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永勤 “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包含出口)达到8.20万辆,预示着重卡的新能源时代已经来临。”2025年3月26日,在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1039.SZ,下称“中集车辆”)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该公司董事长兼CEO 李贵平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如是称。
当天出席业绩发布会的还有该公司的CFO占锐、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毛弋。上述一众高管就中集车辆的发展前景以及市场关切的焦点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营收结构调整阵痛
中集车辆的主营业务包括生产和销售全球半挂车、EV-RT(指纯电动头挂列车)、EV·DTB上装(指纯电动重卡上装)产品等。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半挂车全价值链的运营者。
根据3月26日披露的年报,2024年,中集车辆在中国、北美、欧洲的半挂车生产中心和制造工厂共销售各类半挂车10.17万台,第十二年蝉联全球第一(按销量排名);为中国新能源重卡制造企业和头部的燃油/燃气重卡制造企业提供了2.50万台的EV·DTB上装产品;首次向市场推出了纯电动头挂列车产品,主要应用场景为港口运输和混凝土物流。
同时,中集车辆2024年年报显示,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明显承压。具体来看,2023年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87亿元和24.56亿元,同比增长6.21%和119.66%;但到了2024年,该两项指标则分别下降至209.98亿元和10.85亿元。
什么原因导致其2024年业绩出现大幅下降?2025年这一趋势又能否扭转?这无疑成为了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
对此,占锐在业绩发布上表示,首先,2023年的高增长包含了8.48亿元的股权处置收益,这是不可持续性的部分;其次,2023年的高增长也包含了当年北美半挂车市场因非常态涨价带来的超预期收益,但随着市场回归常态,2024年该部分营收也相应减少了将近30亿元;第三,过去重卡底盘业务在公司的营收占比非常高,2024年随着营收结构调整,底盘业务占比相应下降,也使得营收出现一定的下降。
“如果扣除上述因素,公司在全球半挂车等核心产品上的营收是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的。在过去的两年里,公司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实际上这两年里核心业务的营收规模和盈利都在增长。”占锐说。
占锐进一步表示,相信2025年公司的核心业务营收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因为随着“星链计划”和“雄起计划”的推进,其对核心业务竞争力的促进是直接的;与此同时,公司也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除了在中国基于“星链计划”重塑外,现在对于全球市场的供应链也在进行重塑中。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就是新产品的投入。在2024年,我们的纯电动头挂列车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逐渐批量交付。新产品研发成功并由此带来的盈利,也将会是中集车辆抵御风险的核心抓手。”占锐称。
如何应对关税风险?
记者留意到,作为全球性的制造企业,中集车辆海外营收占比较高。2024年,其中国市场营收86.76亿元,占比41.32%;北美市场营收69.18亿元,占比32.94%;欧洲市场营收25.13亿元,占比11.97%;其他市场营收28.92亿元,占比13.77%。2024年,其营收除了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保持正增长外,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36.27%和17.96%,显示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
2025年以来,美国关税政策的风险也在上升,这将对该公司有何影响?该公司又将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应对呢?
面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的这一问题,李贵平回答称,中集车辆的应对措施是:立足“跨洋运营”、深化“当地制造”,再加上完善区域性的控股平台。
“以北美市场为例,我们就是利用在北美的控股平台 Vanguard GT Holding 来管理在北美当地的生产活动,构建平行独立的北美半挂车业务的治理架构。”李贵平说。
公开信息显示,中集车辆在2016年从中集集团(000039.SZ)手中收购了 CIMC USA的100%的股权;并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全面完成了Vanguard National Trailer、Vanguard Reefer Trailer和CIE Manufacturing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法人治理架构。这些企业的股权都由在美国注册的Vanguard GT Holding持有。
“2024年,Vanguard GT Holding选举出了新的董事会,并在美国聘请了有行业从业背景的资深企业家担任独立董事,聘请当地资深CPA担任CFO和董秘。可以这样说,在北美销售的半挂车全部在当地制造,运营团队已逐渐完成本地化。” 李贵平同时表示,Vanguard GT Holding可以被视为扎根于美国的“无国界公司”,它有充沛的资金来支持旗下五个经营法人;此外,它还在积极投资泰国的“保供零部件企业”。
“在此基础上,2025年我们将全面完善品牌建设,清理供应链上下游股权关系,增强政治抗压性,积极推进管理架构优化升级,在保持稳定且安全的前提下,巩固市场份额,深挖利润空间,保障北美业务的优质增长。”李贵平强调。
迎接纯电动头挂列车时代
根据记者统计,在2024年年报中,“新能源”一词被25次提及,“纯电动”被51次提及,这在此前的中集车辆年报中较为罕见,显示其对新能源领域的重视。
那么,该公司如何看待新能源头挂列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旗下相关产品的利润何时能在财报中体现并占据一定比例?
“大家可以看到,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包含出口)达到8.20万辆,这预示着重卡的新能源时代已经来临。”李贵平表示,他跟大家一样,非常渴望看到数年以后中国的新能源重卡行业规模有多大、哪一类技术路线会成为主流。
他介绍称,目前新能源重卡可以分成三大技术路线。第一类是纯电动重卡底盘加专用车上装构成的纯电动重型专用车(比如纯电动渣土车);第二类是纯电动牵引头加普通半挂车构成的新能源头挂列车;第三类是由纯电动牵引头加纯电动半挂车构成的纯电动头挂列车,即行业内部统称的EV-RT。
“前者和后两者的区别是挺大的,相当于巴士和乘用车的区别,完全不同的逻辑。为何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中,公司选择了EV-RT?这个可以从我们的历史讲起。”李贵平表示,早在2018年,中集车辆便发起“数翔项目”,探索无人驾驶纯电动码头集装箱转运车,并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了。2023至2024期间,中集车辆和陕汽重卡按照纯电动头挂列车(第三类)思路,研发纯电动牵引头和纯电动半挂车,应用场景是搅拌车(型号为JRT1.0)。
“这个JRT1.0,就是将纯电动半挂搅拌车组合成纯电动头挂搅拌车,其特点是头和挂都配置了电驱桥,列车刹车时是头挂一起回收能量,上坡时是头挂一起驱动,这里面就包含跟第二大类不同的技术了。在这个合作框架里,我们的技术聚焦于头挂的协同控制,因为纯电动车的起步很快、刹车很快,如果头和挂不协同控制,会产生甩尾。助推时后车挂车也在输出推力,这相当于是四驱的概念了。四驱车的控制比两驱车困难得多,那四驱放到头挂列车上呢?这个难度不言而喻。我们的技术聚焦于头挂协同控制以及头挂协同自动能量回收,这个在我们的JRT1.0上已经实现了,而且去年在西安已经小批量试用。”他说。
李贵平进一步表示,纯电动头挂列车的目标绝对不仅是为了省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智能化,这从当前大卡司机很难招聘可略见一斑。从这个角度出发,EV-RT无疑是搭载智能化最好的平台,因为它能够实现少人化、局部场景的无人化,这是一个可以想象的体系。
“真正长远的利基,我们的看法还会在纯电动头挂列车上,至于怎么样把它商业化,里面能形成怎么样的营业收入和利基,可能要等到五六年后这个市场完全成熟时才会体现出来。”李贵平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中集车辆立志于继续成为构建者,成为纯电动头挂一体化产品“全价值链”的推广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