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的炼丹师

董国政/文

如果人类大同不是一个虚幻的梦,那么,“亚圣”孟轲的这段话就不仅适用于单个的人,也适用于人类共同体(国家或国际社会):“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从猴子演变成人,人的成长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成为人以后,所经历的磨难并没有丝的减少。与天斗——风霜雪雨雷电,乃至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与地斗——地动山摇加旱涝,还有飞禽走兽与虫豸;还要与人斗—— “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哈姆雷特语)。

哈姆雷特所说的其实只是人与人斗争内容的一部分,侧重于精神方面。实际上,与人斗的内涵何其丰广,除了精神方面的,还有力的比拼,技术的比拼,如此等等。当这种比拼以群体的方式展开的时候,人类似乎又回到了丛林时代。

能否成为合格的战士是古代斯巴达决定人的生死的“法器”,而“全民皆兵”则是今天不少国家的政治口号——目前处于美国战争威胁之下的伊拉克自不必说,就连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也不敢懈怠:“如果这个国家将要永久而光荣地生存的话,我们的人民绝不能有半个是弱不禁风的病夫。相反的,我们应该做到:在必要时,在万不得已时,我们可以是‘全国皆兵’。”(李光耀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历史这样述说着。统计表明,人类历史上没有战争的年代很少见,从公元前15世纪到今天的3500多年间,没有战争记录的时期只有短短的200余年。从1945年到1990年的2340个星期中,全球只有3个星期是真正的无战火的日子。“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每年发生的地区冲突和战争并没有减少。中国从秦始皇称帝之年(公元前221年)到1920年的2140年间,平均每3年就有1年处在战争状态。

人类似乎命中注定要在战争的炉火里锻熔。当代几乎所有生物学者都认为:“作为生物,人类存在着遗传的攻击性”。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攻击性并不是为了使自己生存下去,而具有的那种攻击性,也就是说,不是指像狼捕杀羊,人类捕杀猪牛做食物的那种行为。而是指属于同种生物同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和伤害的那种行为。人类世界的不同国家、民族和部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同时,在人类自身性格的深层存在着攻击性(栗木慎一郎:《穿裤子的猴子》)。

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人性并不会自动减少武力,彼此征服的意志或者说侵犯对方的意志,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现代政治虽不同于古代政治,不受个人意志的制约,但它的基本原则是权力和利益,因此,从一开始,现代政治就埋下了暴力活动的因子。你看,连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对付恐怖主义的办法也只能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也就是说,在国际关系中,除了以暴易暴,人类似乎还找不到更为理性的手段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有学者就指出,现代军事技术早已使全人类成为恐怖主义的人质。野蛮主义不是前现代的遗迹和“黑暗时代”的残余,而是现代性内在的品质,体现了现代性的阴暗面。

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曾建议取消他掌管的这个局,因为在他看来,“一切能发明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完了”。上个世纪90年代也曾有人预言,随着冷战的结束,大规模战争再也打不起来了。但令人遗憾的是,和平主义者的夙愿往往在战争的炼丹炉前瞬间化为灰烬。冷战结束之后,战争的幽灵从海湾徘徊到科索沃再到阿富汗,下一步可能再回到海湾。

人类憎恨战争,却又舍不得丢弃它,甚至须臾不可离开它。何以如此?或许人类所要担当的大任实在太重要,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必须伴随着血与火的洗礼。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何以“增益其所不能”?埃及前总统萨达特说:“战争是一座融化人们之间在看法、阶级或色彩方面的分歧的最大熔炉。”

从刀矛剑戟到枪弹飞机核武,武器的更新摧生着战争样式的变化。人们看到,武器的发展,特别是核武器的出现,使战争走向文明的对立面。战争的逻辑固然没有随着希特勒的铁蹄前行,但至少是为拿破仑写下了悲怆交响曲。在今天的人类话语中,战争——侵略战争或是反侵略战争,都被描绘成正义的,因此往往成为讴歌的对象。战争英雄在各自的族群里无一例外地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从人类各民族生存的轨迹看,战争就像一位洗牌高手,通过一次次洗牌,来确立他们在地理上和政治上的位置。翻一翻世界历史地图集便可以知晓,绝大多数国家的疆界都是通过战争来划定的,而且其间屡屡变更。可以说,国际社会今天的格局全然是各民族国家争战的结果。

不难想象,当有一天国界真的从地球上消失之时,往昔疆场征战的美好回忆依然会在人类的脑海里(集体无意识)存留良久。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战争,也就没有文学艺术,至少会黯然失色,或萎缩到卿卿我我的小我境界。果若如此,人类的审美时空将变得何等寂寞!

战争摧生了国家,更推动了商业。当人们不再为输赢下注的时候,类似今日美国这样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靠什么来拉动经济呢?所以美国军界有句名言:凡有商业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存在。反过来说,有他们存在,战争也就不愁打不起来了。

战争整合人类一事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对这一问题,过早下结论是不明智的。但人们看到这样的事实: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一体化、全球化的浪潮气势如虹。

战争带给人们莫大的苦难与惨痛,与此同时,也磨练了人类的意志:每当战争的硝烟退去之后,人们更感到和平的弥足珍贵。历史上的欧洲国家林立,但现在,联合却成了一种趋势。大欧洲,一体化的欧洲,已然变成了现实。当然,欧洲的统一不能归功于战争,但没有战争的洗礼,欧洲就能走到一起吗?没有东西德的统一,德国能成为欧洲联合的“发动机”吗?

人们不知道战争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吸毒式的饮鸩止渴,还是一种古怪的炼丹法。但愿人类是浴火的凤凰,终能脱离战争的苦海,到达和平的彼岸。纵然这只是一种推理,也应该让这种推理推而广之,根植于民众之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