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需共振驱动 全球瞩目中国经济增速

内外需共振驱动 全球瞩目中国经济增速
2024年04月19日 16:36 凤凰卫视

本周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双方经贸合作是重要议题。在全球舆论看来,朔尔茨此行不仅代表德国,而且代表了欧盟国家。当下欧盟正对中国电动汽车和光伏等商品发起反补贴调查,部分欧洲国家鼓吹对中国“去风险化”。

在此背景下,海内外舆论普遍认为,朔尔茨访华释放出了重视中德经贸合作的明确信号,同时也在寻求中欧经贸的利弊平衡。

2023年,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4%;同时,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5.5万亿元,以锂电池、新能源车、光伏组件等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贸易更呈现快速增长。

在本周开幕的第135届中国进出口交易会上,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14.4万名客商与近2.9万家展商洽谈合作。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新三样”依然备受关注。

有参展商表示,境外市场需求不减,新能源领域的中国制造依然紧俏,高质量产品更有吸引力,相信今年的订单量会有明显提升。

高端制造和新能源行业的海外需求状况,也反映在最近出炉的外贸数据中。一季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3.39万亿元,同比增长6.8%,占出口总值的59.2%。

而从整体出口情况看,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其中,出口5.74万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4.43万亿元,同比增长5%。

分析指出,内需逐步恢复,春节消费旺盛,刺激进口增速回升;海外通胀压力渐弱,制造业复苏,对出口形成支撑。

往前看,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但全球贸易正呈现出趋稳改善的迹象,世贸组织推测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会增长2.6%;同时,3月份反映进出口订单增加的企业比重环比明显提升。预计上半年中国外贸基本保持在增长通道。

此外,在各项政策持续发力下,中国的内需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5.5%。

本周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GDP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8%、6.1%和5.0%。其中,工业生产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明显加快,这其中较大的支撑来自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农业等七个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

从新增设备投资来看,2023年中国工业领域的设备投资规模达到4.4万亿左右,在全社会设备投资中的占比超过70%。《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到,未来三年,工业领域的设备投资规模要增长25%以上,将形成超过10万亿的需求空间。

根据中国银行研究院测算,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拉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到1.5个百分点。

海外投资者也看到了提质升级给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有美国化工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额已经超过140亿元,下一步还会继续追加投资。

再整体看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扣除房地产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民间投资增长7.7%,远高于整体增长。

如果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制造业投资增长9.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5%,降幅比前两个月扩大。不过,同期发布的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9.4%和27.6%,降幅均小幅收窄。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依旧明显。

在消费方面,对一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7%,依然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具体看,实物消费总体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服务零售额增长10%。服务零售的增速明显超过实物商品零售,除了服务消费同比基数偏低之外,也反映出当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有新加坡企业也观察到中国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计划在医疗等消费领域增加数百亿投资。

和消费关联密切的居民收入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0元,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实际增长7.7%。分析指出,对比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增长状况,可以看出消费者信心尚未充分恢复。

中国官方将2024年全年GDP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面对海内外影响因素,各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要加速恢复,除了外需持续复苏,还要继续着力扩大内需、提振市场信心。居民消费仍将是主要发力点之一。

来源:《中国深度财经》

编辑:刘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