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校“爱情课”,成为一种年轻人生活的“支援”。
全文1471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张丰(媒体人) 编辑 徐秋颖 校对 李铭
▲武汉大学“恋爱心理学”讲座现场。图/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
近日,教育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时表示,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
据媒体报道,此前已经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大学开设了“爱情心理学”之类的课程,颇受学生欢迎,一项调查也显示,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开设“恋爱课”。还有高校尝试把课程内容放在网上,报名的学生很多。看得出来,大学生对“恋爱教育”有着很强的刚需。
实际上,类似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一直都有,而且很容易作为“新闻”被媒体关注,讲授爱情课的老师,也容易成为网红。比如,复旦大学的梁永安教授,本来是研究文学的,因为在课堂上谈论爱情,几乎成为明星级人物。
这说明人们仍是以一种猎奇心理来看待大学生的“爱情课”,它似乎是不同寻常、值得玩味的。现在教育部的表态,有助于让这些课程走向“正规化”。尽管和上述人大代表提出的“必修课”还有一定距离,但更多大学开设选修课,则是可以期待的。
大部分学生都是在18岁开始自己的大学之旅,这是法律和文化意义上的“成年”,父母把孩子送到大学,也都长舒一口气,认为孩子可以“真正独立”了。家长不再把孩子谈恋爱看成是“早恋”,而是暗暗期待他们能够有所收获。
但是,大学新生身处异乡或者都市的大世界,他们要接受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爱情当然是其中最美好的,但也是最“难办”的。
现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社恐”文化,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社牛”。这并不意味着绝大部分年轻人真的是“社恐”,却也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心态:和“80后”“90后”相比,“00后”年轻人似乎更喜欢“一个人”的生活。
不难想象,等到他们大学毕业,很快就面临着“催婚”的局面,进而发展成个体和“原生家庭”的矛盾。这是当下社会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社会期待年轻人早早结婚生育,却连如何去恋爱都没有教会他们。因此,“爱情心理学”或者“爱情社会学”,乃至“爱情政治学”,都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不应该简单理解,爱情心理学就是教人如何“找到”一个对象,或者保持一段亲密关系,而是应该在宽广的意义上来理解:年轻一代,如何与自己的“社会关系”友好相处?如何更好地理解“爱情”“婚姻”和“家庭”,并从而构建出一种宽容、友善的爱情文化?
对爱情,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不能指望“爱情心理学”能教给年轻人谈恋爱的技巧和策略,也不要指望老师能够提供一个标准答案。但是,这样的课程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年轻人生活的“支援”。
尤其是最近几年,很多大学的学生长期都在上网课,没有正常的“校园文化生活”。在这个时候,这些年轻人可能更加孤独,他们需要更多关爱——倒不一定是狭义上的爱情,而是更广阔的心理支撑。
能正确认识家庭关系,学会情感表达,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是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也能一定程度帮助其提高自我调节及抗压的能力,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
高校里的“恋爱课堂”并不“提供”男友或者女友,却可以成为一个年轻人身心成长的空间。实际上,这门课程,不只可以为年轻人提供倾诉和交流的机会,更能让他们意识到,从爱情出发,可以抵达更广阔的世界,人生有更多可能性。这就相当有意义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