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旬,本赛季超三联赛重庆黔江站开打前,北京众天麒麟签下上赛季进入北京首钢男篮CBA注册名单的00后球员于喜淼。这名此前从未接触过三人篮球的小将迅速适应,成为球队得分王,超三得分榜排在第12位。本周,于喜淼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讲述从首钢男篮转战三人篮球的成长与收获。在另一个职业篮球顶级联赛打出一片天,还入选明年初的三人篮球国家集训队,于喜淼期待未来在这一领域有更好的未来。
在首钢的历练为其打下基础
于喜淼2015年加入首钢俱乐部青训体系,在青年队属于重点培养对象。去年4月的中国篮球发展联赛青海海东站,5月的陕西全运会U22男篮预选赛阶段,他都参与其中。2021至2022赛季CBA注册截止日前,于喜淼出现在首钢男篮的名单中,但没有等到出场机会,今年休赛期离队。
不管是在首钢青年队还是一线队,于喜淼从未接触过三人篮球。尽管与众天麒麟俱乐部负责人李程铭相识多年,后者一直在推荐这个项目,于喜淼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昔日首钢队友常林也认为,这个小兄弟可以试试三人篮球。“夏天想的还是在CBA找个队,看看有没有机会打上球,也有朋友建议我多种选择,那就去众天麒麟看看。”于喜淼回忆道。一接触三人篮球,小伙子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项目,再加上球队的认可,还有参加国内最高水平联赛的机会,于喜淼决定先打一个赛季。
很多五人篮球队员转三人都要适应一番,但在小于看来,这个过程“比从首钢青年队上一队要顺利”。青年队时,他是主力、核心,拥有不少球权,攻防都要承担责任,也就积累了丰富的处理球经验,少时所学在三人篮球悉数派上用场:“在三人篮球赛场,攻防转换快,运动员结合球的能力要很强,包括单防、冲抢篮板都要具备,这些我在青年队都做得还可以。”
刚接触三人篮球就能在职业赛场迅速立足并崭露头角,于喜淼非常感谢在首钢的经历,“可以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菜鸟”赛季成为球队得分王
当然,新人能有出色表现,离不开众天麒麟上下的帮助。于喜淼刚到队时跟着球员兼助理教练段江鹏学习,“段哥全方位给我讲解三人篮球的技术怎么练,战术怎么跑。”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与磨合,主教练苑志南知道了于喜淼的能力和特点,开始设计一些围绕他打的配合,“苑指导给我很大发挥空间,全队对我帮助都很大。”
重庆黔江站是于喜淼三人篮球职业生涯的开端,经过了4场比赛的试水,小将跟队回到北京后,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双双迎来质的提升。众天麒麟练身体,调整打法,于喜淼也在队中更明确了如何发挥出特点,给球队更大帮助。
11月6日,成都站第一阶段,众天麒麟对阵今年的总冠军上海横沙誉民,于喜淼打进“杀死”比赛的1分球,帮助球队以21比18锁定胜局(三人篮球每场10分钟,时间走完前,先得到21分即可获胜)。本月初开始的丽江站,高原作战小伙子打出了最高光表现,连续3场拿下12分,众天麒麟也全部取胜,其中就包括12月7日对阵常规赛第3名常州有迈,众天麒麟以19比15拿下比赛,于喜淼全场13投10中。
整个赛季出战66场,场均近8分钟,拿到全队最高的6.2分,排在超三得分榜第12位,作为三人篮球的新人,于喜淼的表现相当不俗。被问到算不算被五人篮球耽误的三人篮球人才,他连称“没有”并表示:“在五人篮球体系下,特别是青年队时期的成长还是非常重要的,只能说目前我的特点更适合三人篮球。”
入选国字号直言感觉“不真实”
除了成为球队得分王,于喜淼“菜鸟”赛季更大的收获是与顶尖高手过招的机会。无论是郭瀚宇、颜鹏和朱渊博等国手,还是罗旭东、王增杰这些前CBA球员,以及米兰·科瓦切维奇这样的超级外援,与他们交手的过程中,于喜淼看到了自身差距:“我的投篮和篮下都还有进步的空间,对抗也还要更强硬,这也是我留在三人篮球的原因,希望有一个全面的提升。”每场与“大神”比赛的视频,小于都会反复研究,学习他们的优点,琢磨有哪些可以为他所用。
一个赛季的超三初体验,这位“00后”觉得,最迫切要提高的是远投稳定性,“我们现在内线更强一些,打得也比较多,如果我具备外线能力,就可以为队友拉开空间,大家打起来都会轻松。”李程铭告诉新京报记者,已经同于喜淼签下一份3年合约,小伙子本人也表达了继续在超三锻炼的想法,“刚开始还想过回CBA,后来越打越顺,就觉得能打出来的话,超三和CBA一样,都是很好的平台,毕竟球员还是需要比赛,希望能有更大的发展。”
在海口征战季后赛期间,各队都出现大面积生病,众天麒麟也饱受困扰。回到北京休养一阵后,大家正逐渐恢复健康。球队计划明年1月8日集结展开冬训,于喜淼则已经开始了自主训练,也接到通知,先在明年初赴三人篮球国家集训队报到。
接到电话的一刻,小伙子直言“惊喜,激动,觉得不真实”,等待报到的日子里一直期待身体尽快恢复,用好的状态迎接国字号征召。“没有太多想法,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感受一下咱们国内最高水平球员们的实力,也争取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我年龄还算小的,相信以后还会有机会。”
于喜淼的三人篮球之旅有一个梦幻开局,这也给他更大动力,在未来更脚踏实地,走得更长远。
新京报记者 刘晨
编辑 张云锋
校对 赵琳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