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作为电影工作者,不要总想着黄金时代丨对话

许鞍华:作为电影工作者,不要总想着黄金时代丨对话
2022年07月31日 19:28 新京报

许鞍华执导了《七人乐队》中的《校长》。

由洪金宝、许鞍华、谭家明、袁和平、杜琪峯、林岭东、徐克七位导演执导的电影《七人乐队》于7月29日在全国公映。《七人乐队》中《校长》的故事讲的是20世纪60年代一位校长在天台木屋里做校长的故事,这部被观众称为整个电影里最“温婉”的短片,出自七位导演中唯一的女导演许鞍华之手。这次拍摄,让许鞍华大呼过瘾,她说能有这样的拍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觉得,至少这次我是没有压力的,而且整个拍摄的过程非常开心。因为通常作为导演,你都会担心自己拍得不好,或者好担心能不能回本,越担心就会让你反而拍不好,拍戏时就会觉得压力很大。其实要平常心拍一部戏是很难的,这是事实,大家对导演都会有很多要求,导演也有自己的担心。但如果永远能像《七人乐队》这样拍戏就好了,(大笑)因为这次不用担心,有七个人一起担,万一不行的话也无所谓,反正有七个人嘛(大笑)。”

【创作】

做过也演过老师熟悉校园文化

与其他导演一样,抽签决定拍摄年份,很幸运的是,许鞍华抽中了自己特别熟悉的20世纪60年代,在已经77岁的她看来,这个年代有很多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她也有信心把这个故事拍好:“我自己最想拍60年代,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段启蒙期,发生的一些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事,(如果拍摄)上一个年代我就年纪小点儿啰,有点无知不觉,如果再(拍摄)下一个年代又知道很多,再大一点可能又会麻木一些”。于是,许鞍华如愿以偿选中了60年代,《校长》的故事“前身”来自她一直没有兑现的“长片”:“这个故事我们之前写了一个长剧本,故事背景也在60年代,但要将长片付诸实践的话,制作费会很高,别人也未必有兴趣,也很难找到投资。但如果拍十几分钟的短片就刚刚好,所以我决定把这部长片缩短为一部短片。另外,这个爱情故事是很含蓄的,短片的长度刚刚好可以表达这件事。‘长变短’我不会觉得可惜,反而很庆幸有这个机会,没有浪费题材,也给故事找到了最好的表达方式。”

《校长》讲述了一个教书育人的温暖故事。

就许鞍华的经历来说,除了拍电影,教师、学校是她第二擅长、熟知的行当。她喜欢教书,不拍电影的时候就会钻到学堂,甚至在《岁月神偷》中也客串出演老师的角色:“自从我读中学开始就开始教夜校,高中帮别人补习,之后读大学的时候也教书赚一些零用钱,三年大学还做了两年助教……我是60年代末才上的大学,60年代,应该是我上中学最后几年,那时候的校园生活,感觉就是单一、深刻的:很热的夏天,穿着校服在操场上蹦蹦跳跳,吃吃东西等等……不会像现在有这样、那样的文化,什么新潮的东西都混在一起,互联网发达又有些混乱。那时候的生活就很简单,学习就是学习,玩就是玩。所以我希望大家能从故事里看到60年代那些比较淳朴的人情味,以及当时那些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幕后】

找吴镇宇演戏片酬低“对不起”

《校长》这部戏拍摄时间很早,早在2014年就开始启动了。当杜琪峯找到许鞍华,说“有部电影,拍短片,用胶片拍”,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她知道用这种方式拍摄有多珍贵,也是非常难得的:“我们用胶片拍,找冲印的地方都很难,我估计今年更加找不到,当时我们好像是到泰国、菲律宾还是巴基斯坦才能冲印,我估计现在胶片冲洗应该越来越少了。”拍摄过程中,许鞍华感到了胶片拍摄的不易,她笑着说这次制片方给她的胶片使用量提出了明确的限制,预算很紧,已经习惯拍很多遍戏的她经常忘记喊“咔”停机:“我是比较晚才用数码拍电影的,我还挺喜欢数码这种方式的,因为真的很方便。很多导演很怀念胶片的质感的,但我就没有,我觉得除了一些很特别的戏需要用胶片质感,其他就数码拍,是没问题的。因为拍数码可以不停机一直拍,拍很多条。但这次拍胶片就拍到我的副导演天天嚷嚷吵吵,喊着‘导演,没菲林啦’,因为我不习惯喊‘咔’,所以拍着,胶片走着,他们很心疼(笑)。”

