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欧洲汽车销量下滑,中国新能源车对欧出口增速与均价齐跌

5月欧洲汽车销量下滑,中国新能源车对欧出口增速与均价齐跌
2024年06月28日 10:56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周信/文 近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数据,5月欧洲市场汽车销量为109万辆,同比下降2.6%,四分之三的主要市场都出现了下滑。其中,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减少11%;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至11.4万辆,市占率同比下降0.6%。

几乎与ACEA同时,乘联会发布了5月中国汽车出口数据。数据显示,5月中国汽车出口56.8万辆,同比增涨29%、环比增涨2%,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98%的新能源乘用车前5个月出口85万辆,同比增长31%。

经济观察网注意到,欧洲5月新车销量下降的同时,中国对欧出口的增速同比下滑30%,新能源乘用车对欧出口增速下降66%。此外,中国对欧出口新能源汽车的均价也在下降。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经济观察网表示,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是由欧盟主要国家的购车补贴取消导致,中国出口欧洲增速下滑则因欧盟加征关税,车企在5月份都较为谨慎,均价下降主要是因为特斯拉出口减少。

欧洲市场新能源下降,混动增长

ACEA数据显示,5月份,欧洲BEV(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三大市场比利时和法国是仅有的两个实现增长的关键市场,增幅分别为44.8%和5.4%。相比之下,德国和荷兰的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降,分别为-30.6%、-11.7%。

除了BEV,PHEV(插混汽车)销量也下降了14.7%,PHEV在欧盟市占率占为6.5%,同比下降0.9%。其中,比利时和法国分别下降36.6和19.4%,德国小幅增长1.7%。

随着纯电动和插混的销量下降,混合动力汽车(HEV与轻混)销量上涨为27.万辆,市场份额从25%上升至29.9%。

BEV、PHEV销量下降和HEV销量上涨,对应的是特斯拉的“失意”和丰田、大众的“得意”。特斯拉5 月在欧盟的销量下降了34.2%,丰田汽车(包括丰田与雷克萨斯)5月销量同比增长13%,大众品牌增长4%。从车型来看,特斯拉Model Y 5月销量同比下降49%,排名跌到第18位,大众T-Roc、高尔夫分别位居第一、第二,销量同比增长12%、28%。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欧洲的电动汽车价格高于燃油车。目前,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均价在3.5万欧元以上,英国汽车在线交易平台Auto Trader在4月份指出,英国新款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比同级燃油车高33%。欧洲电动汽车价格高企的原因,除了欧洲本地供应链不够发达外,最直接的因素则是政府补贴减少,此前欧洲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严重依赖政府补贴。

充电公司Pod Point首席执行官、阿斯顿·马丁的前负责人安迪·帕尔默公开表示,电动车补助取消得太早了,消费者不愿意在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的基础上花费更多钱购买电动车。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在今年初取消了3000欧元至4500欧元不等的补贴后,导致电动汽车的销量急剧下降。德国一家调查公司预测,今年德国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在去年的52万辆的基础上减少5万辆左右。

在BEV实现增长的法国,目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有4000 欧元的补贴,家庭年收入低于15400欧元还额外补贴 3000欧元,生态补贴(类似置换补贴)最高可达5000 欧元。比利时佛兰德斯地区对电动汽车补贴高达5000欧元,此外还可抵扣个人所得税、电力消费税等。

欧洲的充电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首先是充电桩少,根据ACEA的数据,至2023年末,欧洲每千人平均拥有充电桩1.4个;其次是公共桩建设分散,全欧洲63.2万个公共充电桩中,61%部署在荷兰、法国和德国;再者是充电慢,公共充电桩里88%为22kW及以下的交流慢充桩,150kW直流快充电桩仅占4.7%。

加征关税在即,中国新能源销量与均价齐跌

目前,欧洲仍然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区域,占比34%,仅比亚洲小0.6个百分点。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出口的增速出现下滑。5月份,中国出口至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为19.3万辆,与4月持平。1—5月,中国对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82.6万辆,同比增速均为10%,而去年的增速为120%,相差甚远。

在中国出口至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下降最为严重。5月中国纯电动车出口欧洲5.4万辆,比4月份少了1万辆,环比下降15.6%,同比降低22%,1—5月同比降低15%。插混汽车也不容乐观。5月中国插混汽车出口欧洲5000辆,同比下降21%,前5个月同比下降36%。5月和前5月的同比分别降低21%、36%。

分区域来看,比利时(5月之前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最大出口国)和英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两大主力国家,但5月份中国对这两个国家出口增速分别为-11%和0。同时,虽然比利时和英国仍然为5月中国新能源出口量的前三名,但占整体出口的比重却分别减少了13%和1%。中国对西班牙、法国的新能源车出口,同比下降幅度则分别高达65%、76%。

“主要是欧盟即将加征关税的影响”,崔东树表示,因为有可能车辆运欧洲的时候,就到了欧盟加征关税的日期了(7月4日),所以车企在5月份企业都非常谨慎。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表示,中国出口欧洲的车辆,从出了中国海关的日期开始计算,欧盟计算是否加征关税的日期是消费者购买的日期,如果再加上车辆到经销商手里,经销商把车辆卖出去,这个时间就更长了,而一旦过了这个日期,价格竞争力就大大折扣,对车企而言确实有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增速下降,中国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均价也在下降。

2023年中国纯电动、插混、混动乘用车的出口均价分别为2.2万美元、3.1万美元、2.1万美元,但今年前5个月的均价分别为2万美元、2.6万美元、2万美元。今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均价,在土耳其下降了5000美元,在英国、德国、波兰降了4000美元,在比利时、西班牙下降了2000美元。

崔东树认为,均价下降原因在于特斯拉,一方面,特斯拉出口欧洲的车辆减少,另一方面,其往欧洲出口的主要是售价更低的Model 3。据了解,主要出口上汽乘用车和特斯拉的上海港口,近期汽车出口量异常偏低,5月份出口量比上月减少2.8万辆,同比降低44%,1—5月降到36万辆,同比下降16%。

不过,彭波表示,不排除中国车企对出口到欧洲的车辆进行了价格下调,毕竟现在欧洲亟需低价电动汽车。

对于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发展,崔东树认为,虽然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暂时放缓,但随着对欧洲反补贴影响的逐步适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应该还能回升向上。且尽管欧盟关税迫在眉睫,5月份,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仍增长了0.3%。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