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到11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京剧梅(兰芳)派经典项目传承高级人才培养成果汇报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成功举办。三天的演出是对三个月“京剧梅派经典剧目表演人才培训”成果的集中检验,是向公众传播梅派经典艺术的文化盛宴,是中国戏曲学院与国家艺术基金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推动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探索。场外寒气扑面,场内掌声热烈。演出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观众们在三天中欣赏到了梅派的六个有代表性的优秀剧目,青衣、花衫、刀马旦,唱、念、做、舞样样皆精,体验了梅派表演艺术的中正平和的美,一颦一笑一哭,一个水袖,一记云手、一句唱腔,一阵擂鼓和夺目的枪花都美的醉人。观众的喝彩和掌声是对致力于梅派传承的老师们和梅派新秀的高度认可。
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也是梅葆玖先生诞辰90年周年。位居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大师所开创的京剧梅派艺术深入人心 ,享誉世界,是中国戏曲史、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他德艺双馨,扶危济困,在民族危难之际展现了坚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他还把京剧艺术、中国戏曲推广至世界,他创造的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成为世界三大艺术表演体系之一。
项目主持人、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梅葆玖先生弟子、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张晶深耕教学20余年,为梅派艺术的传承尽心竭力,桃李满天下。她表示:“我们隆重的纪念大师,骄傲于他辉煌和艺术创作并深感肩上所担负的传承赓续重任。”
此次培训覆盖全国14个地区的青年演员,共招收正式学员30人,其中表演专业24人,器乐专业6人。学员在学习期间深度研习了《贵妃醉酒》《刺虎》《穆桂英挂帅》《抗金兵》《凤还巢》《太真外传》等经典梅派剧目,并在名师指导下进行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训练。培训班还特别邀请李玉芙、沈世华、马小曼、李胜素、张晶、李红艳、舒健、王福龙等京剧名家担任导师,帮助学员提升艺术造诣与文化修养。
口传身授是京剧表演艺术的重要传承方式,此项目聘请了众多名师传授技艺。有几位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梅兰芳大师亲传弟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芙传授《贵妃醉酒》;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传授《铁冠图.刺虎》;马连良先生的女儿、梅兰芳大师的干女儿、京剧表演艺术家马小曼传授《穆桂英挂帅.捧印》。还邀请了梅葆玖先生的几位优秀弟子:梅派名家国家京剧院的李胜素教授《凤还巢》,北京京剧院的李红艳教授《抗金兵》,张晶教授《太真外传》。还聘请了京胡演奏家舒健、王福隆传授梅派演奏技艺。全方面的培训使梅派艺术更加完整地传承发展。
《凤还巢》是爱情喜剧,1929年首演,情节巧妙,唱做俱佳,行当齐全。徐婕,朱虹,熊小薇,路洁和王艺臻共同饰演官宦之女程雪娥。《太真外传》1925年上演,是带有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歌舞并重,唱词文学品位很高。由吕宁宁、刘祎然、赵晶晶、李珊珊、胡小红共同饰演杨玉环。《贵妃醉酒》由李晓洁、杨帅、黄璜、马娜、黄璜共同饰演杨玉环。《铁冠图·刺虎》由贾听歆和褚沣怡共同饰演费贞娥。《穆桂英挂帅·捧印》由李冉、苏媛媛、彭芳宇共同饰演穆桂英。这是梅先生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排演的献礼剧目,塑造了晚年穆桂英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抗金兵》,凸显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梁红玉,擂鼓助阵和武打场面甚是精妙,观众叫好声不断。张瑜,刘玉卿和孙佳佳共同饰演梁红玉。老艺术家沈世华、马小曼和几位导师亲临现场为学员把场。
学员们特别珍惜这种跨区域、跨院团全方位的集训机会,他们都有师承和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相应的荣誉。进一步深造提升可谓正逢其时。表演理论课有效的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指导老师的指点示范,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更好的掌握咬字、发声、归韵,行腔处理和尺寸,让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更加中规中矩,把情感处理的更有层次,更细腻传神,最终让艺术形象更加立体鲜活。他们各个扮相俊美,同演一出戏,饰演同一个角色的不同场次,在演出中相互切磋,彼此“照镜子”, 交流心得体会,也因此结下深深的友谊。这些梅派新秀,收获满满,在向恩师和观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之后,在天南海北继续秉承梅花精神,让梅韵悠长,梅香绵长。正如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所说,此次培训项目是弘扬梅兰芳先生艺术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端梅派艺术传承人的关键环节。
12月12日在中国戏曲学院小剧场举行了“京剧梅派经典剧目表演人才培训”结业仪式。在结业式上,学员们表达了对导师和学院的感激之情,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弘扬京剧梅派艺术。中国戏曲学院领导对项目的圆满完成表示祝贺,同时勉励学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结业仪式上沈世华教授喜收梅派班学员贾听歆和国家京剧院黄华两位新徒。
“京剧梅派经典剧目表演人才培训”项目不仅成功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梅派艺术传承人,也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中国戏曲学院与国家艺术基金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推动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探索。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中国戏曲学院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更彰显了国家艺术基金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深远意义。为未来培养更多戏曲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次培训不仅仅是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更是一项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导师指导,学员们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在文化认同与艺术创新能力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体现了国家艺术基金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模式融合方面的卓越成效。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刘波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