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Q3财报发布时,何小鹏表态Q4能交付9万辆车(8.7万~9.2万),舆论当时哗然。所谓史上“最强有力”财报,不过是毛利率转正,距离盈利尚有距离,且平均每月3万交付,小鹏从未做到。
10月,小鹏交付23917辆,11月交付30895辆。不仅月销终于突破3万,更重要的是,明显的上升势头让大家第一次觉得,从来没兑现过的销量目标,这次居然有谱了。当然,全年销量目标(28万辆),仍然没希望达成。
财报开始向好
相比以往,Q3数据确实养眼很多。营收101亿元,同比增18.4%;交车46533辆,同比增16.3%;毛利率15.3%,同比增18%,创历史新高。Q3亏18.1亿元,前三季度累计亏44.6亿元。自由现金流373亿元。
毛利率提升,部分依赖与向大众收取的技术授权服务费。如果只看汽车业务的毛利率,Q1为5.5%,Q2为6.4%,Q3为8.6%。而2023年Q3为-6.1%。
没错,2023年卖一辆亏一辆。
小鹏研发32.66亿元,同比增9%,相当于当季营收的1/3,实在是太高了。严格意义,这不意味着小鹏的研发投入过大,而是因为其销量规模太小,扛着这个“小而全”的研发体系有点吃力。对于小鹏,研发投入的规模实在压不得,毕竟这和品牌辨识度有关。
财报必须看两个相对重要的两个指标。
一个是自由现金流,虽无法和蔚来、理想相比,但小鹏尚可。代价是小鹏供应商账期已经超过300天(加上承兑因素可能接近1年)。相比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宣称的账期调整为90天,做小鹏的供应商,现金压力应该很大。必须强调下,账期数据并非官方发布。而且不同供应商账期不同。这一数据可信性不高。但是,小鹏账期在业内比较长,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供应商一方面看账期,一方面看业务走势。如果小鹏拿出10月、11月这样如虹气势,供应商的担忧会削弱不少。实际操作中,多数供应商其实没有选择。
另一指标则是毛利率。即便扣除技术授权费,小鹏毛利率也在往上走。显示了经营状况正在向好。毛利率很大程度上依赖规模,固投摊薄了才有较高毛利率,这也是做了两款相对便宜的车(P7+,M03),反而毛利率上升了的重要原因。
无论研发收入比,还是毛利率走高,都必须依靠规模解决问题。
被“毒打”出来的新思路
几乎所有舆论都同意,小鹏三季报,以及10月、11月的交付表现,大部分应该归功于Mona M03和P7+两款产品。前者11.98~15.58万元,后者18.68~21.88万元。一个漂浮在10-15万元的“血海”,另一个横跨20万元这个“中低端”与“中高端”的分界线上。不用说,两个价格区间都经过精心选择。
小鹏经营长期不温不火,导致其价位、产品与用户画像发生了分歧。说白了,经营目标遇上了“市场墙”,其品牌定调几经调整,最后落在“科技青年”的基调上,即对技术热心、但预算不高的年轻人。
原因很简单,小鹏非常强调“智能化”,但这个标签不具辨识度,因为所有的品牌都在喊类似的内容。在受众眼里,似乎能接受一种描述——“小鹏的智能化水准和鸿蒙智行、蔚来、理想等并驾齐驱,也比亚迪、埃安、吉利等要强上一些。”但这种描述又并不是购车的刚性需求表达。
但如果配置拉满这又是另外一种逻辑了。
Mona M03就是用智驾去击中入门级需求——那些只能掏十万出头,但不想和满大街的网约车雷同的潜客。至于P7+,也是将A+级轿车的智驾属性坐实,砍掉了一大堆和性能有关的配置,加大了空间利用率,增加了续航和乘坐舒适性,外观也向家庭审美靠拢。
不用说,这被证明是非常管用的思路,也是经历多次市场“毒打”所悟出来的。
此前,强调“智能化”的潜台词,言喻冲击高端。小鹏也一直这么努力,但扫兴的是,一碰困难就想绕过,表现出来的则是“一会儿要走量,一会儿要上档次”,产品上也被迫打起差异化竞争,避让的结果则是士气也大受影响。
想破这几年经营上的困局,归根结底要闯销量关。小鹏从激光雷达的坚定支持者,逐渐兼容了纯视觉路线,主打方向转向家庭用户,而智驾要普惠,就必须把硬件成本降下来。
做增程也是如此,虽然慢了好几拍,但增程赛道正因为起步比较晚,因此必须在纯电先闯出点名堂,才能为增程布局赢得时间。
