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新工体无障碍设施,听障女童用画笔记录国安逆转之战

体验新工体无障碍设施,听障女童用画笔记录国安逆转之战
2024年05月12日 13:26 新京报
几名前来观赛的听障儿童与京狮击掌互动。 国安俱乐部供图

5月11日晚,48132名球迷在工人体育场观看了北京国安与梅州客家的中超第11轮角逐。在看台上为国安助威的人群中,有一群特殊的小球迷——八名康复中的听障儿童在家长和志愿者的陪伴下,第一次在中超赛场观赛。

为迎接5月19日第34个全国助残日的到来,继去年接待视障球迷和肢残球迷后,今年北京国安俱乐部、中赫公益、中赫工体再度合作主办了“在工体·共热爱”助残公益活动。负责本次活动招募工作的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定点康复机构、中澳听力语言康复培训中心主任王玉瑾介绍,当天前往工体观赛的八名听障儿童最小的6岁、最大的13岁,虽然先天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但通过较早植入人工耳蜗和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基本具备了健听儿童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已经正常融入生活。

来到新工体观赛,是孩子们解锁的一项生活新体验,也是他们收到的来自足球的礼物。家长董晓菲告诉新京报记者,孩子的姥爷是国安铁杆球迷,平时家里就有着浓厚的足球氛围,“我和孩子是第一次来工体看比赛,新工体真的非常漂亮。我们坐的位置是无障碍座席,座椅空间很大,旁边也有乘坐轮椅的球迷和我们一起看球。”更令他们惊喜的是,从东门检票入场、参观场馆再至就座,“一个台阶都不需要上,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奔跑。所以之后我们也计划自己买票来看比赛。”

看台上,8岁的卞雅锐用画笔记录“生活新一刻”,将北京国安的这场逆转定格在纸面上。只是由于完稿时国安队以0比2落后,她只好又添加了3个记分牌一一写下从林良铭打入首球到方昊完成逆转的比分变化。

8岁的卞雅锐用画笔记录下了这场国安逆转之战。 国安俱乐部供图

新京报记者 周萧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赵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