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13天 北京5月7日已入夏

提前13天 北京5月7日已入夏
2024年05月16日 00:51 新京报
提前13天 北京5月7日已入夏

5月15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东门蔷薇花进入盛花期,吸引众多市民打卡拍照。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据北京市气象局介绍,根据今年5月以来日平均气温实况计算,北京已于5月7日进入夏天。常年(1991-2020年平均)北京入夏时间为5月20日,今年提前13天入夏。

  关注1

  如何判断入夏时间?

  迎春花开、烈日炎炎、秋风萧瑟、寒风呼啸,我们会用日常经验感知季节轮转。在气象上,判断春、夏、秋、冬则有严格的计算方式,气温是季节划分的标准。

  以入夏标准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候季节划分》(GB/T 42074-2022)规定,依据当年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在首次连续5个满足大于或等于22℃的滑动平均值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9天)中,按第一个大于或等于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日期偏早30天(含)以上,应对起始日作二次/多次判断。

  北京市气象局介绍,根据今年5月以来日平均气温实况计算,自5月7日起已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大于或等于22℃,其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22℃的日期为5月7日,据此可判断今年入夏日期为5月7日,比常年偏早13天。

  气象专家尹炤寅告诉记者,我们需要用现代科学去确定入季时间,因为有了统一的科学标准之后,才能通过具体的时间去衡量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变化。

  每年夏天都不会按同一时间“报到”。每年的入季时间都不同,会围绕常年平均入季时间前后波动。

  关注2

  春夏趋长 秋冬变短

  老北京有句俗语,叫“春脖子短”,意思是北京的春天很短。春天短暂是北方地区的共同特点,记者根据常年入春、入夏时间统计,北京的春天大概有50余天,1981年至2010年,北京的春天平均有50天,1991年至2020年,北京的春天平均有55天,春日略有增长。

  从近几十年的整体趋势来看,北京的春夏变长、秋冬变短。

  2023年,北京在5月14日进入夏季,经过128天的炎热后,9月19日秋季拉开序幕。秋季持续了48天,北京于11月6日入冬。在2024年3月13日,持续128天的冬日结束,北京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年5月7日,短暂的春季(55天)结束,历经一个轮回,北京再次迎来了炎炎夏日。

  据统计,1981年到2010年,北京平均的春季长度为50天,从1991年到2020年,北京的平均春季长度为55天,夏季由113天变为116天。秋冬季都变短了,秋天从51天变为48天,冬天从151天变为146天。

  也就是说,按照常年平均入季时间来计算,北京的春夏分别多了5天和3天,秋冬分别少了3天和5天。气象专家分析,这与气候变暖有关,暖和的季节变长了。

  关注3

  今年春夏都提前了13天“报到”

  根据气候资料梳理,北京近年来的入春时间整体都呈现偏早趋势。气候统计上,每10年会重新计算一次入季均值,现在采用的“常年入春时间”,为过去三十年(1991~2020年)的入春时间均值。从北京春夏秋冬四季的入季时间来看,只有春季的入季时间提前了。今年入春也提前了13天。

  2021年之后,北京更新了常年入季时间,入春时间从3月30日提前到了3月26日,入夏时间从5月19日推迟到了5月20日,入秋时间从9月9日推迟到了9月13日,入冬时间从10月30日推迟到了10月31日。

  记者查阅后发现,2022年北京于3月25日正式入春,比常年(3月26日)偏早1天;2021年北京在3月22日入春,较常年(1981-2010年平均)入春时间(3月30日)提前8天;2020年北京入春时间为3月15日,与常年(1981-2010年平均)的入春时间3月30日相比提前了半个月;2023年,北京入春时间为3月27日,比常年(3月26日)晚一天。

  2023年北京入夏时间为5月14日,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夏时间为5月20日,也就是说去年北京的入夏时间提前了6天;2022年北京入夏日期为5月17日,比常年(1991-2020年平均)偏早了3天;2021年北京的入夏时间为5月17日,比常年(1981-2010年平均)入夏时间(5月19日)提前了2天。

  不过,2020年,北京在5月24日正式入夏,比以往入夏时间常年值(5月19日)晚了5天,是近十年最晚的一次。那一年的春天也格外长,北京气候平均的春季长度为50天左右,2020年北京入春的时间是3月15日,入夏日为5月24日,整个春季时长达70天,为近十年最长。

  ■ 相关新闻

  今年我国华南和华北多地入夏明显偏早

  新京报讯 (记者王景曦)据中国天气网介绍,截至5月15日,夏季版图已经覆盖了华南大部和江南、西南部分地区,并且向北经过河南延伸到了京津冀部分地区,新疆、内蒙古部分地区也已进入夏季。

  今年,我国华南和华北等地部分地区入夏明显偏早。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省会级大城市中,广州、福州、海口、南宁入夏时间都较常年偏早20天以上;石家庄、北京、济南、郑州等地常年在5月中旬后半段入夏,而今年普遍在5月上旬就迈进了夏天的门槛,偏早10天左右。

  今年华北平原一带入夏为何比长江下游还要早?石妍解释:“受冷空气和频繁阴雨过程影响,截至目前,常年本该在5月中旬完成春夏转换的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地暂时还未入夏;而华北部分地区近期以晴为主,气温冲高,提前满足了入夏标准。”

  夏季的版图在本周后期还将明显增大,17日至19日,大范围的高温、炎热天气过程将推动华北、黄淮和长江下游等地全面入夏。

  这次过程中,华北平原、汾渭平原、新疆南疆盆地等地将有35℃以上高温,部分地区可达37℃或以上。太原、天津、石家庄、西安、郑州、济南等城市都可能出现今年首个高温日,并且天津、石家庄、郑州或现连续3天高温。

  气象专家提醒,进入夏季,炎热天气增多,高温过程也会不时来袭,公众请多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防止中暑、热射病的发生。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