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塞北的雪》举办发布会,致敬农垦精神,书写时代篇章

电影《塞北的雪》举办发布会,致敬农垦精神,书写时代篇章
2024年05月16日 17:52 新京报

电影《塞北的雪》新闻发布会于5月15日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

新京报讯(记者滕朝)5月15日,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指导,河北盛达琳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全达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坤泰文化传媒(天门)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院线电影《塞北的雪》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本场发布会以“致敬农垦精神,书写时代篇章”为主题,来自文艺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嘉宾欢聚一堂,与会领导、出品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主创团队就“文艺创作如何讲好新时代故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发布会上,电影《塞北的雪》预告片首次与大众见面,该片是一部反映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几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建设发展、变荒漠为绿洲的正剧,以塞北管理区发展建设为主要背景,以冬奥会成功举办为脉络,以塞北几代农垦人为家乡建设呕心沥血、孜孜追求及其情感生活为主线,讲述了几代塞北农垦人,为了祖国建设和家乡发展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电影《塞北的雪》出品人、河北盛达琳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庆成代表主创团队致辞,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部影片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这片沃土留下珍贵的记录,让奋斗精神和环保意识薪火相传,期盼这部充满人情味和满满正能量的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能够经受得起时代的考量,不负大家的努力和期望。

电影《塞北的雪》主创齐聚发布会。

影片总策划、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党工委书记高云森首先向给予影片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高云森说:“电影《塞北的雪》不仅是为了讲好塞北的故事,传承好农垦文化和农垦精神,更希望以此诚邀天下之客,与大家共赴一场塞北之旅,共同感受这片热土的魅力与活力,期待与大家相约塞北,一起共享资源之优、发展之机。”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海峰表示,坚信电影《塞北的雪》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宣传张家口、推介张家口、展示张家口的一个新的重要载体和又一张亮丽名片。刘海峰说:“我们将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战略机遇,进一步借助《塞北的雪》这部影片的影响力,持续深化与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文旅资源的整合开发,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和经典IP,让更多的人走进张家口、了解张家口、爱上张家口。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影视产业的发展,推动更多优秀影视作品在张家口拍摄制作,为全世界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专家发言环节,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电影产业研究院原院长侯光明表示,这是一部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影片。首先,它把文化和标志性旅游景色以及两代人一脉相承,保护环境、建设家乡的主题巧妙地借助电影表现出来。其次,该片立意深刻,虽然时间跨度大,但做到了宏观大主题和微观小人物的结合;虽然稍微平缓,但风格朴实能够打动人心。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电影总局副总局长张丕民表示,动人的故事往往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有温度、有情怀的故事更能直抵人心,《塞北的雪》中有满满的正能量,浓浓的塞北情。张丕民说:“我很欣喜地看到,影视工作者们愿意扎扎实实地实地考察,切实感受当地百姓对土地的热爱,领略淳朴的民风。主创团队在一个崭新的视角下,用现实主义手法串联起了自然、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影视作品与时代共振、与观众共情。电影《塞北的雪》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影片,有历史也有当下,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和时代意义。”

发布会上,影片总制片人及编剧上丁,制片人马延军,导演冯子华,主演刘佩琦、闫学晶、刘名洋、刘筠燃,演员林思海、郗璐、徐鹏斐上台分享幕后故事,希望塞北能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电影《塞北的雪》一改固有模式,力求创新,以深邃的情感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来塑造人物,让影片中每一个人个性突出、形象饱满,剧情厚重但不凄苦、艰难但不悲观,故事曲折感人,情节跌宕起伏,是塞北管理区建设发展的真实写照。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张彦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