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乳品业务遭遇挑战,日本明治向下修正利润预测

在华乳品业务遭遇挑战,日本明治向下修正利润预测
2024年04月17日 15:36 新京报

日本明治集团近日对2023财年业绩预测进行修正,净销售额较此前预测值提高1.3个百分点至1113亿日元。受参股企业澳亚集团亏损影响,明治集团计提约62亿日元的减值损失,经常性利润预测值较此前下调2.6%至760亿日元。另受中国子公司牛奶和酸奶业务计提143亿日元等因素影响,其归母净利润预计较此前预测值下调5.9%至480亿日元。

作为明治集团重要的海外市场,中国业务在其实现2026年中长期战略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明治集团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投资布局,如收购澳亚集团25%股份巩固奶源基础,在天津、广州等地投建新工厂,对明治中国进行业务重组等,但在华业绩仍受困于乳制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功能性酸奶作为其战略性产品也尚未打开局面。

对于中国业务未来发展,明治集团已提出推出营养功能型新品和符合本土需求的产品,拓展企业端业务,增加华北和华南地区的销售人员和经销商等举措。

归母净利润预测向下修正

日本明治集团上市主体明治控股对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业绩预测进行修正,净销售额从此前预计的10985亿日元修正为11130亿日元,经常性利润从此前预测的780亿日元减少至760亿日元,归母净利润也从此前预测的510亿日元下调至480亿日元。

明治控股解释称,公司2023财年净销售额超过此前预测,主要源于食品部门产品品类实施广泛提价带来的好处,各项费用也低于最初设想。经常性利润低于此前预测,主要是在中国参股的澳亚集团受饲料价格上涨和原奶价格下跌影响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明治控股因此在财年第四季度计提约62亿日元的减值损失。

归母净利润低于此前预测,主要原因是在财年第四季度合并报表时,预计计提约225亿日元与投资证券销售相关的特别收入。另一方面,明治控股对中国子公司经营的牛奶和酸奶业务相关非流动资产计提约143亿日元的损失。与此前设想相比,牛奶和酸奶在中国消费端市场的销售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价格战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基于上述原因,明治控股对2023财年业绩预测进行了修正,其中国业务亏损面也预计有所扩大。2022财年,明治中国净销售额为214亿日元,以人民币计算同比增长2%;营业利润为-4亿日元。明治控股此前预测,2023财年在华销售收入增长36%至298亿日元。具体而言,明治中国在液态奶和酸奶的企业端业务进展良好,又通过天津工厂针对消费市场推出新品;在糖果和冰淇淋业务方面,明治在广州、上海的多个新工厂投产前已扩大销售范围。

明治控股4月9日最新业绩预测显示,其在中国市场2023财年销售收入预计增长13.5%至243亿日元,营业利润则进一步下降至-40亿日元。其中,消费端牛奶和酸奶、企业端牛奶和奶油、糕点糖果、冰淇淋销售额分别预计为人民币2.947亿元、3.197亿元、5.319亿元、4.54亿元,分别变动约3.55%、41.84%、19.8%、9.35%、-0.53%。

明治控股援引欧瑞数据称,由于健康意识提升,中国牛奶消费端市场增长趋势基本没有变化,但市场参与者增加以及原料奶供需矛盾缓解导致价格战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降。相比之下,企业端牛奶市场正随着快速增长的餐饮需求和咖啡馆数量而有所增长。

在华乳品业务受竞争挑战

明治集团前身明治制果成立于1916年,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陆续布局乳制品、巧克力、雪糕、营养和食品等业务板块。

1997年,明治奶粉通过贸易代理商进入中国市场。几经转折,明治奶粉于2013年退出中国。但仅隔一个月,明治就公布了其苏州工厂生产的酸奶和鲜奶产品在苏州、上海、杭州、宁波四地上市的消息,成为首个大规模进入中国低温乳品市场的外资乳企。

