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近乎绝迹的北京油鸡,经过约50年的保种工作,目前北京油鸡现存栏53.6万只,年产蛋0.5万吨,保护范围遍布京郊9区,直接产值近1000万元。
北京油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乾隆笔下的第一鸡,也是爱新觉罗·溥杰亲鉴题词的“中华宫廷黄鸡”。新中国成立时,也曾登上过“开国第一宴”。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介绍,北京油鸡最早多在朝阳区的大屯、洼里两乡饲养。
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油鸡有着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具有“三黄”“三毛”和五趾、六翅的特点。同时,北京油鸡生活方式特别,它们生活在山上或者林间,自由采食,吃五谷和小虫,所以生长速度慢,120天才能长到3斤左右,最多不超过3.5斤。
“北京油鸡是本市保留下来的唯一地方鸡种。经过当地百姓长期精心培育,依靠北京市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以及明清贵族对鸡的肉质和外貌的双重要求,最终形成了外貌独特、肉蛋品质优良、遗传稳定、兼具观赏性的北京油鸡。”北京市畜牧总站刘钧站长介绍说。
在顺义区张镇,北京首个获准使用北京油鸡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养殖基地相关负责人鲁凤岐介绍,这里的2万多只油鸡都能享受“五星级福利待遇”,“林下一亩地约100只油鸡,放养,除了吃林下的菊苣和小虫外,还要补充优质玉米、豆粕和高蛋白黄粉虫。与此同时,林下落叶、鸡粪也一点都不浪费,在经过农庄粪肥处理后,还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这种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模式,让我们的农庄没有浪费的东西。”
2020年,北京油鸡正式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消息,目前,北京油鸡保护范围遍布京郊9区27个乡镇,现存栏53.6万只,年产蛋0.5万吨。北京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北京市畜牧总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的支持下,打造“油鸡文化”,让北京油鸡成为本地一张闪亮的名片。截至现在,北京油鸡产业带动京津冀地区约百余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约4万元;每年当地直采农作物200万元以上,带动百余户年增收2万余元;直接产值近1000万元。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