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清晨太阳升起,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一块五十亩韭菜地里,已经有农人握镰刀割韭菜了。植株茂密健壮,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基地负责人胡冬梅介绍,这些韭菜被称为“西郊盖韭”,在济南地区有300余年种植历史,但在近些年的城市化浪潮下,曾面临绝产困境。二十年前,她从日本留学回国,和父亲选择用传统方法种植西郊盖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西郊盖韭逐渐形成规模,成为“槐荫四宝”之一,其栽培技艺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需要精耕细作的栽培技艺
黄河一条支流从济南南部山区蜿蜒流下,在城市西部冲击成一块平原。槐荫区历史上被称为济南西郊,当地农人借助优渥的水土条件种植蔬菜瓜果。在明末清初,农人们发明了“扒韭墩、剪韭毛、剔韭墩”的栽培技法。
胡冬梅介绍,要种西郊盖韭,首先是“扒韭墩”,就是在春天,移栽上年已割茬并休养壮实的韭菜根,这就是“扒韭墩”;夏季蚊虫多,韭菜畦上要盖蚊帐,到了初秋,还要将间作收获的黄豆煮熟发酵碾碎,与有机肥混合作为肥料,施于韭菜畦行间;冬天渐冷,农人要剪去被寒风冻缩回的韭菜枯叶,这就是“剪韭毛”,剪掉后,植株会露出韭菜根,再用筷子小心清理掉韭蛆,这就是“剔韭墩”。
“要还原出西郊盖韭的传统味道,就不能在大棚里种韭菜,一定要让阳光直射到植物上。天冷时要及时遮盖小拱棚、搭草毡子。”胡冬梅坚持用人工精耕细作的方式种西郊盖韭。
通常情况下,韭菜能够一茬接一茬地采收好几年。但胡冬梅告诉记者,她们基地隔两年就要换一次地。她说,韭菜连续种植两年后,土壤中积累的韭蛆会特别多,而且一些养分会大量缺失,所以采用轮耕方式,是为了保证韭菜质量。
留学返乡做“老口味”韭菜
2002年,胡冬梅从日本留学回来,本想在城区从事外贸工作,父亲胡世仁却建议她从事农业。胡世仁从1992年起,在镇上种圆葱,他觉得农业是关系民生大计的大事儿,对锻炼年轻人有好处。
于是,在槐荫土生土长的胡世仁,打算和女儿一起把“西郊盖韭”的老口味寻回来。据槐荫区政府官网介绍,本世纪初期,西郊盖韭面积迅速减少,一是随着国家交通迅猛发展和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使盖韭失去了原有的价格优势;二是随着济南市经济快速发展,菜农挣钱门路越来越多,弃菜改行的较多;三是城市发展挤占了绝大部分盖韭种植区,西郊盖韭种植区面临着继续西移或者绝迹的局面。
为了恢复西郊盖韭这一历史特色品牌,在当时已经退休的原槐荫区蔬菜局局长陈冠昌的倡导下,2004年,胡世仁的公司在段店镇大金庄西部租地30余亩,对西郊盖韭进行保护性种植开发,并于2005年邀请区镇农口科技人员等成立了课题组着手开展保护工作。
“像我是1980年出生的,我小时候都没听说过‘西郊盖韭’,可是父母辈那些人都知道。我们年轻一代要不做,这种口味就消失了。所以,当慢慢投入到农业里去,我就发现恢复家乡‘老口味’就是我的使命。”胡冬梅说。
中国人有在传统节日吃饺子的习俗,人们尤其热衷韭菜馅饺子。如今,槐荫区已建立了50余亩无公害“西郊盖韭”基地,年产量达500吨,主要发向济南市民的餐桌,有一部分运向北京、上海。胡冬梅介绍,西郊盖韭在春节能卖到60元一斤,仍然供不应求。
种植成本高昂需要创新
曾经的西郊,在十余年时间里,已经成为高铁站、大剧院和数千家企业汇集地。胡冬梅在西郊盖韭种植基地里,就能看到不远处的高楼群。
传统社会,农人们会每隔一两个月割一次韭菜,割完就到市场上卖。但胡冬梅会从基地里划出一片,一年只割一两茬韭菜。她说,这是为了“养茬”,要让这些苗儿,尽情地长一年四季,待到它们在年关前,长到“韭叶如兰展碧天”时,再进行收割。
“不管是包饺子、烙馅饼,还是制作韭菜盒子,都好吃,都有韭菜味儿。而且在口中是一种香辣感,吃了以后,还不让人有那种烧心的感觉。”胡冬梅说,她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喜欢吃刚收的盖韭,吃再多她都放心。
人们喜欢吃传统方式种出的韭菜,但在城市化进程下,传统精耕细作方式在面临挑战。胡冬梅说,现在城市郊区,种地的人在减少,在农忙时候,临时工薪酬即使达到一天一百五十元到二百元,还很难招够人。
胡冬梅说,在守正基础上,她们也在尝试创新,“比如从前浇水、施肥等全是靠人力。这几年开始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提高机械化水平。另外,也要用好互联网平台做品牌推广。总之,要让济南的老口味,一直留下来、延下去。”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