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我们需要一个有安全感的城市

评论 | 我们需要一个有安全感的城市
2019年05月21日 17:57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宋馥李 一场大风,四人殒命。

5月19日下午,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东华国际广场商务区南区外侧围墙,因瞬间强风倒塌,致3人丧命。这阵风还刮倒了西城区白纸坊西街一棵大树,砸中一位骑车路过的外卖小哥,虽经医院全力抢救,骑士终因伤势过重离世。

险象环生的场景还不止这些。昌平区一个名为“公园悦府”的新房,被大风掀开了外墙,外墙装饰的石材竟被吹落,哗啦啦地砸向了地面。万幸!没砸着人。这栋楼刚交付入住不久,去年才通过竣工验收。

祸从天降。一个又一个非正常死亡的普通人,都会激荡起我们一时的悲情,抑或悲愤。但是,然后呢?

大风中的危墙、危树乃至危楼,实际上都是我们营建城市时创造的,人们亲手建造了它们,也亲手埋下了隐患。

其实,我并不想故作义愤地说“追究责任”,七级大风确实也可能是“天有不测风云”,但我们仍然需要反思:虽然我们的城市管理已经号称精细化了,大城市正跑步进入智慧时代,但在应对刮风下雨这件事上,好像还是有些脆弱,我们的城市躯干,在七级大风面前还不足够坚固。

这或许指向了一个宏大的命题:怎样建造和运营一个更具安全感的城市?怎样对潜在灾害进行预判和预警?

我相信,这些危墙和危树,在倾倒之前已经危殆已久。就像墨菲定律描述的一样:如果事情有可能变坏,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迟早都会发生。

安全事故本就是小概率事件,正因为如此,才常常被忽视,而这恰恰就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比如,一位员工在100次操作中99次都正确佩戴了防护器具,没有出现意外情况,偶尔1次没有佩戴,危险却偏偏在此时发生了。

所以,安全事故的偶发,偶然的只是事故发生时间。东直门那堵危墙,西城区那棵危树,总有一天要倾倒,可我们总是无法预知哪一天,直到这场七级大风。那些天天从东直门和白纸坊西街穿行而过的人们,看到这几则社会新闻,大抵会感受到一丝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侥幸。

由此可见,我们的城市公共安全标准仍然较低,疏漏很多。这些安全事故隐患,在七级大风到来前,很难出现在公共安全的视野中,更难于被及时发现和排除。

与此同时,我们全社会的安全文化和安全意识,还处在低端水平,这导致了我们的城市公共建设和管理,不断地在查漏补缺。

我很赞赏一些外资企业倡导的安全文化,在它们的营业店面的装修规范中,楼梯扶手栏杆的间隙要求,都会考虑到小孩子是否能够穿过去或漏下去,这样细致的安全管理制度,才会将事故隐患完全规避,而这种企业行为派生的安全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安全意识。

这应当给我们一个启示,对所建造的城市公共设施,务必提高安全标准,用最极端的概率来倒推建设标准,规避所有的安全风险。如今,随着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全国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正在建立,我们由此期望,城市安全事故的预防和预警,更重视事前,把小概率的“万一”永远抹除掉。

我们需要一个有安全感的城市,纵使天有不测风云,我们也安然无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