量的思路固然不错,但是做便宜车也得能挣钱,这是问题关键。前者是研发端主导,后者需要在生产组织、BOM上下功夫。
SKU混乱、物料采购成本太高(大众中国董事长贝瑞德也表示过小鹏物料贵了25%),可能存在腐败问题(未被证实)。但从实力角度,小鹏这点量,驱动供应链的能力相当有限,谈判筹码也少。只有起量,才能重获采购价格谈判主动权。2024款G9,压4.5万上市,就是内部理顺、降本的结果。
至于在凤头(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主导下的渠道改革,从直营+加盟改成加盟为主的渠道策略,目的同样是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快速提升市场覆盖率。截至今年9月底,小鹏汽车线下有639家店,覆盖206个城市。
产能紧急爬升,应对订单潮
生产组织梳理方面,外界得到的信息很少。虽然小鹏拥有至少32万辆年产能。其中拥有肇庆一期(10万产能)、广州工厂(12万产能)、武汉工厂(10万产能),还有建设中的肇庆二期(预计10万产能)。
在Mona走量之前,只有肇庆一期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上,广州工厂生产X9、G9,量能不足。而武汉工厂生产G6,也喂不饱自己。
如今情况大为改善。8月底MonaM03上市,11月初P7+上市。两款车迫使小鹏将现存产能几乎拉满。广州工厂主力生产P7+(G9、X9仍在排产)。肇庆工厂主力生产Mona M03(P7i也有排产)。
据公开消息,广州工厂11月中旬上了双班,目前日产量仍然不足500辆。而肇庆工厂则在11月初改为双班。肇庆工厂的节拍因此从超负荷的40JPH回到35JPH上下(JPH即每小时生产数量)。总体看,肇庆工厂的产能压力更大,产能爬升用时更长。
从订单等待时间也能看出来,P7+眼下最长最长需要11周(根据配置不同)。而Mona M03最长达到14周。
此前,小鹏G6因供应链和需求预判失误,交付延期,影响了该车的后期销量表现。在更早的2022年,小鹏P5车型也曾因核心零部件供应问题,出现延期交付遭到消费者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的情况。交付,一直都是考验新势力对于供应链管理以及运营效率的直接难题。
小鹏的产能拉升刚开始,而此前好几年主要工作都是压降产能。压降过程不可能无损,其代价都体现在拉升过程中,这是检验小鹏几个这两年内部架构调整的试金石。但不管如何,按照规模理论,Q4汽车业务毛利率应该提升,Q4财报也会更好看一点。
2024年小鹏拿的是“逆转”剧本,看上去一切都在好转。但是,一款车型成功,判断周期不能只是两三个月。G6发布时势头也很猛,但很快就沉寂下来。这个锅,当然不能只甩给产能跟不上。客户跑单是因为竞品更香,等待时间只是其中一个要素。
Mona M03和P7+是不是能在2025年继续充当“小鹏拯救者”,需要看头一波之后的口碑蔓延。以往小鹏几款产品都折在后续订单“波次攻击力”疲乏上面。
至于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听上去很像特斯拉的路线。两者和主营业务关联不是很大,如果认真干,2025年只会对现金流构成负面牵制,恐怕主要是“面向投资者管理”的思维产物。
按照小鹏当前体量,这两款走量车能在2025年各破10万,将会大大缓过一口气来。如果再找到第三增长点(增程),没准儿比蔚来更快盈利。但产品区间向下走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即利润天花板很低,除非量能扩大到“宋系列”的水平(目前看绝无可能)。
品牌向上,在“活下来”的当下,已经不是必要问题。
眼下的小鹏,经历这几年蹉跌,总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尽管和最初设想的不大一样。从财务角度来看,尚未驶出隧道,但起码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亮了。2024年虽然Q4注定改善,但无法撼动全年基调的不理想。报表改善的契机,在2025年。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