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 第二天,驾舰机踏破“海峡中线”

台海观澜 | 第二天,驾舰机踏破“海峡中线”
2022年08月06日 09:45 经济观察报

王义伟/文 8月5日,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持续三天的“重要军事演训行动”进入第二天。如果说第一天8月4日演训的关键词是“导弹飞越台岛”,那么,第二天8月5日的关键词就是“舰机踏破中线”。

根据大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这一天,在台岛周边海域,东部战区海军10余艘驱护舰艇依令从不同方向抵近展开封控行动。东部战区空军持续出动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等多型战机赴台岛周边实施制空作战、支援掩护、空中打击、侦察预警等实战化演训。

其中解放军飞行员侯弘面对镜头说出的“在空中目视距离俯瞰宝岛台湾的海岸线和中央山脉,作为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以及相关视频画面的出现,更是成为所有演训新闻中最大的热点。根据这个视频画面,侯弘驾驶的战机是紧贴台湾海岸线飞行的,台湾岛近在咫尺、中央山脉清晰可见。

而根据台湾防卫部门发布的公告,8月5日这一天,解放军共有军机68架次、军舰13艘次持续在台海周边频密活动,部分逾越“海峡中线”。

也就是说,连台湾军方也承认,所谓的“海峡中线”已经被解放军的舰机踏破了。

回望历史就会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么重要!

“海峡中线”出现的背景,是1954年12月2日美国和当时的台湾国民党当局在华盛顿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条约第九条划定了双方共同防御的范围:就美国而言,指的西太平洋领域各岛屿领土(不包括美国本土),就国民党当局而言,“应指台湾和澎湖”(不包括大陆)。

这个条约的本质其实就是划峡而治。为此,在条约签订后,美国多次敦促蒋介石从大陆沿海撤军、撤民,让国民党的统治地盘与大陆彻底分离。

“海峡中线”的划定,其实也就是从地理上规定了美国协防台湾的范围,就在“海峡中线”以东。换言之,在“海峡中线”以西靠近大陆沿海的地域,解放军和国军再怎么大打出手,美国都会置之不问。

于是,在“海峡中线”以西,解放军和国军两次大打出手,酿成第一次和第二次台海危机。第一次,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收复一江山岛;第二次,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炮击金门,金门炮战爆发。

两次台海危机,美国都没有直接下场参战,只在一边耀武扬威。金门炮战期间,解放军“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结果美舰也被吓跑了。

虽然大陆方面从来没有承认过“海峡中线”,但事实上,自从这条长度205海里(约380公里)、呈弧形的线被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军官戴维斯划定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民党军队尤其是其空军频频跨越这条线,到大陆沿海甚至深入内地进行袭扰。而解放军(海空军),几乎没有跨越过这条线。

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后,当年10月6日由毛泽东主席起草、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你们的领导者们过去长时间太猖狂了,命令飞机向大陆乱钻,远及云、贵、川、康、青海,发传单、丢特务、炸福州、扰江浙,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们注意。”

60多年后再读这篇文献,我们一方面能感受到开国领袖简洁、犀利、举重若轻的文笔,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段文字背后的愤怒和无奈。“海峡中线”以东的台湾、澎湖,已经是彻底的一片升平,而在“海峡中线”以西的大陆,远至青海都不得安宁。

直到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机,解放军才在大规模军事演习中短暂、少次地跨越“台海中线”。之后,解放军的演习、演训活动依然在台湾海峡西半部进行。

这一次,终于,解放军的舰艇和飞机成规模出动,踏破了这条所谓的“海峡中线”。

意义重大!

在接受采访时,东部战区空军飞行员傅丁海说:“在维护祖国利益上,我们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英雄的血性豪气。64年前,飞行员杜凤瑞以一敌三,血洒长空。作为杜凤瑞传人,我们也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要像先辈那样敢打敢拼,勇猛顽强。”

这样的话语,正可谓壮怀激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