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9年第二次出让控股权 162亿融资背后的“奇瑞逻辑”

成立19年第二次出让控股权 162亿融资背后的“奇瑞逻辑”
2018年09月21日 09:45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国信 刘晓林 李青璇 为了发展,奇瑞决定再一次出让自己的大部分股权。9月17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了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股份”)增资扩股的预公告,两家公司拟同时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方,由投资方以现金出资认购奇瑞控股19.62亿元新增注册资本、认购奇瑞股份10.13亿股新增股份,拟增资底价分别为83.32亿元、79.11亿元,合计162.43亿元。

此次奇瑞控股欲募集资金总额对应的持股比例为31.4419%,新股东将变身为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而在奇瑞股份方面,在增资扩股完成之后,新增投资方持股比例为18.5185%,是除奇瑞控股之外的第一大股东。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方面要求,这两家公司入股方要求为同一家公司。而募集的资金用于偿还奇瑞股份的负债以及奇瑞控股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等。

单从股权层面来看,奇瑞真的如同外界所言,是把自己“出售”了,但从资本和董事会权力来看,却并非如此。然而在外界看来,奇瑞将大部分股权出售给外来者,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应该注意的是,奇瑞这次增资扩股的主要对象实际上是奇瑞控股,它是奇瑞股份的母公司。而在外界印象中的“奇瑞”,实际上更多的是奇瑞股份。“奇瑞的命运还是掌握在奇瑞手中。”针对这次增资扩股,奇瑞股份一名不愿具名的高管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如此分析道,这句话简单的概括了这次资本操作背后的直接要点。

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芜湖市和奇瑞对入股方提出了三大基本要求:第一,有利于奇瑞发展;第二,基于芜湖的发展;第三,保持现在的管理层稳定。在经营上,奇瑞内部一位知情高层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芜湖市仍然对奇瑞大的发展方向拥有话语权,芜湖市并没有失去对奇瑞的掌控权。

9月17日下午,在奇瑞正式挂牌之后,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发表了一封致员工的公开信,详细讲述了此次变革的目的和规划。尹同跃表示,要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占新赛道,而奇瑞的一系列布局、规划的落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引入战略资本。在奇瑞的历史上,这是奇瑞第二次主动把自己战略性地“卖”了。在奇瑞这两次出让控股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而奇瑞的改革又为何如此频繁?

第二次出让股权

奇瑞第一次出让股权已经是17年前的事情。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前身是安徽汽车零部件公司,当时国内轿车生产管控十分严苛,奇瑞虽然在1999年造出了汽车,但却没能拿到国家生产轿车的目录许可——这就没法上市销售。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产品出现在国家的产品目录上,奇瑞找到了上汽集团,2000年12月,奇瑞将20%的股份划转给上汽,奇瑞更名为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当时,上汽与奇瑞约定了“四不原则”: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债务和不分红。得到资质之后,奇瑞第一年就将销量做到了2.8万辆,而当时全国汽车年销量只有230万辆,轿车则更少。这一次出让股权奠定了奇瑞发展的基础,解决了奇瑞“年幼”时的生存问题,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奇瑞成为了中国自主的代表品牌,进入其快速发展的十年。

而这一次,奇瑞的逻辑是什么?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尹同跃在上述公开信中表示,尽管奇瑞通过前几年的战略转型,夯实了稳步增长的局面,还在技术创新、智能互联、新能源、国际国内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但是,要想把奇瑞打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百年老店”,奇瑞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创新求“变”,为下一轮竞争抢占新赛道。

而在“奇瑞2025战略”规划中,尹同跃认为,虽然奇瑞在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智能互联+无人驾驶、品牌建设、高端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布局,但是规划落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引入战略资本;同时,为响应中央“去杠杆”号召,奇瑞希望通过增资扩股降低企业成本,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这些是我们增资扩股的初衷。”尹同跃表示。

这一次“增资扩股”,奇瑞并没有设定接手方,一位接近奇瑞的行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奇瑞目前是地方国资,未来可能变成央企也可能是变成民营企业。“据我观察,管理团队还是倾向于期望民间资本接手,这样对奇瑞的发展来说,将会更加灵活。”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对此明确表示了兴趣,但最终谁能接受,还是一个未知数。“谁也不知道结果,即便是尹总和芜湖市都不知道,需要慢慢打分筛选。”

