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全球通用计算(FP32) 总量将达3.3 ZFLOPS,同比 2020 年增长10倍。” 这是华为在最新发布的《智能世界2030(2024版)》里的预测。
可以看到,通用计算增长可观。相关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通用服务器市场规模大约为5789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8431亿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3%。
正如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沈昌祥院士所说,“通用计算是计算技术的基石”。通用计算作为数智经济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决定了智能计算发展的广度和高度。
那么问题来了,通用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如何?数智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通用计算?
数智时代,呼唤更先进的通用计算
所谓通用计算,简单来说,是基于CPU芯片的服务器所提供的算力,主要用于基础通用计算,如移动计算、物联网等,日常提到的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均属于此类。
在《智能世界2030(2024版)》中,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联接总数达2000亿,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高达1YB,相比2020 年增长23倍。联接数的剧增,驱动计算向端边云协同发展,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对算力提出了越来越大的需求。
这一切的背后,是千行万业智能化加速的结果。《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2.8%,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分别为18.7%和81.3%,数字经济对行业的赋能作用持续加大。
数智时代正在呼啸而来,呼唤更先进的算力基础设施。
那么什么是更先进的算力基础设施?首先,必须要在根技术上进行突破性创新。信百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全球计算联盟、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联手华为共同发布的《通用计算根技术发展与应用白皮书(2024年)》指出,根技术是产业技术体系的基础,通用计算根技术是信息技术产业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包括处理器、操作系统等。在未来信息化时代,需要强化通用计算根技术能力,做出原生贡献,才能更有效地引领我国信息化发展。
在通用计算生态上,目前主要有三大生态:一个是源自于美国的x86生态,一个是基于ARM架构的鲲鹏生态,还有一个是RISC-V生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正在加速发展自主创新的计算生态。显然,只有掌握芯片、操作系统这样底层的根技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架构在之上的算力基础设施才能长治久安。
其中,软硬的底层、深度协同对于算力发展至关重要。硬件产生算力,软件释放算力。在摩尔定律失效的大背景下,加上我国计算芯片遭遇的围追堵截,我国的计算生态必须构筑在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基础上,这一切都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础软件的发展对算力高效释放至关重要。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所说,“多样性算力的规模部署,关键之一就是供给方做好软硬件协同和异构融合创新。”
当然,计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还在于生态。而一个好的生态,首先就是要足够开放,尤其是生态链主企业要不与生态伙伴争利,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广泛参与,才具有共享、共赢的基础。通用计算领域当年英特尔与IBM的竞争就是这样,当年IBM的Power架构曾经领先于英特尔的x86架构,但前者更封闭,最终导致其江河日下。
这一切,都是更先进的算力生态所应该具备的特征。
“计算先进生”如何炼成
总结起来,数智化的大时代,呼唤更先进的算力生态,而更先进的算力生态,需要根技术的创新、软硬件的深度协同以及更开放的生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五岁的鲲鹏计算生态无疑就是“计算先进生”。
在硬件创新上,鲲鹏向下扎到根。从最小的模组,到面向数据中心的天池架构,以及天成架构,还有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新推出的面向超大规模的天工架构,都是这样。在底层架构创新之上,鲲鹏构筑起更先进的计算平台。以天工架构为例,其创新性采用三明治结构,空间利用率翻倍,全液冷方案让PUE低至1.09。
在基础软件创新上,鲲鹏构筑并开源了openEuler的OS底座、openGauss的数据底座,还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新发布了openUBMC的管理底座和鲲鹏机密计算的安全底座。
可以看到,鲲鹏是既有“芯”,也有“魂”。正是基于此,鲲鹏在软硬件协同上创下了新高度。例如,刚发布的openUBMC就以极致安全为根基,同时提供五大智能管理,全方位保障服务器的稳定高效运行。而新发布的鲲鹏机密计算套件,则通过机密计算技术隔离出可信执行环境,让计算的全场景底座安全坚如磐石。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在根技术创新,还是在软硬协同上,鲲鹏都是持续迭代、不断进化。无论是openEuler通过统一的操作系统架构协同管理云、边、端设备,还是openGauss全面增强AI能力,推出智能交互系统和向量数据库,都是这样。
鲲鹏在生态打造上,更是可圈可点。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举行的鲲鹏计算产业峰会上,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李义透露,鲲鹏经过五年时间,已经携手5500多家伙伴孵化了16500多个鲲鹏认证解决方案,培养了320多万鲲鹏开发者。
鲲鹏的生态足够开放,这首先源于华为的战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发展生态一直是华为战略的重要组成”。鲲鹏生态的开放,从其一直坚持的“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战略可见一斑。鲲鹏的硬件开放,已经有13家OEM伙伴基于鲲鹏主板打造了200+差异化机型,而且鲲鹏正在从主板开放到模组开放,目前已经有伙伴开发出10余款基于鲲鹏模组的产品,未来5年这个数字的目标是150+;鲲鹏的软件开源,除了已经开源的openEuler和openGauss,新推出的openUBMC也宣布了开源计划。
在“使能伙伴”上,鲲鹏也不余遗力。例如,鲲鹏持续升级开发工具和加速库,助力开发者高效开发。鲲鹏开发工具DevKit和鲲鹏应用使能套件BoostKit持续升级,全流程工具链和全栈使能引擎,让伙伴和开发者迈入鲲鹏原生开发的新时代。
更先进的架构创新,更高效的软硬协同,更开放的原生生态,这是五岁的鲲鹏之所以成为“计算先进生”的秘密。
后记:为更先进的数智世界而计算
在华为内部有一句著名的话:“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这句话用来形容鲲鹏,非常贴切。
向下扎到根。鲲鹏始终在根技术上进行创新,从硬件架构到基础软件,鲲鹏构筑起自主的底层技术体系,也让数智世界的计算坚如磐石。
向上捅破天。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曾说,技术难,但更难的是建立生态。鲲鹏经过五年发展,在生态构建上“捅破了天”。自今年初鲲鹏原生开发全面启动后,进展迅速,李义表示,目前已经有200多家头部伙伴宣布启动鲲鹏原生开发,180多家伙伴完成了首批鲲鹏原生应用改造,300多个应用获得了鲲鹏原生认证。
鲲鹏的持续升级,以及构建原生生态,有助于充分发挥鲲鹏架构的优势,实现开发效率、运行性能的提升。云锦汇智使用鲲鹏原生开发的企业投资系统V2.0、数智化生产管控系统V1.0将数据查询效率提升了25%,开发调优效率提升了30%;云轴科技使用鲲鹏原生开发的ZStack Cloud云平台,实现云平台综合性能提升55.8%、Web场景加解密性能提升55.2%,就是很好的体现。
鲲鹏生态,历时五载,从可用到好用再到超越,真正实现“为更先进的数智世界而算”。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谈到计算生态构建时说,“华为将强力战略投资生态的发展,通过生态的发展牵引、促进、带动计算产业的发展,为世界计算领域提供第二个选择。”
5岁的鲲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吹响了数智大时代算力生态的冲锋号。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