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金融和实体是如何脱节的

我们的金融和实体是如何脱节的
2017年12月30日 09:50 冉学东

金融业和实体业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相互之间是如何循环的,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在国际范围内,这些问题事实上目前还在困扰着人们。

要理解金融和实体的关系,最关键的是货币,货币本来只是一种信用,一种主观价值,但是在实物货币时代,这种信用是被实物所固定的,实物的量是自然界产生的,在一定的阶段是有限的,信用只能体现在实物的价值中,因此实物货币跟实体经济的交易是相辅相成的,实物货币和实体经济之间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那时候货币真的仅仅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符号。

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比如在白银和黄金货币时代,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就是现实中存在的货币,是生产出来的实物,很难大规模突然增加或者突然减少,除非发生类似发现美洲新大陆或者南非发现大金矿这样的事。

而实物货币的暴增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暴减就会发生通货紧缩,这是那个时代颠覆不破的真理。这导致金融和实体业之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关系,中央银行要保持币值稳定就很简单,只要货币的增减跟实体经济的增减相互一致就可以了,金融天生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在那个时代,它也的确干不了别的。

但是货币发展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就是纸币时代,这样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就被打破了。在信用货币时代,理论上讲,银行可以无限创造货币,创造信用,除非你去用它的资本金去控制。因为到了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的真正本质才体现出来,它就是一种主观价值,一种信用,银行是信用主体,他凭空创造货币进行交易。如果没有资本金的控制,银行可以无限创造货币,尽管这些货币是泡沫,过度创造会引发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或者金融危机。但是这毕竟有一个过程,而且风险要由全社会承担。

这时候来理解金融和实体的关系最关键的核心是银行的资本金,而银行的资本金必须是实体经济产生的,现在就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才是约束银行货币创造的基石,也是联系金融和实体的桥梁,金融要服务好实体经济,不是金融贷款越多越好,不是金融创造货币越多越好,而是资本金和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这样,适当的资本金和风险资产的比例,就把金融和实体之间联系起来了,如果严格坚持适当的资本充足水平,就能够维持一个在金融和实体之间的良性循环。

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巴塞尔协议上就有成果,比如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在8%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在4%以上,此后经过多次完善,但是通过资本金控制银行信用创造的基本思路没有变化。

不过在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上,由于实体经济下行,金融市场结构发展不平衡,房地产等资产泡沫严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已经不受资本充足率的控制,商业银行创造信用可以绕道表外,不以表内贷款的形式存在,而是通过各种产品,尤其是各种同业之间的交易、通道业务、银信合作等等业务展开,这些就是所谓的影子银行,这些业务创造了大量的货币,但是在表内的资产却是符合资本监管要求的。

也就是说,由于商业银行把货币信用创造的机制发展到极致,由于商业银行的预算软约束,短期行为,风险意识薄弱,风险控制能力差,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严重的货币空转现象,货币在不同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空转的时候,形成了大量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并没有实体经济作为支撑,这就是目前非常要重的高杠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过渡创造模式。

金融企业通过信用的自我创造和自我繁荣,创造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利润,事实上是财富的再一次分配,并未对实体经济产生任何价值,甚至为未来金融风险买下了伏笔。

对于这个问题,最近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有一个思考,他说,金融机构能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无限扩张?金融机构扩张的边界在哪儿?它要受到资本的制约,特别是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谁来提供?实体经济为金融机构提供资本,这个资本不是金融自身创造出来的资本,或者说不属于金融体系内部产生的资金,而应当是实体经济提供的。当然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所有的货币都是银行创造的,但是在分析给金融机构提供资本这一问题时,强调的是投资决策是由实体经济部门做出的,投资的主体是实体经济部门,而非金融体系自身的主体。实体经济提供给金融多大资本,金融业才能发展到多大规模,这样就自然形成对金融业发展规模的制约,也能够避免发生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发展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导致的金融风险。

目前看来中国银行业的资本是否就是实体经济创造的呢,这是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的。

所以去年以来监管层开始在金融业里去杠杆,治理影子银行其实就是要减少货币发行,尤其是银行的信用创造,m2下跌就是必然的,同时治理影子银行必须提高利率,因为只有利率提高了,创造货币的成本才能起来,仅仅通过行政手段治理影子银行还不够,利率起来了,影子银行自然就逐渐萎缩,资本金才是真正高质量的资本金,是来自于实体经济创造的资本金,这样金融和实体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形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