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落下帷幕,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念深入人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一直立足群众诉求办理这个“小切口”,从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开通“市长电话”,打造市民服务热线“12345”,到接诉即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最终撬动城市治理体系的“大变革”,形成了“中国之治”的首都样板。
(1)北京日报为读者在街头设立意见箱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很重视倾听民声,除信访、职工向单位反映情况外,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是群众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
早先,京城虽然划分了行政区域,但各区政府没有自己派出的行政机构,群众向政府表达意见和要求很不方便。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1954年,北京城内各区普遍建立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派出给人民办事的机构,除办理上级交办的任务,还要指导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并经常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1954年11月3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城内各区开始建立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
1954年11月3日,《北京日报》1版
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建立,效果立竿见影。法源寺后街17号公共自来水站龙头漏水,流到了街上,夏天积水,冬天结冰,居委会得知后组织相关人员修了渗水井,问题得以解决。位于烂缦胡同的中国五金机械公司职工下班时,因为人多、大家又都骑着车,经常与街上往来的汽车相撞,还容易撞到胡同里玩耍的小孩。听到居民的反映,居委会工作人员找到中国五金机械公司保安部门提出建议,让职工将自行车推出胡同再骑车,同时,嘱咐居民教育孩子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车祸。如此一来,交通秩序明显好转。(1954年11月3日《北京日报》2版,《重点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前后》)
1953年1月20日,《北京日报》2版
北京日报的读者来信栏目是群众反映诉求的另一个重要渠道。从创刊之初,北京日报就设有读者来信组,负责联系读者,为读者办事,并在报纸开辟“读者来信”专栏,刊登部分来信。为方便读者,北京日报还在东单电车站、东长安街2号(报社大门口)以及东单二条东口和西口设立了意见箱,每天开取,帮读者解决诉求。(1953年1月20日《北京日报》2版,《本报设立意见箱》)
收到来信后,北京日报进行了分类处理,有的直接答复读者,有的转给相关部门,很多读者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1954年,读者反映北京市图书馆外借图书混乱问题后,北京市图书馆把个人外借和流通站、集体外借的图书分开,单独开辟了借阅室。(1954年3月6日《北京日报》2版,《北京市图书馆决定设法纠正图书混乱现象》)1963年,读者反映粮店每天营业时间与职工上下班时间同步、很不方便后,东城区粮油管理处要求辖区各粮店在每周三、六晚上延长1小时下班,星期日早上提前半小时开门,此外,各粮店每天还在下班后设专人值班到晚上8点半。(1963年3月12日《北京日报》2版,《商业部门的营业时间要便利顾客》)
(2)“市长电话”架起“连心桥”
改革开放后,北京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随之而来的,传统的沟通渠道已难以满足群众表达诉求和政府了解民意的需要。1987年,北京开通了“市长电话”。
据北京日报1987年9月7日1版《“热线”》报道,市长电话是用来听取和处理群众意见、要求的专用电话,有专人负责处理各种问题,24小时值班。群众反映的问题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供水、电、热、气,以及环境污染、噪声、下水道堵塞和住房漏雨等居多。住在复兴门外铁道部第一宿舍的一户人家煤气灶坏了,点火就漏煤气,无法做饭烧水,很不安全。户主是一对退休老人,行动不便,焦急之中,他们拨通了市长电话,请求帮忙。当天,市政府就责成有关部门派技术人员为老人修好了煤气灶。新文化街的一个粪池外溢,无人过问。接到群众反映,市政府派人到现场,弄清是管道严重堵塞所致,于是,让环卫工人用钢条和竹竿掏净污物,疏通了管道。
1992年3月20日,《北京日报》2版
为解决“市长电话”接到的本辖区或权限内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北京各区县政府和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局、办、总公司陆续设立了“群众呼声电话”。雨季,华侨大厦地下暖气管道发生塌陷,管线上面的9户居民住房墙壁顿时出现裂缝,人们惶恐不安,有人向“群众呼声电话”反映。不到1小时,东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就赶到现场,就地研究了群众迁移、房屋修缮等具体细节。目睹此情此景,一位老大爷感动得流下了热泪。(1992年3月20日《北京日报》2版,《热线之歌》)
1993年6月9日,《北京日报》6版
渐渐地,“群众呼声电话”达到50部,形成了“市长电话”网络。群众反映问题更加方便,得到的回答也更加迅速、直接。(1993年6月9日《北京日报》6版,《市长电话在延伸》)据统计,从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市长电话”网络单位共受理群众电话130多万个。对于所反映的问题,各级部门进行了妥善处理,为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市长电话”网络也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信任、好评,被群众称为“热线”“连心桥”。(1997年11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提高市长电话网络工作水平?架起政府和市民的“连心桥”》)
(3)“12345”统管百姓的闹心事儿
随着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北京市民已习惯于电话反映问题,但“市长电话”数量少、受话能力低,越来越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市长电话”难打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意见和呼声。