2018财年,明治集团制定2026年企业愿景,中长期目标是提高企业价值,同时应对商业环境变化,营业利润保持中高个位数增长,海外市场销售比率目标为20%。2018财年至2020财年,明治集团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中期商业计划,营业利润从983亿日元提升至1060亿日元。

2023财年是明治集团实施第二阶段中期商业计划的最后一年,其曾在2022财年报告中表示,食品分部海外市场销售比例在5%左右,仍然较低,集团正在海外市场建立基础增长,扩大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能力。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乳市场部部长鹈野恭平也在2023年5月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是明治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会把优质资源重点放在中国。

2020年4月15日,明治乳业母公司株式会社明治以约280亿日元(约18亿元人民币)收购澳亚集团25%股份,被称为明治并购史上最大规模的出资。明治中国在通报中解释称,“此次股权收购是为了强化从原料奶采购到生产的价值链,并为在中国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增长打好基础。”

2022年1月,为实现对中国区业务的一元化管理,明治中国进行集团业务重组。为进一步扩大在华北、华南地区的事业规模,明治还在天津、广州投建牛奶及酸奶新工厂,其中天津工厂已于2023年1月投产。广州明治于2024年3月开业,是明治集团在华南地区的首个牛奶、酸奶生产基地。至此,明治集团完成了在华北、华东、华南三地的产能布局。

然而在奶价下行、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明治集团在华业务遭遇了一定挑战。鹈野恭平曾透露,2022财年,明治乳品在中国市场业绩整体提升,但受疫情影响,消费端表现有所下降,企业端有所增长。

2023年,明治参股的澳亚集团录得5年来首次亏损,净利润下降409.21%至-4.89亿元。澳亚集团在财报里坦言,2023年是奶牛养殖业十几年来最具挑战性的一年,也是乳制品消费增速十几年来最慢的一年,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乳制品制造商间价格竞争激烈。

提出三大改善举措

对于中国市场增长策略,明治集团高层曾在2023年5月回复投资者称,过去两年尽管生产进展顺利,但无法就扩大销售进行商业谈判,加之管理成本上升,盈利能力因此停滞不前。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正在完成各种任务,产品实力存在差距。

为走上正轨,2023年明治中国推出了钙强化牛奶、甜酸奶等产品,并努力扩大功能性酸奶的销量。鹈野恭平也称,明治乳品的策略是提供更高品质的牛奶和酸奶,并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功能更细分的产品。2023年明治乳品一项工作重点就是提升LG21乳酸菌酸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

早在2021年,明治就将LG21、R1两种功能型乳酸菌应用到酸奶产品中并在中国市场销售。不过与日本市场表现相比,功能性酸奶仍有待进一步打入中国市场。明治集团高层2023年5月对投资者坦言,上述两种功能性酸奶在中国苏州工厂生产,乳酸菌含量比日本产品多,味道也更适合中国人,尽管公司对产品进行了宣传,但还没有成功。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明治在中国市场30多年,在华东、华南拥有一部分忠实用户。开发功能性乳品的方向是对的,但眼下购买力下降,低温酸奶主要定位为零食属性,且销量处于下滑态势,有待市场进一步复苏。

对于未来发展,明治集团2024年2月答复投资者称,“中国业务对我们来说是一大挑战”,折旧、营销费用大幅增加,但面向消费端市场的低温牛奶与中国主要乳企竞争激烈,因此有必要实施差异化竞争,例如企业端业务等。明治集团希望在2026年中期商业计划(第三阶段)实施的3年里,中国业务能够实现收支平衡。

在最新业绩预测中,明治集团针对中国市场提出三大举措,一是扩大产品阵容,推出营养功能型新品和符合本土需求的产品,推出功能性酸奶并加强宣传;二是拓展企业端业务,尤其是连锁咖啡馆渠道;三是在新工厂投产前强化组织结构,增加华北和华南地区的销售人员和经销商,构建面向华北、华东、华南的核心物流体系,建立产品开发中心、整合开发功能等。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陈荻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