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西湖治理:厦门筼筜湖治理模式的一次岛外复制

福州西湖治理:厦门筼筜湖治理模式的一次岛外复制
2024年03月26日 23:35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3月25日,自然资源部在厦门召开“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 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现场交流会”。记者从会上获悉,1988年,厦门筼筜湖综合治理20字方针开启了“厦门实践”的起步探索阶段。此后,筼筜湖治理模式也在福州市西湖治理中实现了首次岛外复制。

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区西北,鼓楼区中心位置,始建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也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享有“福建园林明珠”的美誉。

福州西湖公园湖面上停靠的游船。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这是福建人最喜欢来的一个公园。”3月24日上午,家住西湖公园南门附近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只要空闲了,自己就来园里走走,风景好,心情也放松不少。

南宋诗人辛弃疾曾描述了雨中游览福州西湖的场景:“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但在3月底的春天,市民或游客要绕过粗壮古老的榕树,找到桥边栈道的廊亭,休憩片刻。在击楫碑下,老年人围在一起,玩牌取乐。站在曲桥上,放眼望去,停靠在岸边的游船随水浪摇动。不远处,驻足的来客欣赏着一支老年合唱团哼唱的特色地方戏。

市民在击楫碑附近玩牌取乐。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早在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辟西湖为公园,当时面积仅3.62公顷。新中国成立后,西湖公园几经扩大,聚集了福州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利用自然山水形胜,并以乡土树种配置为主,讲究诗情画意。

目前公园由西湖公园、左海公园两个园区组成,园区总面积77.21公顷。其中西湖公园为典型古典园林“一池三山”布局,由开化屿、谢坪屿、窑角屿组成,通过柳堤、飞虹桥、玉带桥、步云桥连接,融合大梦山成就山水一色。

不过,美丽的福州西湖有过一段涅槃之痛。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湖面被许多违建临搭蚕食包围,周边的污废直排西湖。

20世纪90年代初,福州内河治理的序幕正式拉开,当地开始实施西湖清淤整治。此后,福州市突破“就湖治湖”,将西湖治理融入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景观风貌建设中,先后出台《西湖公园总体规划》《西湖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福州市西湖公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公园以“布局整合、路网修补、建筑群整理”为原则,对西湖公园、左海公园及环西湖左海步行道进行环境提升。

2017年,西湖公园启动生态环境修复提升项目,对西湖公园内孤山宛在、荷亭晚唱、仙桥柳色等19处景点进行提升,提升公园环境品质。同时,对夜景灯光进行改造提升,形成“水墨西湖”的意境。

福州西湖美景。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一年后,结合水系整治,西湖-左海西岸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启动,对左海西岸别墅区进行整治,建设西堤春晓景点,通过五座相接的古韵廊亭,形成天然的观光长廊。

“福州市全面开展西湖及周边污染源整治,完成2438米环西湖两侧截污渠排查、清疏、检测、修复,并实施西湖全面清淤,加强生态补水和联排联调。”福州市联排联调中心高级工程师胡铭说。

据他介绍,针对污染源未根治、雨污分流不彻底、浑浊洪水入湖影响感官等问题,研究制定了西湖水质提升措施。同时,运用监测系统感知、控制闸泵设备等措施,对西湖进行精准调控。

“通过优化联动调度,加速水体流动,我们每周对西湖进行2-3次水体置换,并将景观水位控制在5.5米,全面提升水质、水位及感观,有效提高市民水畔生活的体验感和幸福感。”胡铭告诉记者,根据最新水质监测,西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基本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水质。

编辑 张磊

校对 付春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