“外界不了解奇瑞在发生的变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尹同跃曾这样对奇瑞的高层团队说。在奇瑞内部,一些高层甚至也无法理解奇瑞为何要这样做。而外界的说法,则逐步演变为奇瑞经营困难,不得不把自己打包卖掉。但从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的经营来看,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从公告的审计数据来看,奇瑞股份近三年的营收分别达到280.5亿元、329.6亿元、294.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3.0亿元、2.6亿元。在奇瑞控股方面,近两年的营收分别为133.8859亿元、153.89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123亿元、5.73亿元。奇瑞控股的负债下降一百多亿元。

从2016年到2017年,奇瑞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净利润三项指标上有大幅度的增加,可以用“暴增”来形容。而在市场层面,8月,奇瑞控股整体销量增长了30%,据奇瑞高层预测,9月,奇瑞控股预计增长可能将超过50%。

重释改革逻辑

奇瑞这次增资扩股,还有一个内在的、有历史延展的逻辑。奇瑞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创业时的“无中生有”阶段,第二个时期是从2000-2010年的“野蛮生长”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奇瑞解决了生存问题,而在现在这个阶段,奇瑞面临的则是发展壮大的问题。

在之前的两个阶段,奇瑞对企业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思考,在第一个阶段,尹同跃曾形容“他们(芜湖市)是胆大、我们是糊涂,硬上。”后来,第一批车造出来后盈利颇丰,推动了奇瑞的发展,这个阶段主要是铺大摊子。

而在第二个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出现,奇瑞也开始对自主品牌加以思考。“当时做自主品牌就像现在做新能源一样热闹,”尹同跃表示,当时他已经认为“低质低价不是自主的出路”。此前尹同跃讲了一个例子,当时奇瑞QQ算是一个“好货”,但仍然不行,而在当年很多车都是粗制滥造。奇瑞在2007年就开始升级转型,当时请了罗兰贝格做规划,尹同跃提了两个问题:中国汽车往何处去?奇瑞还能活多久?

这一次转型,很多自主都参与了,尹同跃后来回忆起这次转型,认为当时大部分人存在误区,“认为汽车转型就是做大卖贵”。随后,奇瑞开始投资做观致汽车,尹同跃认为,观致汽车开启了一种新模式,并且收获颇丰。“这是中国第一次将宝马整个团队挖走,也是中国资本第一次建立自己先进的汽车平台。”曾全程参与观致筹建的一位奇瑞高管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横向来看,中国很多自主企业都是通过收购海外汽车平台起步,其中甚至有不少是老旧技术平台,但对这些平台技术还很难掌握。

在观致之后,奇瑞开启了回归一个品牌的改革,这是历史上最重要也是最“伤筋动骨”的一次改革。这两年,奇瑞大动作不断,首先是出售了凯翼和观致的控股权,其次是对奇瑞本身也在做改革打算,此前有消息称,奇瑞正在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让出控股权。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这是奇瑞要“卖身”了吗?奇瑞真的缺钱吗?但事实并非如此。

奇瑞作为国有企业,一方面需要承担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孵化当地企业的作用。这也是尹同跃几年前所说的“老母鸡”的另外一层含义——除了自身能够产生更多的业务,也承担着国企的责任。而在奇瑞目前的业务构成中,有诸多的板块需要进行扩大,需要进行投资,这无一不需要资金。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市属国有企业,奇瑞在体制上仍然受到一些束缚,奇瑞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打破这些束缚。

“我过去讲‘多生孩子好打架’,现在很多自主品牌都是多品牌了,我还要补充半句,不能‘生一堆耗子’要‘生一堆老虎’。”尹同跃在今年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说。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他把奇瑞现在的状况比喻成两个“围墙”,一个是围墙内的奇瑞,这是一个要吃饭、要生存、要发展的奇瑞;另一个是围墙外的奇瑞,是一个开放合作的奇瑞。奇瑞要发展就需要变革,需要有新的血液,这包括人才、技术,也包括资金等等。

而如今回过头来看,奇瑞和尹同跃的诸多理念和改革都是超前的,不论是当年备受争议的“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多品牌战略,还是分网销售,又或者是建立观致的自主新高端品牌,又或者是回归一个品牌建立正向研发,都成为后来者们学习模仿的路径。尹同跃此前私下与经济观察报记者交流时表示,中国自主品牌的淘汰的确在加速进行,未来剩下的一定是具有体系能力的企业,只有不断改革增强能力才能生存发展。

“这几年企业快速的浮沉就是因为缺乏体系能力。”在尹同跃看来,奇瑞目前已经把整个研发制造梳理完成。“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减少对研发的投入。”奇瑞一位高管表示,在奇瑞内部,有两个铁律:第一,再困难也不省培训费;第二,再困难也不省研发费用。但公司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奇瑞要在未来胜出,还需要有更灵活的机制和体制。这是奇瑞未来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奇瑞改革的逻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