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简史:与“黑中介”“吃差价”蛮荒年代的漫长告别

中介简史:与“黑中介”“吃差价”蛮荒年代的漫长告别
2020年10月19日 18:47 创业家传媒

来源:财约你-腾讯新闻(ID:caiyueni2016)

作者:于晫   

编辑:许穆歌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正式取消,货币市场化成为居民住房的主题词。

从1998年房改算起,作为房地产行业重要一环的房屋居间服务行业,中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已走过20余年,不仅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更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CIC(灼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包括新房+二手房)规模达到22.3 万亿元。行业聚集了超过20万家门店,以及200多万经纪人。

20余年尘与土,从0到1的历史值得记录,这是一段野蛮生长的江湖故事。

01

港台商人嗅觉敏锐

“解放后头30年没有建太多的房子,用商品房解决居住问题是未来必走之路。如果这条路要走的话,二级(新房)、三级(二手房)市场都会有一个很宏大的高速发展期。”中原集团创始人、主席施永青表示。

71岁的施永青仍然奔波在香港和深圳两地,这位“房产中介教父”,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际,创办了中原集团。中原起家于香港,在新房代理领域打出名堂,并于1993年进入内地市场,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合资公司。

施永青在广州开办的第一家门店

彼时,内地房地产市场几乎一片空白,被施永青派去内地开疆拓土的是28岁的黎明楷。1994年,中原决意进军行业法规尚未成熟的二手市场,在广州、北京两地开店,并在1998年房改后,将内地业务分拆独立运作。

在黎明楷看来,中原在内地市场一骑绝尘,是将香港模式成功的经验应用到内地,“当时市场没有很强劲的竞争对手,去哪个城市都可以很快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在2008年之前,中原整体发展顺风顺水。”

内地房改后的第四年,2002年底,林倩受台湾住商不动产董事长吴耀焜所托,前往大陆开拓业务,第一站选择上海。

林倩回忆,当时花了三四个月时间调研市场,锁定了徐汇区、静安区为主要市场,第一家门店的挂牌在2003年5月,当年年底加盟店数已经破百家。不过,她表示,当时加盟商大多是投资客户,开门店只是当作炒房的渠道,“这种不健康的加盟结构为未来种下了很大的危机。”

正如施永青所说,这样的年代,有经验、有资本就意味着成功。而那时,有经验有资本,嗅觉又最灵敏的自然是得天独厚的港台商人。这其中,除了中原和住商外,还包括台湾信义、太平洋房屋等公司。

02

本土拓荒者不甘心吃差价

1998年年底,一家叫做好旺角的中介公司在大连挂牌成立,合伙人包括高军高民两兄弟,以及他俩的朋友单一刚。这是继首次旅行社创业、再次婚庆代理创业失败之后,他们的第三次创业。

好旺角门店内场景

“在历史长河中你是什么阶段进来,根本就不知道。就那个点进去了,非常幸运。1999年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元年。”单一刚表示,用巴菲特的话,我们特别巧合地在一个又长又湿的雪道上,越走越远,雪球也越滚越大,完全就是运气。

好运气还在延续,开业第一周,他们就卖了一套房,50多平米总价4.2万元,购房合同都是临时找同行借的。这一单,靠中介费赚了1000多块钱。

不过,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单靠中介费难以存活,炒房吃差价才是生存之道。经同行点拨后,高民就卖了婚房,筹措了几十万的收购资金,开始低价收房高价卖房,赚取其中的巨额差价。

单一刚回忆称,当时经手的房屋最大差价达到一套房子四五万,“后来就不做了,不道德感和内疚感越来越强,这么做企业也不可能真正的发展。人都是还想做正确的事。”

此时,距离大连千里之外的北京,日后发展成为北京最大“中介头子”的左晖,刚在北京甜水园开出了第一家门店,当时的名字还是链家宝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此后,左晖带领链家从北京市场崛起,扩张至全国,奠定了如今贝壳找房的雏型。

2002年链家宝业全体租赁经纪人合影

左晖的竞争对手,陈早春、童浩等人创办的我爱我家也在那时成立。但这个响亮的招牌名字并不来源于那部经典热播电视剧,在经营方面,他们自身定位于连锁企业,挖来了一批肯德基高管,试图学习外企的标准化品控。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链家的左晖、我爱我家的陈早春、麦田的缪寿建、好旺角的单一刚他们,几乎都在2000年前后,将创业领域瞄准了中介行业,他们无疑踏准了时代节奏,但距离规模化经营、赚到大钱仍旧很远。摸着石头过河,是当时本土创业者普遍的心态。

03

海归派欲要颠覆市场

就在单一刚他们刚明白吃差价的行业“奥妙”时,2000年,留学美国的卢航从大洋彼岸飞了回来,手里还有花500万元买下的美国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的代理权,准备在这里正式开始特许加盟业务。

“作为一个年轻人看到这么大的商机,基本上快丧失思考的能力。当时中国相比美国,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时进来无视过去的规则,我们就照一个新的模式去设计去打。”21世纪中国不动产总裁卢航表示。

不过,他也坦诚,现在来看事实证明,我们走得有点早了,今天中国二手房规模超出当时想象,但花的时间也远远超出我们预期。

卢航回忆称,当时北京最大的中介公司门店才20家,彼时之间的竞争几乎没有,为了防范风险,21世纪在各地落地时,会选择和当地前50强公司合作,“我们才觉得好像放心一点,这些人不会为了几套房子去坑老百姓。”

当时,各路势力纷纷涌向中介行业掘金。但是,由于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吃差价、黑中介等行业乱象不断,甚至衍生出恶性事件。2003年,“坚石案”在北京爆出,犯罪分子对外谎称有名人背书,假借中介公司,采用“高进低出”、“短付长收”的手段实施诈骗。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这个阶段是野蛮生长,各种各样的机构都在快速生长,这中间也产生了黑中介。专业化有品质的机构能够快速规模扩张,这是一个参差不齐的快速奔跑,同时大家都有机会。”空白研究院创始人杨现领观察到,但是最终专业化机构拿住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始全国化,成为头部的直营连锁机构。

然而,这段历史只是中介行业从无到有的起点,站在20年前的十字路口,这些创业者的命运如何,公司往何处发展。在当时,他们并不知晓。

直到今天,行业变局依旧没有终结,互联网势力挑战平台之争,存量时代的新挑战,依然是新的行业命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