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俗画里的市乐货声

旧时北京的商业有坐商、行商两种。坐商,有固定的门面铺位,坐以待客;行商,一般是小本生意,挑担推车,走街串巷,边行走边叫卖。为了让宅院深处的人们也能知晓他们卖的是什么商品,行商们约定俗成地形成了自己的叫卖方式,俗称“吆喝”,比如,“萝卜赛梨哎——辣了换”,是卖水萝卜的;“半空儿多给哎——树熟的海棠儿”,是卖成熟海棠的。但是人的声音穿透力毕竟有限,喊得一多也会累,于是行商们借用各式各样的乐器,俗称“响器”或“唤头”,来解放自己的嗓子。这种嗓音与乐音的组合,便是市乐与货声。

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两位学者,用风俗画记录下了北京小商贩们叫卖的声音。一位是中国的齐如山,1933年著《故都市乐图考》,从资深戏曲理论家的视角,编绘了40种“市乐”(商贩们用以招揽顾客的乐器)的图片,并逐一撰文介绍;一位是来自美国的康士丹,1936年在北京读研究生期间,写成《京都叫卖图》,用70多幅彩色和黑白图片,加上写实的文字,记录了北京各个行当的“货声”。

梅兰芳的文字助手

齐如山(1875-1962),原籍河北高阳,二十世纪初举家搬至北京。青年时期,他经人介绍进入北京同文馆学习,后来做过生意、学过警察,但一直没找到自己真心喜欢的职业。

1909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同为河北高阳老乡的李石曾,在巴黎创办了中国豆腐厂,从家乡招募工人。齐如山领受了招工的任务,前后数次护送工人前往法国。在法期间,齐如山凭借外国公司的便利,经常到戏院看西洋戏,逐渐迷上了戏剧,并将它作为一生的事业。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说:“在巴黎,除到其他国游历外,看各国的戏颇多。尤其在巴黎之时,各戏园因豆腐公司为外国机关,常常送票以广招徕。”

回国后,齐如山开始从事戏剧实践和戏剧理论研究,曾长期参与梅兰芳剧目的编排,是梅先生身边重要的文字帮手。梅兰芳这样评价他:“齐如山是三十多年前因为看我的戏给我提意见而认识的,他对中国戏剧有研究,当初我排新戏和古装戏的时候,他为我写剧本,做导演,出过不少的力。”1931年,他联络梅兰芳、余叔岩等“大咖”成立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编辑出版《戏剧丛刊》《国剧画报》,自己也创作了大量戏剧理论文章。

齐如山与梅兰芳(右)

为民间的古乐器立谱

戏剧理论家齐如山着手编写《故都市乐图考》的机缘有三个。

其一,研究戏剧不能不研究乐器。他除了在工作时关注舞台乐器,生活中对各种市井乐器也格外上心。在齐如山看来,小贩就是戏剧家,街巷就是他们表演的舞台:“各种小贩之叫卖声,北平俗名吆喝,都有他的音节,等于歌唱。尚有些小贩,自己特别编成大套词句。”演唱之外还要辅以乐器:“有许多种因恐自己嗓音不够高亮,则用各种乐器替代。”有乐器伴奏,又有或长或短的唱词,不是演戏是什么呢?每当听到胡同里传来叫卖声和市乐声,他总要侧耳倾听,在路上碰到了,也要仔细观察一番。

其二,市乐是中国古乐器的活化石,应该传承下去。齐如山感叹古乐器的湮灭:“中国几千年来,乐器之多,大致有几千种,如今尚存在应用者,实在是不多了。”而小贩们叫卖时使用的市乐,却无意中保存了一些古乐器。他们是应该表彰的大功臣:“古代乐器,乃能借此保留,能常入吾人之眼帘耳鼓者,则此类小贩实有大功也。”而这些幸存的古代乐器,自然应该加以抢救,绘制图形是第一步。

其三,齐如山早年做过生意,对各行各业非常熟悉,编写市乐图谱有优势。他回忆说:“我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做买卖之后,与五行八作各种小作坊、小生意等,接触很多,有的交往也很融洽,知道他们各种情形很多,且多是书本上不见的。”

《故都市乐图考》中,卖酸梅汤的小贩和使用的冰盏。

图文并茂的《故都市乐图考》

齐如山勤于著述。他曾按照时间顺序,从元旦起、到除夕止,将北京商贩们售卖各类时节货物的叫卖声,编为《北京货声》一书。但有字而无图,总感觉差了点意思。于是,1933年,他凭借往日的积累与新的观察,又请人新绘图片40幅,编成图文并茂的《故都市乐图考》,补上了这个遗憾。

从专业的角度考虑,齐如山原本打算仅绘制乐器部分,但为了让读者能观其全貌,特别是让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也能清楚知晓乐器的使用场景,复决定:“除绘本乐器外,又把该乐器之小贩,人骑车担等物,全份画上,借以容易明了。”

这册图谱,每页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三分之二为图,下三分之一为文字解说。图片又分成左右两栏,左栏是小贩叫卖的场面,右栏则是所用乐器的特写,即所谓的“市乐图”。为我们再现了近百年前北京街头卖油、吹糖人、耍猴、耍傀儡、卖糖、卖耍货、卖豌豆糕、卖冰糖子、小炉匠、卖香油、卖卜、磨刀剪、卖扇子、卖酸梅汤、卖灯油等三十多种行当的商业图景。

