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赤字货币化激辩后,我们如何转换思路

【两会观察】赤字货币化激辩后,我们如何转换思路
2020年05月23日 13:17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文“首次不设经济增速目标,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赤字率首提‘3.6%以上’”。

5月22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两首”定调也许会令近期热辩的赤字货币化降温,但底线思维下的被赤字压力有增无减。部分民生等相关财政支出相对刚性,因此财政赤字明显扩张。这从近期的国内财政收支矛盾中,不难看出端倪。

《报告》将预算赤字率调至3.6%以上(去年2.8%),发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去年为2.15万亿)。据此,专家预计,今年实际财政赤字或超过8.5万亿(去年4.8万亿)。

这是什么概念呢?3.6万亿增量(财政赤字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专项债增量1.6万亿)全部用于地方政府,说明地方财政存忧,完成“六保”任务需财力支持。就地方财政目前状况,财政部部长刘昆预计,减收增支的规模在8000亿到9000亿元,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面临较大的压力。

而且3.6%是下限,届时赤字率的安排只会在此之上,至于超出多少,则可能取决于动态调整机制;正如《报告》首次不设经济增速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财政可为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变化预留政策空间;何况2019年中国政府负债率为38.5%,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

事实上,“六保”中的“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都是要花钱的刚性开支,加之减税降费力度将再加码,亦无疑会被动增加财政赤字;尽管中国政府对提高赤字率慎之又慎,也尽管有分析认为,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达到的资金规模能够满足需要。

是这样吗?地方财政捉襟见肘之际,近一个月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出“用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适度地实现赤字的货币化”的初衷在于,把财政和货币政策结合成一种新的组合,以缓解当前财政的困难。

一个备受争议的印钱操作进入了人们的讨论想象空间……“不能开这个口子”、“毫无底线”、“打开了潘多拉盒子、贻害无穷、饮鸩止渴”!一时间舆论喧嚣。

反方的支撑理论依据是:由一个基本恒等式(费雪方程式MV=PQ)衍生而来的“货币数量论”;正方的理论依撑是MMT(现代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数量指标不能准确衡量市场的流动性,货币数量的增加不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MMT是政府透支、央行埋单的“铸币税”安排,将冲击总体价格体系,扭曲经济主体的决策,对实现经济金融稳定的目标南辕北辙。

但也有人将MMT视为“内生货币资本化”之根,称其可谓新凯恩斯主义的精髓;即改革货币政策理念和方式,旨在构建“股权资本优先”的政策环境;并借此破解中国企业“债务杠杆过高、创新资本稀缺”之悖论难题;发达国家借此将“应对金融危机与加大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相结合”,以实现经济的“再工业化”。

真相如何,留待时间去验证。事实上,尽管《报告》明确了赤字率的下限,以及抗疫特别国债的额度,但尚未明确特别国债的发行机制等细节;赤字货币化之辩可能并无最终定论。但我们注意到,《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这昭示,货币政策将更加宽松,“量”的宽松是关注重点;意味着进一步“放水”在路上。

当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市场的流动性并不紧张,只是难以抵达中小企业的账上,它们依然嗷嗷待哺;中小企业和居民在疫情中遭受的损失并未得到直接弥补,部分企业仍面临倒闭风险,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财政方面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但市场对3.6%的赤字率看法不一;基本共识是:财政开了赤字率的口子,且不失稳妥。接下来,要看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如何,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如无意外,届时应不会触碰法律“底线”。

然而,全球经济确实被疫情推入了一个“无人之境”,大衰退已成即定事实。不妨跳出固有思维框架,无论其过时与否,即使我们仍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市场机制完善下的未雨绸缪未尝不可;关键在于寻找政府与市场的动态平衡点。比如,赤字货币化(直升机撒钱)支持制造业民企、中小微和困难家庭等,但与之对应——要同等约束银行的信用创造。

也因此,赤字货币化的命题或在于条件与市场约束机制,诸如筹资、启动、使用以及退出机制等;两会之后,赤字货币化激辩也许会消停。《报告》就此没有具体回答,但留下些许想象空间。如果我们转换思路呢?“货币资本化”亦未尝不是值得探讨的一种新视角,毕竟财政收支矛盾待解,被赤字压力在绎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