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异乡年轻人的艰难“房”事

都市异乡年轻人的艰难“房”事
2019年09月12日 14:27 TechWeb

从2011年到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660万人增加到834万人,与之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北上广深杭等大城市工作生活。

数据显示,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的流动人口,2017年分别有972.69万、967.33万、818.11万、794.3万,位居全国前四名。

近日,社交平台探探发布《2019都市异乡青年调查报告》,对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西安10座城市的18-35岁异乡青年进行抽样调查。

他们中,7成以上1/4收入交给了房租,3成以上1年搬家3次以上,超6成人一年回家陪伴父母时间不到10天……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努力支撑的扎根大城市的理想和回不去的故乡。

1/4收入交房租房贷

报告显示,对于大城市生活工作的年轻人,房租、房贷成为他们每月必须考虑的支出。72.1%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需要将四分之一以上的月薪用于交房租或房贷。其中,45.4%的调查对象将月收入四分之一用在房租房贷支出上,17.2%的年轻人将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房租房贷,更有9.5%的年轻人需要将每月一半及以上的收入用于交房租房贷。

房租和房贷是压在大都市年轻人头上的大山之一。在调查问卷发放的10座城市中,因生活成本不同,不同城市的异乡青年对能在各自城市长久生活的理想月收入有不同意愿。

在调研的10座城市平均而言,月薪12415元是年轻人认为能支撑自己在大城市长久生活下去的理想月收入。其中,在北京的异乡青年认为的理想月收入最高,为17407元。上海13937元、深圳13215元、杭州12994元和广州12110元位列前五。

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小镇青年房租或房贷压力高于月收入四分之一的比例仅为12.4%。

这也造成了生活工作在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同龄人不同的消费习惯。

在探探问卷调查中,针对“近一年内单笔最大支出”这一问题,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年轻人们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小城镇青年一年单笔最大支出TOP3为买奢侈品、买车、旅游。相较之下,都市异乡青年一年单笔最大支出TOP3为房租房贷、学习培训班、旅游。其中选择房租房贷的青年有41.5%,占比最高。

扎心的现实是:没有房租房贷压力,小城镇青年的“生活品质”指数更高。一线适合奋斗,小城镇适合生活。

一年搬家3次以上

于此同时,高支出的房租并没有给都市异乡年轻人带来更高的住房体验,相反,频繁搬家则是生活常态。

63.2%的年轻人曾经历过一年内多次搬家,其中31.6%一年搬家3次以上。

另外,6成以上年轻人经历过租房3个月就被迫换房。最短租房经历在7天以内的比重为14.8%,7-30天的比例为23.9%,26.7%年轻人最短租房经历在1-3个月内,12.5%的人最短租房经历是3-6个月。

在调查的10个城市中,北京、武汉的异乡人换房最频繁,相比之下重庆成都最安稳。

某知名招聘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求职平均薪资约10670元/月,而房价平均为62753元/平,年轻人不吃不喝工作1年,才够买2平米。

普通的外地年轻人想要在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扎根下来,不靠点理想支撑恐怕是难以持续。

回不去的故乡:一年陪伴父母时间不足10天

另一方面,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事业与家人难以兼得。近6成年轻人一年365天中,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于10天。

其中,都市年轻人一年在家乡陪伴父母3天以内的比例为6.5%,陪父母3-10天占比最高,比重为53.1%,10-30天的比例为30.9%,1个月以上比例为9.5%。

探探报告结果显示,在外打拼年限越长,每年回乡陪家人的时间则越少。在大城市打拼1-2年的年轻人中,27.1%每年陪家人时间少于10天,在外2-3年、3-5年、5-8年的异乡青年每年陪家人时间不足10天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分别为44.2%、58%、59.8%。而工作8年以上的异乡青年,一年回乡陪家人时间不足10天的比例达61.7%。

无奈的是,在外越久,近乡情怯,与家乡的陌生感就多增加一分。在探探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家乡回不去的因素有薪酬待遇低、工作机会少、生活单一信息滞后、生活不自由、被要求早婚早育。

与之相对的,一二线城市吸引力调查中,发展机会多成为都市异乡青年的首选,比例达60.8%。其次,薪资待遇高、生活自由束缚少位列都市吸引力排行榜第二与第三。

这也是近7成年轻人曾被家人劝说回故乡,但有57.3%的年轻人义无反顾不考虑回乡,下定决心在大城市扎根的背后原因。

吾心安处是吾乡。对于流浪都市的异乡年轻人,都市里的住所承载着一部分“家”的意义,也许它不足十几平方米,都可亮起属于自己的那盏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