著者以乐器为纲,一一解说。声音响亮悠扬的锣、鼓、钹、铃、梆子等较常用,冰盏、虎撑子等,则是今天很少见到的。有的乐器名字很有诗意,比如卖卜人(算卦看相者)使用的“报君知”,齐如山说:“此卖卜者所用之唤头,名曰报君知,颇雅。”实际上是一宽一窄两段竹片,拿在手中敲击发声,以招揽顾客。

《故都市乐图考》于1935年6月由北平国剧学会发行总售,定价两元。2010年,国内出版了《齐如山文集》,在第七卷中收入了该书。

《故都市乐图考》中,吹糖人的小贩和使用的锣。

美国人走进北京胡同

齐如山的《故都市乐图考》侧重于展示小贩们的乐器,即市乐;美国人康士丹(1894-1989)的《京都叫卖图》则更聚焦于小贩们的叫卖声,即“货声”。即便某个行当没有使用响器,他也会采集叫卖声,并将其翻译成精准的英文,让西方读者也能够听懂、读懂中国的民间语言与文化。

1923年9月,29岁的美国陆军骑兵上尉Samuel Victor Constant来到北京,任美国驻华使署随员,他给自己取了个汉文名,叫康士丹。直到1936年返国,康士丹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对中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兴趣。

1930年代在北京华文学校读书时,康士丹曾多次走进北京胡同,实地调查市井商业。他与小贩们交谈,询问货品的价格、制作方法,以及销售季节等。他观察小贩们使用的运输工具、收纳器具,取得信任之后,甚至还会拿出尺子测量他们所背木箱的尺寸。康士丹使用这些调查资料,加入图片,以“货声”为主题,写成长篇论文。凭借这项研究,他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1936 年 ,论 文 以《Calls,Sounds and Merchandise of the Peking Street Peddlers》的英文书名,在北京驼铃(The Camel-Bell)出版社出版。有意思的是,康士丹写作此书时,曾经阅读过齐如山的《故都市乐图考》,并将其列在书末的参考文献中。

此书绸布封面,装帧精美,内容的展现形式多样,包含文字解说,以及60幅手绘的彩色图画、16幅黑白照片等。书的第27页,在介绍“卖纸样的”一节中,甚至还附有一张手工的“金鱼”剪纸图样。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是剪好之后贴上去,而不是印刷的,可见作者与出版者的用心。

它与《故都市乐图考》相似:构图上,也分为左右两栏,左栏画人物,右栏画乐器或所售商品;绘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究其原因,虽然两本书都没有提到图由谁所绘,但笔者认为,它们都是外包给当时的画工创作的。画工按照相同的艺术标准和风格批量绘制,相似也就不难理解了。

《京都叫卖图》中的《打糖锣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街巷里的五线谱

书中,康士丹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记录小贩和他们的商品:“小贩往来胡同里卖货,因房院深大,特用一种乐器声音表出所卖之货,谓之货声也。此种货声能表出四季之光景规矩甚严,不容紊乱。”

在50余类买卖中,春季有卖豌豆糕的、卖苇笛儿的、卖元宵的等16类;夏季有卖粽子的、卖果子干儿的、粘扇子的等5类;秋季有卖月饼的、吹糖人儿的、沙锅挑子、换取灯儿的等16类;冬季有卖不灰木炉子的、卖萝卜的、卖黄历的、卖门神的等17类。

《京都叫卖图》尤其注重完整再现小贩们的叫卖语言。文中的解说部分以英文写成,重要的地方保留汉字作为参照。为了将汉语准确翻译为没有四个声调的英语,康士丹用了两个办法:一是以五线谱绘制出声音的长短高低,康士丹称为歌曲,如“磨菜刀之歌”“果子干儿之歌”;二是以英文拼写出叫卖声的发音,并加以音调,如卖江米粽子的“chiang1 mi3 ti1,chung4 tzu3 ai-”拼音后的数字即是音调。

《京都叫卖图》中的《卖果子干儿的曲子》。

康士丹还在书中努力向西方读者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算命的”一节中,他用很长的篇幅,从鬼谷子、庞涓、孙膑的故事讲起,介绍卦术和八卦的历史;接着又讲解生辰八字、天干、地支、属相等入门级知识,并附有一张八卦图。读过之后,即便是没有背景知识的外国人,也会燃起好奇之情。他还在书中提到了不少中国传说,比如朱元璋与“冰盏儿”的来历,孙思邈用酸梅汤治疗霍乱,剃头挑子“吊斗旗杆”的由来,兔儿爷的传说,华佗与“虎撑子”等等,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了解这么多民间故事,是很不容易的。

《京都叫卖图》为传播中国民俗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不少外国读者正是透过这扇窗户,对中国的社会和市井生活有了最初的了解。1945年12月,一位名叫哈罗德·詹金斯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上尉,就是在北京的一家书店购买到了这本书。1994年和2004年,国内以英文老版为蓝本,增删图片、翻译文字,出版了新的《京都叫卖图》。

现在的城市里,小贩的叫卖声,以及响器、唤头的演奏声已很少听到了。幸而有中外学者们的这些文字和图画,让我们得以重温民族记忆深处的市乐与货声。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纪习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