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的修辞 之 思考学科内外

作为艺术的修辞 之 思考学科内外
2024年04月26日 00:42 新京报
作为艺术的修辞 之 思考学科内外
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法治论》《法的中国性》《中国的近代性》等专著。2023年,从中国政法大学荣休。
钟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任Sustainabi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Springer)等丛书主编。
胡思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Economic History Review等经济史期刊匿名审稿人。译有《增长的文化:现代经济的起源》。

  大多数现代知识都由学科生产,社科诸学科更是如此。当我们思考修辞之时,无法逃避学科的框架。

  王人博:法律,人性的低保

  法学家王人博,“孤独的敏感者”,人称“法学家王大爷”。他不希望受学科边界的束缚,曾以“业余者”的名义谈论鲁迅、江湖,以及表达的艺术。他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

  王人博:在现代专业严格分工的语境下,法学作品的书写成了法学家的专属。然而,有一个问题不能被忽略:法学家出产的论文或论著可能会影响国家的政策或法律,但未必就能从情感上打动读者。相反,非法学人士冷不丁冒出的几句话则可能成为言说法律的经典。

  下面的话是出自根据小说《太阳黑子》改编的电影《烈日灼人》的一段台词:

  “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东西。你知道什么是人吗?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实实地告诉你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这段话里,最精彩的一句是借用现代社会生活最低限度这一修辞,深刻表达了法律之于人性的本质。法律管不了人的想法,它只面对人的行为。这是它与宗教最大的区别:法律知道自己不能把人变好,却能保证人不能失掉最基本的人性。而宗教总是想把人都变成好人。这让我想到《圣经》的一个故事:有一天,一群法利赛人押着一个犯了通奸之罪的女人来见耶稣。根据摩西律法,这个女人要被乱石砸死;但此地已被罗马占领,由罗马法律管辖,并不能适用上述处置办法。他们要求耶稣给出答案。其实,这是他们给耶稣设下的陷阱:如果耶稣同意适用摩西律法,他就背负了“煽动恢复旧法”的罪名;如果主张用罗马法处理,那又会被看作不尊重自己的传统。面对此种境地,耶稣并没有立刻表达意见,而是选择蹲在地上用手指写字;当法利赛人再次发问时,耶稣回答道:你们中间没有罪的人,先扔第一块石头吧!这些法利赛人听了耶稣的话,浑身震颤,慢慢地,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最后就全都走了。很显然,耶稣这里说的“罪”是宗教意义上的,与上面引用的“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意思差不多。

  这也说明,无论东西方,对人性都有着近乎一致的认识。法律管不了人的生活,但却是人的行为低保。耶稣的故事也警示人们:如果某个人犯了耶稣意义上的“罪”,在向他扔出石头之前,那最好先想想自己。

  钟周:比较研究的身份危机

  是什么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正当性”?在社会科学领域,它或是研究方法,或是研究对象。而学科也被边界塑造。在关于教育的诸多主题中,跨学科是钟周的研究方向之一。她做跨学科研究,也在推动和探索跨学科教育。

  钟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To know thyself, compare”,中文翻译的字面意思是“要了解你自己,比较”,我想可以直接为《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

  这是我20多年前学习比较教育接触到的几乎是第一句话,也是近20年我自己教授比较教育课时给学生讲的第一句话。

  在比较教育史的叙述中,这句话的直接出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托尔夸托·塔索(Torquato Tasso,1544-1595)的诗句“To know thyself, compare thyself to others”,中文可译作“要了解你自己,可将自己和他人比较”。

  从西方文化源流看,这句话的来源可追溯到苏格拉底的名言“Know thyself”,中文译作“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不仅意指要“知道自己的无知”,更倡导通过知识和思考来完善自我。由此,自知与知人、知事、知理紧密关联,具有认知、教育、社会、伦理等多方面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在比较中“认识你自己”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中的一个核心理念,正如“学”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觉”,即“以觉悟所不知也”。孙子在智谋的意义上倡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老子在智慧的意义倡导“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孔子在修身自持意义上倡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拓展开来,中文语境中的“知己知彼”引导人们去认识人与我、止与行、短与长、共与别、有与无等对立又相依的关系。这不仅是“格物致知”的基本方法,也构成了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目标本身。

  当然,回到比较教育教学和研究本身,“知己知彼”既可以是反映各类比较研究共识的一个座右铭,同时也是这个领域所特有的“危机”意识。

  比较研究的“身份危机”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比较”(以及相关的分类和鉴别)这种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方式是常识性的,甚至是本能性的,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探索未知事物的方法。例如,认知心理学认为决策都是基于比较而做出的。其次,大部分学科都是主题性的,例如高等教育学、教学论等。比较研究则是方法性的,以科学的方式研究和应用这种方法本身构成了一种“学术领域”。而这个领域又是“跨界”的,跨越学科领域和文化时空。第三,比较研究需要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历,强调对经验的发现和反思,以此推动理论的建构或验证。

  于是,比较研究有了“万金油”、“多棱镜”货品“路路通”一般的身份特征。那么,比较研究所依托的“知己知彼”是否需要专门学?以及是否专门构成一个独特领域?恐怕在“比较研究”专业内外,对这类问题的回答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比较研究者,特别是在我的比较教育课上,我在开课之时就会倡导学习者们对这一“危机”的内外和往来“知己知彼”,更会倡导比较研究者在这种“危机”意识下,锻炼学会以“知己知彼”为生存和发展,积极主动地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积极主动地尊重、理解不同的“他者”,并与他们开展基于比较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胡思捷:跨学科的研究文本相辅相成

  胡思捷是一位刚进入高校执教不久的90后学者。她做长期人口变迁、社会流动与人力资本形成方面的研究,论文“Survival of the Confucians: Marital fertility and social status in China, 1400-1900”获第七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最佳论文奖一等奖。

  胡思捷:炉子上架着一个玻璃壶,很快水开始加热。从表面上很难看出什么变化。壶里的水平静如初,温度的逐渐提升在视觉上没有表现。但这种平静是假象。随着水分子吸收热能,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减弱,它们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直至在越过关键临界点后,水的形态开始发生剧烈改变:从液态转化为气态。水经历的是突然的相变……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人类经历了类似的相变过程。与壶里的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一样,这是在数十万年的经济停滞中,在表面之下默默加剧的变化过程的最终结果。

  ——奥戴德·盖勒:《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译文来自中文版:中信出版社,2022年,第41页)

  这段话源自奥戴德·盖勒教授的著作《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第三章的开篇。盖勒教授在这里运用了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来比喻人类社会从传统马尔萨斯型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过程。就像加热水之后,温度的逐渐上升肉眼很难观测到一样,在漫长的马尔萨斯停滞时期,人均生活水平也并没有显著变化。但是,温度的持续变化使得水变为蒸汽,人类社会在过去两个世纪中经历的质变也要以之前已经积累的量变为基础。在未观测到变化的平静表面之下,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这两大变革之轮一直在持续转动,最终带来了人类社会的相变。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理论就受到了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中观点的启发,盖勒教授提出的“统一增长理论”也受到了数学研究中“分岔理论”的启发。在当代的学术研究中,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常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也将是未来突破的重点。这段论述的修辞手法完美地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性,展现了自然界的科学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相似之处。正如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那样,科学学科之间只存在普遍理性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无的区别。跨学科研究让我们能够利用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对于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不断探索相辅相成,最终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采写/新京报记者 罗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