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潘展乐解散粉丝群送上掌声

为潘展乐解散粉丝群送上掌声
2024年08月14日 22:11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伍里川/文 8月12日,潘展乐突然解散了粉丝群。此事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关注度如此之高,原因不外两点:其一,英俊小生潘展乐是连获两块金牌的奥运英雄,光环加身,一举一动都受关注,遑论解散粉丝群这样的“尖锐”之举;其二,偶像解散粉丝群,在“追星”史上绝无仅有,且潘展乐解散的是唯一的粉丝群,震动也就更大。

该不该解散粉丝群?会不会“伤害”到粉丝?这是见仁见智之事。在潘展乐完成这一操作后,绝大多数网友都予以支持。有网友直言:这个小伙能成大事。

以潘展乐敢做敢说的个性,此举并不奇怪。在此前央视的采访中,潘展乐这样回应自己的出名:我希望低调一点、清静一点,我宁愿这次成绩没有那么优秀,接下来能继续安心地努力训练。可见,在他的认知中,“低调”和“努力训练”是不变的关键词。在刚刚过去的奥运会游泳比赛中,他依靠低调中的爆发,连获两金。面向未来,在群雄白日化竞争的态势下,他依然需要秉持这份难能可贵的“人间清醒”。

这一事件也碰触了流量时代的一大命题:运动员如何和粉丝相处?

客观上,运动员在成名之后,很难避免被追捧。这种热度的形成,夹杂了粉丝的真爱、崇尚成功者的情结,也有消费名人的企图。针对粉丝蹲守要签名的问题,潘展乐直言不讳地说:“成绩差的时候不来找我。”这句大实话折射出了热度背后的社会心理。当然,这种热度,在正常情况下,也会给运动员或者家人带来一些好处,毕竟奥运冠军拥有超高的社会影响力。但热度的另一面是“过度”。在饭圈文化对体育界有所侵蚀的背景下,一些知名运动员也经历了很多烦恼,譬如全红婵老家成了网红打卡地,全红婵有家不敢回;2023年4月樊振东所住酒店房间被入侵;奥运冠军谢瑜的母亲被网暴;陈梦夺冠后被一些网友无理攻击等,都是骨感的现实案例。

对流量漩涡中的运动员而言,接下来的问题显然是,如何排除流量狂潮中的过度压力或障碍?可以说,不同的运动员给出了不同的选择:有隐忍的、有呼吁粉丝“稍安勿躁”的、有直接报警处理的。相形之下,潘展乐的处置方式,看似激烈、绝情,实则明智、理性。既然粉丝圈的存在更多是制造喧嚣,甚至可能随着热度的“泛滥”,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那还不如趁早把粉丝群“连根拔起”。

换言之,潘展乐这么做,是在重新划清运动员和粉丝之间的边界。这一行为厘清了一个认知误区:运动员离不开粉丝群。实际上,粉丝群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重要,解散了也就解散了。

运动队或运动员有“粉丝”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冠所掀起的热潮,人们至今难忘。但那个时候,女排并不会为声名所累、甚至卷入各种争议。在世人和运动员都认为打好比赛、为国争光是核心目标的前提下,保持竞技体育的单纯性、尊重运动员的权益并非难题。

如今时代和环境虽然不同了,但无法改变体育比赛和运动员的本质。我们应当回归这样的体育观:相比于粉丝和流量,体育精神、进取之心才更应该是运动员秉持的宝物。

对包括运动员在内的专业人士而言,任何时代,为梦想而奔跑,都是最根本的事业。潘展乐想在下一届继续“把他们都拿下”,粉丝群的狂欢毫无用处,他只能寄望于潜心磨砺才有可能实现梦想。他已经成为全世界顶尖高手的研究对象,除了不断进阶、保持强大的竞争力以外别无捷径。对照而言,个别运动员在辉煌之后,很快迷失在赞赏声和代言热中,最终泯然众人。这个教训,潘展乐和更多的名将都需要吸取。

拥有盛名不是坏事,但在盛名和功利所带来的纷扰中,在对“鱼和熊掌”的选择中,能否做到“不为繁华易素心”,最终决定了一个运动员能走多远。

在潘展乐之后,如果有更多的运动员有样学样,请送上掌声。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