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一周年 | 助理辛业芸:我有责任把袁院士精神传下去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 | 助理辛业芸:我有责任把袁院士精神传下去
2022年05月22日 11:36 新京报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在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际,新京报记者先后采访了他的工作助理辛业芸、“爷爷的水稻田”项目发起人曾松亭,及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共同追忆怀念袁隆平院士。 

【人物简介】辛业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画传》作者,1996年开始担任袁隆平院士工作助理,长达25年。

助理辛业芸与袁隆平(受访者供图)

袁院士逝世这一年

“好多事情没有时间细细了解,很多话还没有亲口问他,成了永远的遗憾”

新京报:在袁院士身边工作25年。他逝世后,你觉得还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有遗憾吗?

辛业芸:袁院士去世以后,深深的怀念使我会沉下心来思考,重新认识他。我在他身边工作25年,尽管是那样地熟悉他,但他离开以后,我一下子觉得,他健在的时候很忙,我也跟着他忙,好多事情没有时间细细了解,很多话还没有亲口问他。现在他去世了,才发现失去了就永远地失去了,却再也没有机会了,真的很后悔,成了永远的遗憾。 

对袁院士的新认识

“杂交水稻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多么艰难又多么伟大”

新京报:过去一年,你对袁院士又有哪些新的了解?

辛业芸为了再重新认识他,去年年底,我特意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档案室,在里边待了两天,专门查看袁院士生前的一些档案资料。那两天,从早上到晚上下班,我一直站在档案室的窗台前,翻看泛黄的档案,沉浸在档案资料呈现给我的回忆或想象之中。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使我感触很深。1964年他率先开始研究水稻的雄性不育以来,他带领助手研究了6年还是没有找到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的雄性不育系,当时的研究陷入了绝境。的确,袁院士的学生李必湖老师在近段的一次回忆中也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在档案室,我看到了李必湖、尹华奇老师1969年到云南元江加速育种的实验档案。他们二人的实验记载本字迹很工整,试验材料很多,信息量很大。我看到在李必湖老师的记载本上也有袁院士的批注。 

而在尹老师的实验记载本上,我发现那段时间他反复在抄一句毛主席语录,是关于情绪的。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所说的“山穷水尽”,到底是什么样的绝境。我才想象出那段经历实在太艰难了。

我一边翻看档案,一边想象当时他们在云南田间地头讨论的场景,袁院士拿着他们二人的记载本仔细研究,仔细地分析试验情况,讨论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后来他提出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新设想,探索研究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新途径。此后,再遇到什么困难,那都不是事了。我更加意识到杂交水稻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多么艰难又多么伟大。

1982年,袁院士赴菲律宾马尼拉参加水稻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当时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会上,把袁院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在袁院士80岁生日时,斯瓦米纳森博士致贺信,并高度评价他:“没有人认为自花授粉植物——水稻,能够取得商业化的成功。开发利用其杂种优势,你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这种“你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太了不起了,后来我把这句话用作我向国际培训班学员介绍袁院士生平事迹与成就贡献时的课件标题,我能感受到,培训班的学员听完之后都肃然起敬。他不但勇敢挑战,而且不畏艰难,成为了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第一人,实现了水稻育种上的历史性突破,被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是对他作为杂交水稻“创始者”的高度赞誉。

纪念袁院士

“把袁院士的精神传递下去,这是我的责任”

新京报:过去一年,如何纪念袁院士的?

辛业芸袁院士逝世后,我们研究中心《杂交水稻》杂志就策划在袁院士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出一本专辑来纪念他。前两天我拿到了专辑,里面有他的学生、朋友、助手等人写的上百篇回忆与纪念文章。我看着自己写的文章,仍然是一边看一边流泪。我很用心地写,此刻读着仍被情绪感染。

我想起袁院士生前有一次接受采访,他讲自己下象棋,要走一半看三步。现在回头来想,很深刻。我们的很多工作,他都提前作了战略布局,我们现在是在按照袁院士生前的部署继续进行。

在这一年中,我不管是在接受采访讲述袁院士的故事,还是写相关回忆文章,我都感到是在把袁院士的精神传递下去,这是我的责任。

传承袁隆平精神

“承载着‘袁隆平’三个字的基金会,会继续赓续他的事业和精神”

新京报: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目前进展如何?

辛业芸1987年,袁院士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科学奖,他将1.5万美元奖金全部捐出,成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会”。为了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加大基金奖励力度和氛围,1996年基金会更名为“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奖励范围扩大到整个农业领域,主要奖励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湖南省内外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到现在为止,已进行12次颁奖,共奖励了在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应用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124名先进个人和22个先进集体。

除了发奖以外,袁院士生前十分重视乡村扶贫与振兴工作。我记得2020年10月18日,中国工程院在云南澜沧的定点帮扶项目正值新的开班培训,云南本土院士、“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负责在澜沧县竹塘乡蹲点指挥帮扶工作。基金会组织了以党支部的名义到云南澜沧,观摩学习。当时,我们正在朱院士的林下三七基地察看,突然接到袁院士打来电话。他对我说,“你给朱院士说,我要捐一万斤优质稻种,帮助澜沧的脱贫和粮食生产。”我听了很振奋,澜沧县的领导非常高兴,马上着急做捐赠牌,在开班仪式上正式进行了袁院士超级杂交稻捐赠仪式。为完成袁院士交代的任务,去年我们在澜沧将袁院士捐赠的超级杂交稻种子落地实施,开展示范,这个故事也在当地和中国工程院传为佳话。

袁院士虽然去世了,但基金会没有消失,而是要继承他的事业、传承他的精神。他逝世前,曾对我说,一定要把基金会做大。我把袁院士这句话当成是一种托付。随着他的离世,能够承载“袁隆平”三个字的东西会越来越少,但承载着“袁隆平”三个字的基金会会继续赓续他的事业和精神。我们希望,这个基金会能在农业科技领域起类似诺贝尔奖的示范作用。为了把基金会的工作做好,虽然压力很大,但是是一份责任。

新京报:你会怎么给中小学生讲袁院士的故事?

辛业芸现在我会去给一些学生讲课,讲我眼中的袁院士。他们在课堂上都学习了袁爷爷的事迹、精神。我就给他们讲袁爷爷的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也是袁院士生前的经验之谈。每当讲课时,这些学生都很尊敬。我知道,他们尊敬、崇拜、学习的是袁爷爷。

我希望,他们能够学习袁院士的职业精神、忧患意识、责任担当,继续他的未竟事业,实现他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伟大梦想,使杂交水稻事业永续发展、造福世界。

新京报记者 何强 实习生 范晓涵  

校对 付春愔  受访者供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