汉 “杜宝”玉印 甘肃省博物馆藏

作者看到一枚玉章的印文上写着:“清露新桐”,从而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形象,常常被用于各种艺术品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各种挂坠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它们见证了古代社会的繁荣与辉煌,也为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习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成为了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和纽带。

来源:北京日报出版社

作者:顾问

流程编辑:U072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