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信用债市场稳步发展,体量跃居全球前列,成为规模型实体企业直接融资的第一渠道,在服务实体经济、传导货币政策、优化融资格局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是主流金融机构开展综合融资的战略级赛道。
11月,中信银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承销领跑全市场,率先迈过年度承销8,000亿大关,成为国内金融史首家达此成就的金融机构,这也是该行继2021年领衔首破7,000亿后,时隔三年再次刷新债市纪录。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三年砥砺,从“7”到“8”,“量”的提级只是结果和表征,更重要的是背后“质”的进位。向上之路道阻且长,中信银行坚守金融本源,统筹兼顾资源配置实效性、经济辐射广谱性、时代担当自觉性和价值输出多元性,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煌煌正道之上,已然积微成著、积厚成势。
资源配置更“向实处落”,“量、价、期”全方位优化
信用债市场就体量而言已是我国“直接融资主板”,对企业融资的规模、成本、期限等都具有优化功能。中信银行深刻把握信用债融资功能属性,努力在更多维度、更深层次上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源的更优匹配。
“量”的维度精准直达,2021年至今中信银行累计承销公司信用类债券超过3万亿,年承销额连续四年超7,000亿,超过70%的资金精准流向战略新兴、先进制造、绿色环保、乡村振兴、保障安居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有力支撑经济动能转换;“价”的维度降本增效,近三年承销债券平均利率为2.98%,低于同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近120BP,以此参照节约企业融资成本260亿;“期”的维度结构优化,今年承销中长期产品加权期限3.5年,较去年同期显著拉长1.42年,以长期稳定的债务资本激发有效需求,畅通经济循环。
经济辐射更“向宽处行”,服务覆盖迈向广度和深度
债券融资对于企业财务规范、信息披露等方面成熟度的要求更高,企业登陆债市需要主承销商居中统筹、铺路搭桥。中信银行不执于“规模情结”,而是坚持“长期主义”,扎实锻造领先的业务体系和专业化团队,力求在“拓广度、掘深度”上引领市场,不断扩大债券融资的辐射半径和普惠程度,实现客户总数、首发企业、牵头项目、区域触达、民企支持等层面的多维度领跑。
2022年至今,中信银行累计承销服务客户超1,300家,债市客户覆盖度约45%,其中辅导近150家发行人在银行间市场首发亮相,牵头承销项目超2,400个,有效覆盖全国所有发债省级行政区。在支持民营经济方面,中信银行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精准发挥债券融资“第二支箭”作用,2022年起累计承销民企债券超1,300亿,大幅领先所有金融机构,今年7月牵头承销全国首批民企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打开民企债市融资新局面。
时代担当更“向高处立”,科技金融走在市场前列
金融作为国之重器,必然要有“重器”的担当,在大国博弈风云激荡的大变局时代,扛起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担”。
弄潮儿向涛头立。作为一家吃“改革饭”、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国有金融机构,中信银行举全行之力深耕科技金融,2022年成立总行级科技金融中心,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和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整合集团“金融全牌照”力量,搭建起“股-贷-债-保”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具体到“债”,中信银行近年躬耕不辍,以先行者之姿激活“一池春水”,连续落地主体、用途、混合“三首批”科创票据全国示范项目。一方面引“源头活水”,助推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叩开债市大门,另一方面育“耐心资本”,将长久期债券资金向科技领域股权投资、基金出资导流,累计支持科技企业和科技用途债券发行超1,700亿,位列市场第一梯队,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注入强劲的债市动能。
价值输出更“向深处进”,过硬能力铺就“护城河”
近年来中信银行牢固树立“价值银行”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统筹资源配置和服务优势,陪伴客户成长,输出多元价值。这一理念在债券服务领域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以市场化发行创造“资源聚合价值”。中信银行把发行定价能力作为债券服务的“压箱底”本领勤修苦练,通过精准研判市场走势,深度触达并统筹渠道和终端资源,孜孜以求为客户节约“每一个BP”。在对发行能力要求更高的中长期债券领域,中信银行连续四年承销规模领跑全市场,超长期债和永续债也稳居市场前列。
以集团军作战创造“生态延拓价值”。中信银行在债券市场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方阵前进”。集团旗下各机构多线并进、相辅相成,在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金融债、ABS、境外债、可转债等主流赛道全面领跑,能够如臂使指、集成发力,携手为企业提供“境内+境外”“银行间+交易所”“承销+投资+交易+存续管理”的全场景、全链条融资安排。
信用债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石,关系建设金融强国之全局,商业银行应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中信银行作为信用债综合融资领军机构,必将化里程碑高度为再出发势能,与实体经济共振,与时代步伐共进,在走好走实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征程上,贡献中信智慧和中信力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