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商要情(6.10—6.16)

山东政商要情(6.10—6.16)
2024年06月16日 17:40 经济观察报

1.山东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 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6月14日下午,山东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动员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宣读了山东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最佳案例,会议通报了国务院办公厅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调研山东省有关情况。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表示,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一要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上持续用力,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打造“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二要在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持续用力,着力建设公平市场、塑造诚信市场、融入统一市场,用好基金招商等招商方式,杜绝招商“内卷”、恶性竞争。三要在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上持续用力,强化用地保障,畅通融资渠道,优化人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生产要素的优质服务。四要在打造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上持续用力,加大创新平台支撑,力促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产业生态。五要在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上持续用力,强化法治制度支撑,规范涉企执法检查,畅通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渠道,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

林武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更大力度推进流程再造,更大力度推进数字赋能,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更大力度推进作风转变,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整体质效。

提示:当前,全国各地构建优化营商环境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更加注重根据地区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塑造特色竞争优势,更加注重从点上的政策供给转向制度的集成创新,更加注重从简单的要素保障转向综合的产业生态服务,更加注重从单纯的硬环境建设转向系统的软实力提升。

2.前5个月山东进出口同比增长6.6%

6月12日,记者从青岛海关、济南海关获悉,今年前5个月,山东省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出口8051.2亿元,增长11.6%;进口5146.7亿元,下降0.4%。在全国前六大主要外贸省市中,山东省出口增速居首。

5月当月,山东省进出口2731.1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出口1663.1亿元,增长15.2%;进口1068亿元,增长0.9%。

从贸易主体上看,前5个月,山东省民营、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9961.3亿元,增长10.2%,占进出口总值的75.5%,占比提升2.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1119.8亿元,增长15.8%。

从贸易结构看,前5个月,山东省机电、劳密、农产品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速。其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3715.7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46.2%;劳密产品出口1480.7亿元,增长20.2%;农产品出口635.6亿元,增长12.5%。

3.山东融链固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记者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山东省“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于近日印发。

该计划明确着力构建“12345”产业链融链固链工作推进体系,到2026年,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培育3—5家具有较强区域带动能力和国内外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打造50个左右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特色集群(园区、基地)等创新载体,壮大一批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2345”产业链融链固链工作推进体系,指的是扭住融通创新“一条主线”,建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建立重点产业链协作需求、大企业配套采购、中小企业专业能力清单等供需对接“三张清单”,统筹部省市县“四级联动”,着力构建配套对接、协同创新、数智赋能、金融服务、对外合作“五项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赋能带动、平台支撑,持续提升融链固链服务能力。

聚焦11条标志性产业链和省重点产业链,梳理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协作需求清单;引导和推动国有龙头骨干企业、民营“百强”企业以国家和省战略需求为导向,在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定期发布产品采购、协作配套、技术合作目录清单;分行业、沿链条征集遴选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清单。

提示:未来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体现在产业链的竞争。山东产业链融链固链有助于推动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依存、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4.山东发布先进制造业“2024攻坚提质年”工作方案 部署六方面23项重点任务

近日,山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4攻坚提质年”工作方案》(下称“《方案》”)。2024年,山东将聚焦聚力产业创新、结构升级、融合赋能、生态优化、园区建设、开放招引6个方面攻坚提质,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方案》紧密衔接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2024年重点任务、工作目标、推进措施进行全面细化实化,谋划提出23项重点任务,作为实施“2024攻坚提质年”的主要抓手。

聚力在产业创新上攻坚提质,山东将推进高层级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年内创建7家左右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创1家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重组省重点实验室200家左右,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比重达到75%。

聚力在结构升级上攻坚提质,山东将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以冶金、石化、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等六大产业为重点,“一业一策”制订改造提升方案,优化设备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技术改造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2024年组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2万个左右,力争推动400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改造。

提示: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的根基所在,为进一步加强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2024年被确定为先进制造业“攻坚提质年”。该《方案》充分发挥山东省制造业比较优势,力争2024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同时,紧紧抓住锻长板、补短板、强底板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

5.山东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日前印发《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场景应用、生态培育为重点,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自主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在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

《实施方案》提出从加快产业技术体系创新突破、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增强关键重点产品供给能力、推进产业赋能场景创新应用、夯实算力算法与大模型基础、打造创新孵化合作载体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集聚、打造产业规范发展优良生态八个方面发力,力争到2025年,培育5家左右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企业;到2027年,培育10家左右核心业务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基本进入人形机器人强省序列。

结合山东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和需求实际,山东将工程化推进“技术—产品—标准—场景”联动迭代,从关键技术攻关、重点产品和部组件攻关、拓展场景应用发力,系统构建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全链条人形机器人产业培育生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