吴镇宇饰演校长。

《校长》中,许鞍华找来一直她很欣赏的演员吴镇宇饰演男主角校长,这个角色是一个既平凡又有些闷的人,并且这个人的戏份年龄跨度比较大,必须要有“面面俱到”的演员才能驾驭。“我一直很想和他再合作,但我拍戏比较少,未必能创作出一个适合他的角色。这次有了机会,虽然(片酬)预算很低,但他也愿意演,尽心尽力来做这件事。我当时去找他跟他说‘镇宇,对不起,每次找你演戏都是没钱的’,我说我不是故意占你便宜,是因为这个角色真的适合你。当然,我不知道他信不信是这样,他试了(戏)以后也决定要拍,这相当于给了我们这个短片很重的分量。他是位很有个性的演员,我每次见他都觉得好好笑,但在拍的时候他会让整个进度非常顺利,因为一拍他就是那个角色。”

很多观众都认为《七人乐队》对港片来说是部很重要的电影,当许鞍华听说后,她一阵爽朗大笑,说自己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觉得重要”:“其实我们几个导演拍的时候是很平常心的,有什么故事就拍什么故事,老老实实地拍。拍摄过程中,几个导演合作得很好,那种欢乐的气氛,大家惺惺相惜的感情,是有可能传递给观众的。这次拍摄让我坚信一个意识——拍片能传递五光十色的东西给大家看,但更根本的是能传递感情,观众接收到了感情,又能喜欢,那就最好了。”

【专访】

希望新一代电影人可以给我学习机会

新京报:七位导演都很出色,但观众难免会比较七部作品,你会有压力吗?

许鞍华:我觉得我们每个人从来没有担心过这类问题。我们年纪都大了,都比较成熟了,不会想着还要竞争或是什么的,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合作就好了,人同此心,没有任何的比较。

新京报:你投身到电影行业已多年,对你来说最大的执着是什么?

许鞍华:最大的执着就是有了一个职业和赚到一些钱,在社会上有个位置啦。哈哈。

新京报:20世纪70、80年代是香港电影人才辈出,黄金的一代,但现在投身这个行业的人变少了,也有人才断层的现象,你怎么看待这种改变?

许鞍华:我认为,如果你是个新的电影工作者,你干吗要成天看着过去那个黄金时代呢?你应该看你现时想做什么,就好好地去做,怎么看是别人的想法,不用太在意,这样来面对是不是会实际一点呢?我觉得过去是一种参考,我不觉得每天都必须向那个过去年代看齐,去守着那个年代不动和怀念。

新京报:如果还有机会再拍一次类似的电影,你还会拍吗?

许鞍华:(沉默两秒)会,还是有想参与的念头的。(记者说杜琪峯导演计划二十年后再邀请大家做一次)二十年后?(大笑)我的天啊!

导演许鞍华在《校长》拍摄现场。

新京报:这次大家联合拍摄《七人乐队》体现了香港导演的精诚互助,新一代电影人应该怎样传承这种精神呢?

许鞍华:香港电影人一直以来都是会互相支持的,就算大家不在一起合作拍片,也都不会说对方坏话(笑)。大家都是很公道的,不会排挤、不会唱衰,这是很难得的,这个团体是很开放和公道的,这种精神应该要保持。

新京报:对于新一代电影人,你有什么寄语吗?

许鞍华:哈哈哈,我啊,我希望新一代电影人可以给(我)一些机会,让我向他们学习。我不是开玩笑,希望大家在一起商讨一下各自的问题,不要总是让我们这些“老鬼”去教别人,去指导别人,我觉得电影是没有这回事的。

电影业很多时候是机缘,不是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它不像教育、医疗是社会的必需品,它终归是一个娱乐文化事业,(这个行业)好也行不好也行,不是关乎吃饭睡觉、生命财产的(重要)东西。它也不是一个必须需要人去做的职业,就像学医救人这样的职业。(电影)是你有兴趣,你觉得好玩,才会去做(的职业)。如果你认为自己一定要拍电影,把它当作伟大的使命,要穷尽所有投身其中,这样反而会拍得不好,因为你太紧张,甚至觉得自己太重要。但我认为,它不是必需品,但它是奢侈品,如果大家都很有兴趣,能很享受去努力,就算花很多时间于此,也会觉得有拍摄的乐趣,才能拍好电影。

新京报:最近还有什么新片拍摄计划吗?对电影的未来你怎么看?

许鞍华:暂时没有,我想调整一下,然后休息一年半年后再开工。电影的未来,我觉得总之有人,就有人拍电影,有人拍电影,电影就一直存在,一定会经历很多高高低低的,但我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卢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