为了进一步拓宽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更广泛地听取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00年,北京市政府在完善“市长电话”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市人民政府便民电话中心,并将电话号码定为好记和容易拨打的“12345”。原来的一条电话线改为一套能提供10条人工服务和50条自动声讯服务的电话受理系统,并专门批了20名编制,招录了一批本科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2000年6月20日《北京日报》1版,《市政府便民电话中心开通》)
2001年12月9日,《北京日报》1版
“12345”很快被市民熟悉。停电了,人们找它;暖气不足了,人们找它;有线电视看不清了,人们还找它……百姓的闹心事儿,“12345”——北京市政府便民电话中心全管。一年多时间,便民电话网络单位接听群众电话200多万个,有的单位如崇文区受理电话后的问题办结率达到98%。统计发现,反映电话不好打的少了,倒是接到表扬电话1000多个、表扬信200多封,一些区县还多次接到群众送来的锦旗。(2001年12月9日《北京日报》1版,《便民电话贴民心》)
2010年6月3日,《北京日报》2版
2007年,在市政府便民电话的基础上,市政府又将政府服务热线和公益性服务热线进行整合,建立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构建面向公众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统一号码使用12345。(2007年5月16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12345开通》)这一年,12345线路扩容至200条,为市民提供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时人工受理服务,实现了除紧急报警之外的一切公众咨询和求助受理。(2007年9月27日《北京日报》7版,《12345热线下月扩容至200条》)
2012年,针对天兆家园居民向12345热线反映的楼下环境脏乱问题,北太平庄街道组织专人负责清理绿地杂草和垃圾,并栽种绿植。方非摄
三年时间,12345成为京城最热的一条热线。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拨打12345的有效次数达447万次,大到城市规划,小到衣食住行,所有来电通过当即答复、电话转接转办、升级诉求等方式得到及时办理,其中90%、400万个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不仅如此,12345还开通了英、德、韩、法等8种语言的坐席电话,“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位芬兰客人打电话说‘你们的工作代表了中国人的热情,北京给我留下了精彩的奥运回忆’,当时我们特别自豪。”一位接线员回忆。(2010年6月3日《北京日报》2版,《12345热线三年解决市民400万难题》)
(4)群众“急难愁盼”接诉即办
近年来,12345系统不断升级改造,其受理渠道已扩展到包括电话、来信、网络平台、微博平台等多种模式,成为群众信赖的市民服务热线。与此同时,其工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2018年1月,北京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机制创新,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事,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像回天地区吹响“回天有我”集结号后,17个市级委办局、61家社会组织应声而到,一起出政策、统资源、结对子、送服务,从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逐一解决了制约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2018年12月10日《北京日报》3版,《吹哨报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北京经验》)
2019年起,北京思考“哨”声来源,让群众“吹哨”,推进“吹哨报到”向“接诉即办”延伸,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要载体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建立。这项工作机制重要的变革是“一号响应”。当时,全市先后整合了52条热线,16个区、338个街道乡镇、市级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全部接入12345热线平台系统。接下来,就是“一竿子插到底”的派单流程:诉求单不再用各区当“二传手”层层下派,而是直达距市民最近的街道乡镇。与此同时,要求响应时限也大大压缩——除特别疑难事项,7个自然日内必须给诉求人以高质量回复。事项完结之后,还有回访、督查、考核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最见真章的,是每月一次的全市街乡镇“接诉即办”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大排名,谁排前十,谁排后十,通过媒体“晒榜单”。(2021年3月1日《北京日报》1版,《“一号响应”引发的治理变革》)
2021年3月1日,《北京日报》1版
2021年,接诉即办继续升级,“每月一题”应运而生。市委深改委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统筹协调,形成了市主要领导每月专题研究、分管市领导调度、一个市级部门牵头主责、各区和配合单位分层次调度的协同机制,分类施策、标本兼治,滚动推进,全程督办。“每月一题”并非每个月只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多个问题同时部署,整体推进。各区也梳理本区域内居民反映突出的民生诉求,形成重点民生诉求清单,更精准地筛查市民的“急难愁盼”。(2021年7月15日《北京日报》9版,《“每月一题”深化“接诉即办”》)
2022年12月19日,《北京日报》1版
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再到“每月一题”,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北京依托12345热线及其网络平台,从解决一件件民生诉求做起,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接诉即办改革工作机制。据统计,接诉即办改革以来,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1亿余件,解决率、满意率在原有基础上分别提升了41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提升至94%、95%。(2022年12月19日《北京日报》1版,《接诉即办以来12345受理群众诉求超亿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今,12345早已不是一部电话,而是一条解决“急难愁盼”的民生热线,还是一张能够筛查出民生痛点难点问题的网,可以实现动态调整,精准施策。“有困难就打12345”不但是北京市民的习惯,更是首都城市治理的一张金名片。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贾晓燕
流程编辑:u070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